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的讨论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在回答为什么国际上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这个问题之前 ,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 ?”如果环顾一下周围世界的博物馆 ,我们会发现 :80、90年代世界博物馆一个强有力的走势是博物馆进入繁荣时期 ,具体体现在 :博物馆的数字稳定攀升 ,藏品数量始终在增长 ,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和成熟 ,公众和政府的支持逐步稳固。然而 ,博物馆也逐渐显露出它的种种不足 ,在融入当今社会过程中 ,它的作用受到了众多的挑战 ,人们对它的精英化偏好提…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如何更大地发挥博物馆的作用、社会影响,是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对博物馆做一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从而重新认识博物馆的传播行为,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庾华 《中国博物馆》2013,(4):123-124
《博物馆学的新趋势》是荷兰著名博物馆学家Leontine Meiier-van Mensch和Peter van Mensch的新作,获得了斯洛文尼亚文化部的支持,于2011年在斯洛文尼亚采列市出版。Leontine Meiier-van Mensch女士目前任职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莱茵瓦尔德学院,讲授"遗产理论和职业道德"课程,她曾参与完成了荷兰国家奴隶制遗产研究院的常设展览项目,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博物馆界,人们时常在谈论着博物馆学,但不同的人们对博物馆学理解上的差异程度则令人瞠目。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有人是如此容易冲动地把博物馆学奉为“圣经”,而同时又有人只对博物馆学报以讥讽的一笑。这种现象当然是发生于博物馆工作者中了。那么,在普通大众眼里,博物馆学又是什么呢?情形可想而知。1988年,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The  相似文献   

5.
从其出现之日起,生态博物馆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解释的现象和聚讼的焦点.尽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生态博物馆有300余所,中国仅区区几所,但它们对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发展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多年来,学者们对生态博物馆的性质、信念、价值观、目的、特点、工作方法、组织建置和管理体制等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讨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或许是为了突出生态博物馆的特点,在生态博物馆发展初期,学者在阐述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时,常常采取对比和分离的做法,将其与"传统博物馆"进行比较,视其为传统博物馆的对立;更有学者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叛逆者、造反者.这种做法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即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的"另类",是"试验田",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怪胎".还有一些人甚至等着看生态博物馆的笑话,预言了生态博物馆的消亡.在一般博物馆学中,也只在博物馆发展史中捎上一笔,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因个别人的冲动而出现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期,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博物馆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博物馆新馆建设的普遍进行;二是博物馆工作尤其是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维·索夫卡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该文章中,作者分别概述了近年来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在致力于博物馆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参与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活动的情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论证了当前世界博物馆界颇有争论的问题——博物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并就其作为一门科学所应具备的特殊研究客体、特定科学语言、特定的研究方法以及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成为博物馆培训项目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人、事、理——包括博物馆的物及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按照媒介的定义和特点,博物馆里的藏品和展品、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自身都完全符合信息存贮、加工、传播、交流等媒介特点。因此,媒介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将会为重新认识博物馆之物及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以及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新的参照与启示。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20日,本刊委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系潘守永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覃琛对湖南省博物馆陈建明馆长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学术访谈,原文27000字,限于篇幅,此次仅刊发关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人生感悟三部分。编辑略有删节。以下访谈中,“陈”是陈建明的简称,“潘覃”是潘守永、覃琛的简称。  相似文献   

11.
“复原”——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藏品陈列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性受到了史无前例地关注。陈列的总体风格、方式、造型、照明 ,以至具体展品的陈列组合 ,装饰手法等都成为艺术性思维的终极产品。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愈来愈浓重地笼罩着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厅。然而 ,即使如此 ,各种各样的陈列依然可以用“复原”这个词汇来概括。复原 ,是现代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一、概念的阐释众所周知 ,博物馆的参观过程是一个对知觉刺激体系所产生的感受过程。这个过程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一个原…  相似文献   

12.
马寒玉 《新闻爱好者》2010,(12):162-163
巴黎公社所实行的受命代表制有效避免了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的政治沉疴,马克思对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奠定了共和国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这一制度的内在缺陷是造成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之进行了创造性改造,从而成功夺取了政权。政权的巩固和夺取都需要恰当处理民众和代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社区博物馆初建阶段,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完善过程。首先,为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博物馆方法,提出了一个哲学历史框架。其次,讨论了特球情况下该方法的应用。在这一部分中先介绍的是亚克钦印第安社区寻求新机构的来胧去脉,描述了以研究博物馆、档案馆的性质结构为目的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进程,并论及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继而肯定生态博物馆到目前为止的成果,强调指出使该计划成功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英美博物馆学传统和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以欧陆为代表的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势微,作为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史研究同样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针对此现象,首先,文章通过重回博物馆学体系的方法来界定博物馆史在学科中的位置,以及博物馆史的内涵与外延;其次,罗列西方博物馆史的几种书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博物馆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还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最后,文章回到中国语境,直面中国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从博物馆学的"四对关系"角度来探讨中国博物馆学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业务工作等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6.
如今,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愈加密切,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博物馆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发展文化产业是博物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文化产业结构应包括博物馆内部展陈项目、外延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文化产品及服务等。当前,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需要注重转变观念、建立柔性管理及运行机制、注重文化敬畏、利用区块链技术链接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一书聚焦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领域,详细介绍了遍布英国全境、与博物馆教育相关的三项国家研究项目,重点开发和建构了一个衡量学习成果与影响的方法,即“通用学习成果”,它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博物馆学研究的可靠理论参考,更为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带来不少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职能分类类分什么?"一文中,我们分析了构成职能的三个要素.那么,在职能原则下,类目概念应该怎样表述呢?从理论上说,完整的职能概念应当包含构成职能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9.
正ICOFOM专委会(博物馆学专委会)致力于对博物馆历史、收藏、教育、伦理、展览、管理和社会角色多样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京都新定义的搁浅似乎让我们重新反思博物馆学的传统与发展,当今时代下的博物馆定义如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契合,抑或是相决裂?  相似文献   

20.
国际博协第25届大会研讨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旨乃在强调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宗旨和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倡导传统博物馆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理念和方法,转换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主动融入祉区,积极参与社区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