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小说中,人物的名称不仅仅是一个记号,还具有符号的特征与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从功用上说,它是某个人物的代表,同时传达出创作主体的某种美学意蕴;从来源而言,它本身以及连同它所代表的对象,都是创作主体规定的,这种规定性是小说创作中人物取名与用名的符号机制问题,伴随在作家构思、创作、甚至修改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人物与环境、人物性格发展与叙述方式等诸多方面。在书写形式上,它可以是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使人物变得生动活泼、栩栩  相似文献   

2.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有句名言:文学的发展不是父子相承而是叔侄相继。我们即以古代小说创作中一个并非举足轻重的门类——人物的肖像描写而论,同一创作领域的理论家们很少提出过多少益人心智、给人启发的高明见解,而当作家们在对人物的容貌、神态、姿势、服饰等种种进  相似文献   

3.
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刻画石嘴山矿务局教育处崔来宁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小说创作一定要写好人物。文学史上大量事实证明,人物塑造得成功与否,往往成为一部小说能否成为优秀之作的关键。教学小说.不能忽略人物刻画,下面就小说刻画人物的几种主要方法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讲述了上海四十年间一个普通女子的生命起伏。小说对穿行其中的各色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服饰描写。通过这些服饰作者不仅向我们描绘出书中人物的生动形象,而且展示了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上海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体现出的城市精神。本文从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入手,试图研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服饰描写所表达的城市风貌和人物内心。  相似文献   

5.
人物与环境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展现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使读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教益的叙事性的学体裁。塑造人物是小说创作的命脉。“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沙汀语)小说的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6.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对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描写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对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展示及情节结构变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9.
一.家居服饰中的美学情态 小说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环境的烘托。在《金锁记》中,人物服饰、家居摆设,是对小说氛围的一个很好点缀,读者看到了那些装饰,就会自然想到有着繁文缛节的社会和散发着腐朽气味的时代。可叹的是张爱玲对这些服饰都用了工笔描绘法,表面上看上去竞觉得是很美的;这种装束美却和人物品行的严重缺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对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描写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对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展示及情节结构变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炜的创作就处于一种持续的不安和焦灼之中。作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和浪漫精神的作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与社会面前,他的灵魂仿佛被两股不同的力争夺着、撕扯着,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抒情同时出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是一种典型的独白型小说。其小说中人物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定性与评价,都没有超出作者的观念、意识框架,没有遇到来自人物内心的对话式的反抗。这既成就了张炜小说创作的鲜明个性,也带来了相关的艺术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炜的创作就处于一种持续的不安和焦灼之中。作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和浪漫精神的作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与社会面前,他的灵魂仿佛被两股不同的力争夺着、撕扯着,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抒情同时出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是一种典型的独白型小说。其小说中人物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定性与评价,都没有超出作者的观念、意识框架,没有遇到来自人物内心的对话式的反抗。这既成就了张炜小说创作的鲜明个性,也带来了相关的艺术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中的服饰描写在它同时的小说中无与伦比。它是为作者的创作主旨服务的;它揭示了明末腐败的社会现实;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14.
一、外国文学创作思潮及关于小说的约定 文学思潮,是创作群体造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群体性精神结构,是一个观念系统.创作思潮是文学思潮的一个部分,而创作方法则是创作思潮这个部分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它的创作方法是不同的.欣赏外国小说,尤其是欣赏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了解不同文学创作思潮有关小说、特别是关于人物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短篇小说,是茹志鹃同志的代表作。小说虽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每一个情节都是很感人的,整个小说随着作者真挚感情的投入,读者同样沉浸在一种纯真、质朴的感情熏陶之中。作品虽只有6000余字,但它写出了人物的体态风貌,也描绘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因而,“我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①它的风格,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在表现庄严、深刻、重大的主题时,同样可以以“清新、俊逸”来体现。这种风格为当时的短篇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其可贵,可供借鉴的新路子,因…  相似文献   

16.
欣赏理解小说,一是要抓住人物主角;二是要抓住题目。作家创作小说,取题是提纲挈领的重要步骤。从题目中可以概要地了解到作家关于整部小说的题材范围、主体情节、核心人物和创作宗旨的构思方向和主导趋势。上篇已介绍了哲理性题目、警醒性题目,下面再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是一位多产且风格多变的作家,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她在小说中所选取的诸如弄堂、闺阁、爱丽丝公寓、邬桥、淮海路等独具特色的物象与小说中的人物对于精致的物质生活的不懈追求,满怀热情与兴致全身心地去体验和享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器物服饰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气的"物象世界"。在王安忆的眼中,这不是一种消极、流于物质层面没有精神追求的生活态度,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实在的、审美的体验与坚守,是一种坚如磐石却柔韧如丝的生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张力(Tension)本是物理学概念,文学中张力的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小说中的张力可以理解为: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相互矛盾的。由此,张力意味着多面真实的人物形象。以张力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分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三个主要人物,阐述张力在这部小说中的文学价值及其丰富性。同时也提供了鉴赏和创作小说的一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意象独特的人物塑造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故乡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群体意象,主要表现在奴性化人物、符号化人物、非人化人物、戏剧化人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渔的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喜剧意味,他将小说创作作为自我愉悦的一个重要手段。元明文人“以文为戏”并乐于在创作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文化心态,以及李渔自身的坎坷经历都对其小说创作中自娱意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李渔将小说创作作为发泄自身对于世事不满与怨愤的一个艺术性渠道,在创作中获得自由创造的快乐,他设身处地地塑造人物。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