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产权思想,比如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含义、产权反映的经济关系、产权的历史变迁、企业和产权结构变化的思想。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学说在理论体系、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今后,要在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内涵、产权与企业效率的关系、所有制和企业效率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 地租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资本论》第三卷,用了较大篇幅专门论述地租问题。马克思的贡献不仅在于以剩余价值为主线,对地租的本质、形式、量的来源等加以分析,还在分析过程中科学地展示其产权思想,精辟地论述土地产权关系。对这一点,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不能因为马克思没有用专门章节正面分析产权问题,就否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产权理论的存在。事实上,除地租理论外,马克思的信用制度、劳动力买卖等理论中,也蕴含丰富的产权思想。 产权作为一组或一束所有制权利(Property rights),不过是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的制度化。产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以财产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岛上的鲁宾逊就没有这种关系,自然不存在产权。“实物之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马克思、科斯、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的不同见解,着重解释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探究了产权的起源以及交易费用与产权安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理论的实质是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产权理论和产权思想,这不仅突出地反映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上,而且还从他对产权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在宏观的、历史的角度的把握和他对产权有关方面在微观层次的诸多研究成果中表现了出来.我们应当吸收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学习他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谐结合起来的研究思路,结合现代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把产权经济学推向全面发展,并为我国经济改革所用.  相似文献   

5.
无论我们主观上承认与否,产权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都是构成客观经济生活的根本,同样也是构成生产关系变革意义上的经济改革的根本。然而产权又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范畴,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产权的存在及其运动的复杂性。正是由于其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得以从不同的目的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产权,由此导致了产权研究上的深刻分歧。将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作一简要对比,可在此基础上阐明定义和解释产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不仅是商品 ,而且也是资本 ,应把劳动力要素作为一种财产、产权来对待。劳动力要素资本化不仅是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 ,也是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马克思第一次对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其实质是对贫民产权及其收益权的维护,是对产权正义原则的维护。对马克思产权伦理思想以及"地产析分"的研究,对农村土地改革以至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尽管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西方,但是有些理论早已蕴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从实质上看,马克思劳动力理论已经内涵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本经济学存在多重理论耦合。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对创新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权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元素。产权的界定、结构和安排不仅影响着国家资源配置及制度运行的成本和效率,而且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构和性质。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产权(所有权)理论与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成为我国研究产权理论的基本范式。作为原初研究路径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学派,共同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一般认为,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明晰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政企分开。但我发现,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虽说存在产权不清晰的一面,但更根本的还是权、责、利不对称。产权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平衡权、责、利关系,否则,就难以真正深化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下面对此问题稍作分析。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吗?产权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在这里不妨采用一般的说法:产权即广义的所有权(在马克思看来,所有权与所有制也是同一含义,在德文、法文和俄文中两者都是同一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