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被冠以"职场圣经","生存手册",自2007年出版后销量就直线上升,并相继推出了<杜拉拉2华年似水>,<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由小说改编的话剧风靡全国,电视剧、电影也在近期火热上映,"杜拉拉"一时成为职场成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至今我还怀念着当时那种和群众息息相通的采访生活,那种同新闻工作密切相关的党的优良传统。我想起了1953年春在河南农村的一次采访。那次采访我写了《让农民对我们说真心话》(刊于1953年5月6日《人民日报》二版),这篇批评性稿子受到了当地党委的热情支持,新乡地委把它做为农村工作干部的学习材料,河南省委书记亲笔加写了批语,让《河南日报》以头版重要位置转载。按语原文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至今我还怀念着当时那种和群众息息相通的采访生活,那种同新闻工作密切相关的党的优良传统。我想起了1953年春在河南农村的一次采访。那次采访我写了《让农民对我们说真心话》 (刊于1953年5月6日《人民日报》二版),这篇批评性稿子受到了当地党委的热情支持,新乡地委把它做为农村工作干部的学习材料,河南省委书记亲笔加写了批语,让《河南日报》以头版重要位置转载。按语原文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全体工作人员: 首先感谢你们出版了张扬同志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若不是打倒了“四人帮”,我不可能再会看到这样一本如此吸引人,感动人的小说,在此,也更应该感谢本书的作者,不屈的文艺战士张扬同志。我生活在异国他乡,祖国的朋友给我寄来了这本书,多么好啊!我想,象小说《班主任》,《我爱这一片绿叶》,《爱的权利》等小说都在纽约的华人报刊《北美日报》上刊登,我多么渴望这  相似文献   

5.
李乔(1908-2002年),彝族,中共党员,云南省石屏人。1927年考入东陆大学预科学习。1929年到上海,接受了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有幸聆听了鲁迅先生的演讲,并阅读了鲁迅、巴金等进步作家的作品,他以小说处女作《未完成的争斗》参加“创造社”出版的《现代小说》杂志“无名作家处女作征文”获得头奖。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乔投笔从戎,随60军184师开赴鲁南前线,与张天虚等文化名人创办了军中小报《抗日军人》,亲历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1948年回乡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边纵石屏支队”。全国解放后,李乔参加中央西南访问团深入到思茅地区的阿佤山区,创作了短篇小说《拉猛回来了》,该小说荣获云南省文联“抗美援朝征文”一等奖。1953年,李乔随省委民族工作队到金沙江边亲历了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运动,创作了彝族当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长篇三部曲《欢笑的金沙江》、短篇小说集《挣断锁链的奴隶》等文学作品。1978年在云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李乔当选云南省文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6.
文学艺术类     
榜中评这边厢,徐静蕾厉兵秣马,电影版杜拉拉轻松破亿;那边厢,李可不甘寂寞,杜拉拉再现江湖,第三部《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华丽丽上市,轻松松跳上畅销书榜首。这个故事对读者同样有普适意义,话题关于跳槽,及如何在新公  相似文献   

7.
<正>在1964年上映的影片《英雄儿女》中,步话机员王成在抗美援朝战场为坚守住战斗高地,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紧迫而决然的呼喊,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其原型之一是原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通信连步话机员于树昌。于树昌(1930—1953年),莱阳市四真庄村人,中共党员,1948年12月参军,当过号手和侦察兵,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战斗,1953年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役中牺牲。  相似文献   

8.
有位同志向我提了一个问题:看了《聊斋》里的“骂鸭”,印象不深,而吉林民间艺术团把这篇小说移植到戏曲舞台上,改编成拉场戏《骂鸭》。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看后怎么也忘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这就是戏曲艺术表现特点的魅力所在。《骂鸭》的故事很简单:鸭二爷偷了刁三娘一只  相似文献   

9.
楚氾 《军事记者》2013,(1):56-57
我们不曾有交往,却都是原东北4纵的老兵。我曾在4纵的《战斗》小报当过记者。你闻名海内外的自传体小说,我年轻时便读过,还推荐给我的孩子,真的可以说影响了两代人。2009年国庆60周年,《北京晚报》发表署名黎云的两个版关于你传奇一生的长文,我也细心读过了。这也是我冒昧给你写此信的缘由。黎文以很大篇幅报道你以12师35团通信兵身份参加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战场见闻,其中有些地方真切感人,非亲历战火者是讲不出来的。我那时恰好也参加了12师34团的战斗,  相似文献   

10.
我最初见到盖壤这个名字,是在1956年的《文艺学习》杂志上。那时,他大概还没有上大学,便在当时深受文学青年喜爱的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小说《林中月夜》。小说中的小主人公关锁,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由于我当时正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并且酷爱儿童文学,不但买过这本有盖壤儿童小说的杂志,而且一直保存到现在没有散失。这其中的原因是我把这本杂志做为粘贴我的习作和有关儿童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剪报用了。这些心爱的资料几乎把这  相似文献   

11.
前日,见亚冬会上有冰壶比赛,便问一熟悉的体育记者,冰壶是怎个玩法?没想到,这个已搞了十几年体育报道的人竟也说不出子午卯酉。去年秋,电视台播出电视剧《西圣地》,同名小说同时出版,然而,有的报纸却把《西圣地》报成了《牺牲地》。我本人当年作记者时,也出过类似的笑话。那是采  相似文献   

12.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都》《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13.
自从《圈子圈套》畅销以来,A+B类跨界图书一直是图书领域的明星。《杜拉拉升职记》(职场+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理+小说)、《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心理+励志)、《别告诉我你懂PPT》(PPT+职场)等,在各自的领域闪着悦人的光彩。比起《杜拉拉升职记》这些书,家教+励志的跨界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的出版历程可谓坎坷离奇。一退:嚼别人嚼过的"哈佛"没味哈佛是我的梦想,但是,这本书是所有我出版的图书中,唯一一本一开始坚决不想出版的图书。尽管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份少见的辉煌履历:  相似文献   

14.
张勃  小沛 《出版参考》2008,(3):16-17
神话故事里的文化英雄 在云南澜沧县拉枯族流传着《牡帕密帕的故事》,说的是在天地浑沌未开的时候.创世神厄莎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以后.掉到海里去了,厄莎把它捞起来.放在晒台上晒了77天.葫芦里传出打口哨的声音:又过了12天,人在葫芦里说话了:“哪个把我们接出来.我们种的谷子给他吃!”小米雀听见了便去啄.可啄了很久也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部》《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好小说罕见的原因有许多,只想强调两个。  相似文献   

17.
我给新闻刊物写稿,以《新闻三昧》最早。起初是由于报社一位老师的推荐,我手头有了一本《新闻三昧》。至于《新闻三昧》编辑部里的人,我是一个也不认识。我边学边写,尝试着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整理成文字,投给《新闻三昧》。在等待了半年多时间、数十次投稿之后,我的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当然,在这些被发表的铅字中,有好多是经过编辑老师给修改过的。兴奋之余,我将发表过的文章与原稿进行对照,看编辑老师是如何给修改的,以便从中汲取营养,然后再进行总结。之后再写稿,再投稿,用稿率慢慢地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文心》是我的父亲和岳父一同编写的。单行本在1934年6月由开明出版,到如今将七十年,还有出版社在印行。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个副标题《读写的故事》,记不得哪一年取消了,可能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本用小说体裁讲阅读和写作的书。文学作品自古以形式分为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四大类。为什么以小说为形式写的《文心》,从没人说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期,我和李克简同志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不长,同志间的战斗情谊却比解放后一起工作一二十年的同事还要深厚,我想是因为那时是我们一生经历中最艰险、困难的岁月。 1942年秋季,在太行山最激烈最残酷的五月反“扫荡”(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英勇牺牲,我所在的《新华日报》“华北版”职工近四分之一牺牲)以后,我从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时实行“报”“社”合一,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也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采“访”通“讯”  相似文献   

20.
高跃丽 《新闻爱好者》2011,(14):140-141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