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语文教育生态环境构成问题.我有这样的断想.即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应有以下的几个定位。首先.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应定位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的心灵.教学活动也应该有利于学生的人文建构。其次,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应定位于构建语文教学内部结构.语文教学内部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相似文献   

2.
孙桂超 《新疆教育》2012,(18):59-59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而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最主要的是加强国民的生态观教育,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高中生物教学在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适合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3):173-174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高中教育肩负着构建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使命。在历史上,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师生一起回顾相关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是构建学生生态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逐渐得到教育者及学者的重视。在教育生态环境中,教师是核心,学生是主体,二者的健康和谐发展构成了生态教育的平衡。本文旨在探索教育生态环境的核心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这个教育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原因很多,但民众特别是学生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做的更好?提高生态环境教育效率非常关键,本文从野外教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从野外教学的选点、背景资料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科的环境伦理特性使生物教学成为学生环境伦理意识逐渐生成,实施绿色教育的有利途径。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掌握科学技术武器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捍卫人类美好生活的责任感。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环境与生命伦理意识的培养。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与知识讲座、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生药学教育与环保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运用生药学教学优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促进生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保证中药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行渗透性环境教育模式。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和环境责任感,使他们承担起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现今,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因人类自身环保意识的缺乏不断遭到严重的破坏。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息息相关,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正是培养学生环境价值观的最佳课堂。结合小学科学课教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其他学科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通过环保内容的渗透,让学生懂得每种动植物(包括人类)都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大自然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教学在提高人口生态素质中的作用安徽师大附中罗菲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上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保护好环境首先必须提高人口生态素质。通过生物学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对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环保意识作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一条重要标准.环保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掌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大力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形势下,针对本科院校的《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笔者提出通过案例教学、对比式教学以及让学生参与当地生态现状调查等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以生态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的德育,使人类和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关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思想品德生态教学的内容。生态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探索生物的多样性、生命之间的微妙和谐关系、环境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影响、环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环境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生态道德,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水平。历史教育有生态道德教育的潜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可以提高教育成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进行生态道德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培养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要想提高教育效果,必须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应该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加强教师生态科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进修,改革历史教学的课程标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  相似文献   

16.
从环保教育入手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凤城市凤山区良种小学李晓静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进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教育,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思想意识。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和文中关联词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3.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得正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更为深入的渗透。生态意识的具备不仅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组成,同时,这也是学生价值体系中构成的一个方面。教师应当加深对于教学素材中生态环境文本的挖掘,并且更为高效地展开对这些内容的开发利用。一、挖掘课本中的环境教育素材生态环境教育非常适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展开,这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课本中涵盖了大量展开生态教学的有效素材,这很好地为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培养"绿色"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对生态环境负责,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2):41-42
时代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初期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直至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教育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字对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探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通过利用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情境体验、充分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教育素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的语文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珍惜,并构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接班人,因此,能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被广泛关注起来,为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要积极渗透保护环境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组织学生探究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生物实验,起到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