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工》2010,(4):32-32
近日,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县将规范化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情况进行全面摸查,“一校一案”,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泽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来谋划,全县中小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巩固完善,内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又上新台阶,顺利通过了晋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组代表省政府督导组对泽州县的评估验收。  相似文献   

3.
高师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密切相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既是高师的办学宗旨,反过来亦可促进高师教育改革,推进高师内涵发展。为此,高师应面向农村,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实践,"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以促进职前教师培养和农村在职教师发展,进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实现高师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李建国 《江西教育》2015,(Z1):17-19
近年来,吉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紧紧围绕"保障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全市义务教育呈现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泰和县、吉安县先后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吉安市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教育是否公平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本文介绍了吴江教育在平衡城乡教育、加快区域教育发展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的实绩,同时提出推进教育公平需要系统思维,需要通过教育内外部协调性的制度建设实施稳步推进,这不仅是教育系统的期待,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教育是否公平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是否能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从而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全局。本文介绍了吴江教育在平衡城乡教育、加快区域教育发展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的实绩,同时提出推进教育公平需要系统思维,需要通过教育内外部协调性的制度建设实施稳步推进,这不仅是教育系统的期待,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问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具体措施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节选自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突出工作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各地要按照部署,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实施,确保按时实现目标。重点要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统筹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要着力解决好  相似文献   

9.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教育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南昌大学综合改革等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各项重要指标不断突破,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省教育系统总体保持和谐稳定,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齐齐哈尔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是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以此推进市域范围内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领域,又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齐齐哈尔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围绕巩留县教育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大投入。高质量完成“两基”达标工作;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民汉台校,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民营资金,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改进德育工作,加快推进巩留县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0,(2):39-40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面对将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要求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此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部2005年5月25日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促进教育均衡与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现阶段的重要目标。《意见》就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六大项16条具体的意见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安徽教育》2014,(2):35-35
<正>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采取多种举措,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突出办学特色,全区教育呈现快速、优质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区先后被评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区。改善硬件促均衡。相山区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实验中学、合众小学、九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今犬在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加快推进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健 《人民教育》2023,(12):22-26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以公平与质量为主线,历经三个阶段的政策变迁,统筹部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集中体现为: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缩小区域间差距;城乡协同、相互支撑,推进教育整体发展;以教师资源配置为抓手推进校际均衡发展;推进不同群体学生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通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  相似文献   

20.
张山  张家明  许璟 《江苏教育》2022,(58):33-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美好教育”,探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路径,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