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于兆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134-138
汴梁是宋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可是一直以来由于直接记录汴梁民间刻书的史料少之又少,又加上现存实物罕见,汴梁民间的刻书情况很少有人谈及。从间接史料入手,通过对当时汴梁图书交易情况的分析、对前人版本研究成果中关于汴梁刻本的整理以及对北宋刻书禁令和宋代史料笔记的探寻,指出北宋汴梁民间刻书也是相当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2.
汴梁是北宋的首都,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北宋柴宗庆曾赞美它:"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1]272北宋汴梁繁华富庶的景象,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随处可见.汴梁不仅是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北宋一代最先兴起且影响最大的刻书中心.  相似文献   

3.
汴梁是北宋最大的刻书中心之一,对雕版印刷的发展、普及、创新以及外传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汴粱作为刻书中心仅存于北宋一代,然而它的成就和光辉仍然可以使其立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之列.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汴梁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拥有雄厚技术人才基础前提下,其刻书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文章在对北宋汴梁刻书发展状况进行初步探讨基础上,对其刻书兴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宋代版画中的艺术设计,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取材范围很广,无论是版画中的佛像版画,还是版画中的普通民俗画面,都真实地反映了宋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状况,宋代版画中的实物文献在我国绘画艺术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中央刻书机构中,汴梁国子监可谓是一枝独秀。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汴梁国子监刻书大多是在汴梁雕版并印刷的。汴梁国子监刻书为宋代的科举取士、刻书业的全面发展、印刷术及汉文化的外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汴梁国子监刻书在宋代乃至整个刻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从北宋汴梁城传至南乐的目连戏,历经数百年在民间口传心授,使该戏曲在保留古老的原始风貌的同时,也浸润了自宋至今中原文化的魅力,其情节、思想内容、表演形式自成一体,有别于徽州目连和辰河目连,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荷兰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其中伦勃朗便是代表画家之一.他了解意大利美术,也见过鲁本斯的绘画,这都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后,伦勃朗很快成为深受追捧的画家.他不仅擅长多种绘画题材,而且都表现十分突出.例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油画、版画等.在他一生的功绩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用光技法的研究与运用,被欧洲美学史家称其为"以黑暗绘成光明".  相似文献   

9.
<正>论述我国古代版画中的佛像艺术,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版画。对于版画的定义笔者采用中国版画艺术网的观点,即版画是通过绘(创作画稿)刻(制版)印(印制、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由于民间雕刻工匠的参与,版画又具有民间美术的特色。一、唐宋时期版画中的佛像艺术谈起我国古代的版画,有一个地点是必须提的,那就是敦煌。敦煌处在我国丝绸之  相似文献   

10.
白冰 《新闻爱好者》2011,(19):119-120
19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中心并风靡欧洲、影响世界的印象主义绘画,充分借鉴了浮世绘版画的艺术语言,体现出对美术体系独创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和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浮世绘的题材范围、造型样式、审美意趣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浮世绘的艺术风格对印象主义画家在艺术探索和革新上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Book reviews     
none 《文物保护研究》2013,58(2):122-126
Abstract

Using written accounts of observed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Tibetan paintings as well as examination of numerous examples, the techniques of Tibetan paintings, especially paintings on cloth, are discussed. Brief mention is made of the regional styles of Tibetan painting, since the techniqu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paintings apparently vary throughout Tibet and China. Various types of supports are mentioned and analyses of the types of cloths are given. The preparation and materials used in the ground, pigments and preliminary drawings and prints are discussed. The iconometrics of Tibetan painting are mentioned, since the total conception of the object is dependent upon them.  相似文献   

12.
元代书院藏书重要来源之一——书院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拨捐学田刻书经费充裕、刊刻书院教学和研究用书形成书院藏书一大特色,以及山长主持刻书质量精善等方面,阐述书院刻书成为书院藏书重要来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过云楼“藏书画的聚与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过云楼”主人顾氏几代人藏书画的发展、特色以及藏书画的聚与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仅是版本目录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乾嘉时代浓厚人文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陈景增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03-106
元代出版业出版大量的书籍,同时也出现许多版权纠纷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元代书籍版权保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在书刻管理、书籍出版标记使用、书籍辨伪等方面。元代的书籍版权保护贡献是明显的,对当代及后来出版物的版权保护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有意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诸多问题,较全面地展现了明代国子监刻书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插图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籍插图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图书并称,图文并重.版画插图艺术经历代发展,至明代登峰造极.这份宏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发掘整理,取精用弘.  相似文献   

18.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诸多问题,较全面地展现了明代国子监刻书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