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集邮博览》2013,(6):6-8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集邮了,那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主要是收集盖销票,也没有多少集邮知识,甚至连邮票的分类也不知道。平时会攒一些零花钱,看到邮局里有漂亮的纪念邮票,就买一套收藏。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十周年》邮票,这套邮票表现了少先队员的生活,我认为设计特别好,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后来,因为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九问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您有怎样的集邮经历? 1933年,我出生在大连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没有见过邮票。1945年日本投降,大连解放。1947年,我考入大连中学,在姐夫家看到他收集的日本、伪满及其他国家的邮票,很新奇。姐夫向我讲了邮票的用途。为什么收集它,怎样保存等,并送给我一些邮票。从此,我对邮票产生了兴趣,开始攒邮票,并成为一生的唯一爱好。  相似文献   

3.
姚君 《集邮博览》2010,(11):66-66
提起集邮,首先就得说说伴我集邮30年的舅舅。刚上初一时,看见同学拿着花花绿绿的邮票进行交换,引起了我的兴趣。回到家打开书桌抽屉,发现舅舅在大学时攒的一盒邮票,拿起一看,邮票大多粘在信封上。  相似文献   

4.
九问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看到父亲时而把邮票泡下来贴在本册上,由此引起了兴趣。后来看到表姑那里有一个大集邮本,里面插满了花花绿绿的邮票。我觉得邮票好看,攒邮票好玩儿,于是,我开始找邮票了,  相似文献   

5.
缘起:我是1957年受老伴的影响开始收集邮票的,当时不懂集邮,仅仅是攒些邮票。大约在1981年初,我去西长安街六部口集邮公司门前自发邮市交换邮票,与时任北京工艺美校副校长的林丰年相识,当时林不到40岁,但他谈吐文雅,谦恭和蔼,待人热情,给我的印象极深。我俩有相见恨晚之感,他给我留下住址,以后便经常去他家闲聊。  相似文献   

6.
快乐集邮     
我的集邮爱好起源于1947年。当时,我就读的北京四中有不少活动小组,我和同班好友王庆康参加了集邮小组。当时的集邮就是攒邮票。那时,西单的青年会(位置在现今灵境胡同西口中组部门口)和八面槽大街的教堂(现今的金帆音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几个邮商,我们在那儿买邮票,并和邮友交换邮票。作为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只能从午餐和零用钱上节  相似文献   

7.
集邮九问     
耿守忠 《集邮博览》2010,(10):10-12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集邮,当时我父亲在河北邯郸陶瓷厂工作,长期驻外,经常给家里写信,信封上贴有好看的邮票。我把这些邮票收集起来,由此便爱上了集邮。这时我就读在邯郸市第二中学,我的同学屠幼生,他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给他收集了不少邮票。我们经常互相观赏和交换邮票,更增加了集邮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早在50年代,我就喜欢从信封上顺手剪下纪特邮票,不成套,不整理,更不研究,只是因为邮票印刷精美,放在那里看看罢了。前几年我离休了,参加了上海市老干部活动室集邮协会,开始系统地收集邮票,经常翻阅欣赏,使自己的离休生活充实起来。后来,我经常参加老干部邮协举办的各项集邮活动,深感集邮是一种美的享受,乐在其中。特别是参加了上海老龄大学集  相似文献   

9.
在我收藏的两百多本《集邮博览》杂志里,有一本封面盖有两个邮戳,内页已经泛黄(如图)。这本被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集邮博览》杂志。看似普通却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当看到它,我便想起我与它的故事。初中时,我在一个同学的影响下开始集邮。从开始的收集信销票,到后来收集成套新邮票。邮票收集多了,感觉到集邮知识的不足,于是开始购买集邮类杂志阅读。  相似文献   

10.
集邮九问     
1.您是何时开始集邮的?我在中学时就开始收集邮票。集邮的目的是从邮票上学习一些知识。20世纪5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姐夫在摆弄邮票,我凑了上去,看来看去就产生了兴趣。还记得  相似文献   

11.
一、编组专题集邮展品模式的沿革专题集邮收集方式的出现已有100多年了。专题集邮展品的正式展出也有80多年了。据记载,1863年6月英国就出现了与传统集邮不同的收集方式,即按同图案邮票和以邮票发行目的来收集邮票的方式。1870年7月在集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肖像邮集》的文章,介绍了一部人物专题邮集。直到1928年卢森堡的著名集邮家伯那德·菲塔在欧洲国际邮展中才正式展出了他的专题邮集,因此,他被认为是专题集邮的创始人。开始,专题集邮是以同一类图案邮票(不考虑邮票发行目的)进行邮票收集和编组邮集的。以  相似文献   

12.
1.您是什么时候开使集邮的,最早收藏的邮票现在还保存吗,现在价格如何?1965年我参加工作就开始收集邮票了,那时还不懂得集邮,只是看到小小的邮票中有山、有水、有人物,花花绿绿非常好看。那时,老纪特邮票在邮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初集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邮票的集邮者来说,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邮票的有害发行问题,一个是怎样识别为历届杯赛发行的邮票。先说说有害发行问题。邮票是集邮者收集的主要对象,毫无疑问,但並不是说所有的邮票都具有收集的价值或同等收集价值。被一些国际集邮组织,如国际集邮联合会、美洲集邮联合会宣布为属于有害发行的邮票,就没有很大的集邮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邮票的产生,人们开始集邮。随着所发行的邮票种类的激增,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收集齐全世界的邮票了。即使想收集齐近几年的邮票也相当困难,因此专题集邮自然应运而生,成了当今集邮的主流。专题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国旗邮票以其漂亮和奇特的图案吸引了众多的集邮者。当我在中学时期刚接触到外国邮票时,就被一些非洲国家发  相似文献   

16.
27年一件事     
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集邮的。当时是因为邮票的图案好看而集邮。所谓集邮就是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收藏了事,不觉得集邮还有什么其它的意义和乐趣。  相似文献   

17.
集邮手抄报     
正儿子放学回家拿了一张大厚纸,说老师让家长帮着做一张手抄报,想来想去不知道做什么内容,看着偌大的一张白纸,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最后向正在整理邮票的我求援。好长时间没有整理邮票了,这不刚将这一段时间收集的编年票剪片倒在桌子上,准备挑选泡洗,看着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邮票,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帮你做份集邮手抄报吧",我高兴地说。"不行不行!"儿子回答得很干脆,"集邮手抄报好看吗?"说实在的,现在的孩子喜欢集邮的还真不多,即使我天天摆弄邮票,家里书橱里全是集邮类的书刊,可儿子根本不喜欢集邮,"一张张小纸片有什么好看的"是儿子的"至理名言",其他的小孩写信的都少,见到邮票的也不多,还谈什么喜欢?比起悠悠球、奥特曼来,集邮的诱惑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8.
我接触《集邮博览》是1988年,那时我调到浙江省集邮协会工作。我是零散购买《集邮博览》的,当时我觉得杂志上刊登外邮的文章较多,而我又不收集外国邮票。现在回忆杂志刊登的文章,印象较深的是《军人贴用邮票并非三军分用》这篇文章,改变了我一直认为的“黄军邮是陆军使用,紫军邮是海军使用,蓝军邮是空军使用”的观念,杂志让我受益不小。  相似文献   

19.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20.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