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闻、不闻、旧闻"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对外部宣传的一种策略思想。他认为,新闻报道要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要根据政治需要而不是新闻价值来进行取舍。有些新闻需要抢时间,及时报道;有些新闻要暂时放一放,有了发表的好时机,再放出去;还有一些新闻,则是不能发表的。毛泽东要求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报纸、通讯社要对新闻要有所选择地报道,根据斗争需要或急、或缓、或舍。  相似文献   

2.
谈新闻由头     
新闻写作中令人头痛的事很多,譬如,有些事件性新闻在事件发生时漏报,事隔一段时间后被记者或通讯员发现。报道吧,已是旧闻,不报道,又有些可惜;又如,一些非事件性新闻,有很多是报道实际工作、生产、经营或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获得或形成,写这类报道真让人有点“斗大的馒头不知从何下口”之感。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新闻由头”。那么,何谓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包括两层意思:一、它是寻找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把旧闻赋予“新闻味”的借助手段;二、它是以借助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对一个专题或一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层次挖掘,进行综合分析,向人们揭示一个宏观事实或新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究竟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呢?下面笔者就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分别谈谈“新闻由头”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一连线现场,又可能破坏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再如:新闻报道时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加评论,可能会让受众感到新闻品种的单调和缺少引导;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加以评论,又可能造成"妄加评论",造成新的单调和引导无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报纸有一些常规报道与应景新闻,比如酷暑来临,领导干部下基层慰问;洪水暴发,千军万马去抢险;一次会议召开,层次较高、比较重要,不得不去报道,常常是连续报道。此类常规报道或应景新闻,在报上所占位置与篇幅也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造声势的作用。这类常规报道或例行报道,显然是有必要的,但其量与质还有待研究与提高,此处想分几方面论及。  相似文献   

5.
媒体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传播媒介,简单来说,就是传播新闻的个人或者机构.但由于一些社会原因和人为原因,新闻传媒不再单单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为了产生市场卖点和关注度,新闻传播中有时会造成对被报道人的名誉侵权;新闻传媒不再是因为有新闻而报道,如果没有合适的新闻,甚至可以制造出一些新闻进行报道;媒体也可以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一些题材往往长期存在、反复出现或呈周期性的活动,有人称它们为“万岁”新闻。如每年都有的“三·八”节、“六·一”节等特定的节日报道,还有些会议报道。记者在采访这些新闻进行报道时,往往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即一般化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可懂性,英文一词是understandable,指的是新闻报道可能影响受众理解或认知新闻事实的那些因素。强调新闻可懂性,虽说是对所有新闻报道题材的共同要求,但它尤其表现在对国际报道或科技报道等一些远离读者生活体验、易产生困惑的报道上。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对待一些热点事件上,新闻媒体反应快速,报道及时,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和获知欲;但是也有一些媒体的一些报道或出现偏差,或以点概面、或有违真实。这些问题报道在不同程度上忽视社会责任,违背新闻规律,不利于社会和谐。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争议,或产生不良影响。本刊在此按时间顺序加以归纳整理,以期对读者研究思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有一些新闻,其主体是新闻当事人或新闻发现人的自述,姑且把它称为自述体新闻。在新闻实践中,笔者发现,这里存在着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自述体新闻中报道的若干事情,你说它是真的吧,它还招人怀疑,让人不敢相信;你说它是假的吧,报道者还说得活灵活现,言之凿凿。这里转用2003年抗击非典时候产生的词汇疑似假新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荣刚 《新闻界》2007,(3):87-88,67
本文通过对美国新闻类杂志的具体分析,认为美国新闻杂志总体特征和趋势为:传统新闻杂志继续倾向于软新闻报道;仅有极少数保持了硬新闻的报道风格;随着总统大选的结束,一些边缘性新闻期刊又开始远离硬新闻,而更多地关注文化报道;在整个新闻杂志世界里,娱乐性新闻的报道总量是稳中有升;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受到了新兴刊物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述评新闻     
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新闻记者感到单纯地报道客观事实(即纯新闻)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或不能达到自己目的时,对某种形势、事态、问题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它是一种介于纯新闻与新闻评论、调查报告之间的文体。在报纸宣传工作中,述评新闻通常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是综合新闻材料,适当加以分析评论,基本上是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一种是抓住某一新闻事件或事件中的某一片断,给以评述,议论、引申、发挥(或提倡或反对或预测),旗帜鲜明地表现记者的立场和态度,基本上可以归入评论的范畴。报纸上一些国际  相似文献   

12.
做深主体新闻——谈行业报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类纸媒的主体新闻常常是大量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领导讲话,以及先进典型报道、部分文件或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部门工作简报,部门或行业的表扬稿件等等。因此处理好这几类新闻是摆脱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所在。会议新闻出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人为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但在新闻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和媒体为了吸引读者,追求"眼球效应",常常忘却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关怀:或忽视了新闻当事人的感受,由此引发他们的不满;或导向出现偏差,使报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入式报道是指采访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目前在我们的新闻采访实践中,这种报道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在采用这些报道方式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种报道方式,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王刚 《青年记者》2012,(35):27-28
深度报道产生于西方新闻界,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深度报道进入稳定的成长期。国内的学者对深度报道提出了一些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阳明提出的:"深度报道是对某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所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具体讲,指的则是新闻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  相似文献   

16.
朱励骁 《新闻世界》2014,(11):188-189
当今我国新闻媒介领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或因过分要求新闻真实性,或因过分追求画面的刺激性,提升传播效果,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存在着过度表现的现象。本文对如何界定与报道含有这类元素的新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几个月来,许多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先进人物的报道,一些突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多数报道先进人物的稿件是真实的,宣传效果是好的。但也有少数稿件不那么真实,或事实有出入,或情节有夸大,或描写有渲染,或形容有过头;有的报道严重失误,甚至有的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18.
之一:新闻漫画的网络空间 所谓新闻漫画,就是用漫画的形式来报道或评论新闻.漫画的发展和媒体、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漫画的基本特征来看,广义上的新闻漫画既包括传统的报刊新闻漫画,这是目前新闻漫画的主体;也包括一些体现漫画的基本特征新形式漫画,如:flash漫画、互动动画等等.  相似文献   

19.
民政新闻怎么写读者才喜欢看,容易接受,这是我们跑民政部门的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板着面孔,灌输式地讲政策、讲法规的写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欣赏标准和要求。把新闻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这样会使读者感到更加亲切,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接受信息。会议报道要学会"找故事"当记者的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突发事件或现场新闻,容易写得生动具体、故事性强,而写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如会议报道、出台政策法规或措施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新闻中以民生视角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基于民生视角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式,希望对经济类报道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促使宏观经济报道更具影响力及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