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热门的金融专业,如何保持金融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需要广大教师作深入思考。本文从对我国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手,对现行金融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提出进一步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类专业是当前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类专业,主要培养信息化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目前高等院校对于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同质化、培养目的不明确等特征,出现了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人才就业情况差,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层次院校,在培养社会信息化人才方面应承担其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义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技能需求分方向培养专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在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改革探索上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是近年来金融行业转型和创新改革的关键词和着力点,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的金融业态。2021年教育部修订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将原互联网金融专业调整为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体现了新时期行业变化趋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全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状况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高职院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师资团队建设和产教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从多渠道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组建跨专业师资团队、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加以解决,实现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更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金融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使命。金融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不断改革,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培养途径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农村经济、振兴农村金融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社会信用缺失和诚信危机的现实中,诚信教育作为对高风险的应用金融工作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基层实际工作,因此,高职应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诚信教育,应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本就诚信的内涵,诚信教育在高职应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实施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倪凌 《教育与职业》2012,(30):172-17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此模式下,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要办好高职教育,需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深化校企合作、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企业文化综合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期望理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广东金融人才的现状和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提出要促进广东高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必须校企与政府一起合作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农教育,明确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给学生的岗位与薪酬,加强示范,提高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期望值与效价,使其具有高激励力,促进广东高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9.
依据信息技术产业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覆盖面狭窄问题,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短板,提出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想。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16年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例,系统梳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实践路径、实施方法,阐述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突出强调实现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推动高职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IT人才需求市场的分析,归纳出高等学历教育与企业认证模式接轨的特点与优势,进而搭建与企业认证相适应的IT人才培养教学环境、建立与企业认证相匹配的课堂教学体系.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与企业认证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苹 《教育研究》2007,(8):91-94
"十五"期间,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民办幼儿园比例大,办园水平总体偏低,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对此,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加强对农村各类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待遇,加强职后培训与交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培训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教师培训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等的影响,提出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更新培训观念;加快高校教师培训信息化的建设,提高培训的现代化程度;建立政策导向机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专项培训;探索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中的成功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体系,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MBA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MBA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该进行入学资格、学习模式、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作培养、差异化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等关键方面的创新,才能使MBA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ften heralded as the key feature of employment in so‐called post‐industrial regions.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it is vital tha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IT is properly conceived and based on a knowledge of actual working patterns involving IT in industry.

The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case‐studies of a range of employers using and developing IT, examines current practices with a view to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cruitment. By studying IT in the workplace in one city undergoing many changes we hope to highlight some of the general issu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More specifically, the words of the employees interviewed contain many important messages for both employers and trainers, particularly on recruitment practices, curriculum design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面向IT产业需求 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表明,我国IT产业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专才的重任。为适应IT行业职业与软件岗位需求,探索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的不同是造成省际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用菲利普和贾斯汀两人提出的分析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的数学模型,对1999~2008年间我国省级政府给予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各省之间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存在很大差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既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又需要高等教育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文章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和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郭强  冯建新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35-139
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模糊关系、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及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等对高等特殊教育本科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划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问题以及培养模式类型角度,探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得到本科层次特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应拓宽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类型;既要培养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师资,又要培养特教学科教师或随班就读的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