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常听到语文教师这样的抱怨:“学生写作文无从下手.更不善于表达,一句话.就是不会写作文。”这或许就是传统教学中所谓的“师生难”的问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角度探寻原因.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提高写作兴趣.积累写作方法,强化好观察、活动、思维、想像、表达等有序的训练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借助孩子身上的有利因素,根据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给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切忌要保留孩子们的童真,保留孩子们的兴趣,保留孩子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一、挖掘切合点——选用适合的经典音乐教学由于受年龄和学识水平限制,学生对经典名曲的欣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给孩子听经典音乐时,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诱导和萌芽阶段,建构音乐的描绘性初步欣赏应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可以聆听一些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能动性和学习主动性呢?一、营造环境,循序渐进改变孩子的"小皇帝"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用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教学制度,严格执行,营造人人受制度的约束、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逐渐淡化"小皇帝"意识;要积极发现和表扬相互帮助的人和事,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增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作为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为起点,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从孩子熟悉的具体事物展开学习,通过探究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理解;让孩子直接参与学习,通过探究加深对身边世界的科学认识;引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科学学习中,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更是一个“老大难”。农村孩子受学习环境和家庭条件的影响.普遍存在思路狭窄、没有新意、甚至无从下笔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材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选择了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体裁多样的文章.且教材的编排注重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因此。笔者认为运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很重要的一员,也是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从孩子低年级开始重视口语交际的能力势在必行。教会孩子学会倾听、观察、记忆,让孩子爱上说话,让孩子善于说话,利用教学资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8.
芮正华 《成才之路》2013,(33):35-36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做题目,往往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同样的一题,教师读题后再做,比学生独立解题的正确率会高出很多。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归结为孩子马虎、粗心等。其实,深入地分析,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孩子读题能力的薄弱。读题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审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小学生阅读习惯要从“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巩固”中养成。老师应明确要求、教给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现将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大文豪都是在儿时启蒙老师的引导下从点滴积累开始的。我们只有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每个细小的言行,加以正确引导、悉心培植,才能使孩子具有扎实的语文根基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止。细微处不能疏其一,随时提醒、反复强化,要循序渐进,直至良好习惯养成。养不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养成错误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此,教师要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11.
常燕玲 《父母必读》2012,(11):100-103
“人世间有太多的爱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这里的分离是心灵的自立,不是情感的生疏。让我们善待一次次地分离,呵护孩子的成长!呱呱坠地的一瞬间,孩子经历了第一次痛苦的分离,而这样的蜕变只是一个开始,从此,断奶、自理、入园、分室而卧等等分离将接踵而至。审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次次的分离让孩子渐渐长大,作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在孩子与自己的分离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正是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当根据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特点、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言语知识技能训练的特点来创设口语情境,提升孩子语言表达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式的心态下,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他们会像被拔苗助长过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生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细心规划,循序渐进,对每一种能力的发展要耐心等待。教师经常要求孩子学会等待,可曾想过大人也要等待孩子?所以我们不要一味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启蒙阶段,能否在孩子学习写话的启蒙阶段,既激发起孩子的写话兴趣,又能为学生写话提供一个有效的范式呢?我是这样思考的:一、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以说带写。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人们学习语言总是口语在先,书面在后。我们要给一年级孩子一个铺垫,先让孩子说,并且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从说到写,说写结合,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习作训练。二、从甸式训练入手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教育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成长即需要学校、社会的培养,也需要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而其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显然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他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强 《早期教育》2000,(6):37-37
从信中可.以看出,你的家庭给孩子创造的学习环境是优越的,但为什么没能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我认为是外因投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让我们先打个比方;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在他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之前,只能给他吃流质,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开始时给他吃些菜泥、肉末.然后渐渐过渡到菜丁、肉丁,适应以后,才能发展到菜段、肉块。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孩子可能会消化不良。其间还要不断变换烹调手法和口味,才能让孩子爱吃、多吃,才能让孩子吸收营养,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要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训练 实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时.首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分析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语言知识的要点、难点,搞“蚕食政策”。分项目、按步骤循序渐进.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教学活动,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有和父母分离的时候,若是宝宝正处在分离焦虑的时期,那么让孩子说"再见",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妈妈分别是难受的,接受妈妈分别的事实也需要勇气,没关系,让我们循序渐进地学说"再见"。  相似文献   

19.
英语在当今社会的生存能力方面极其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才能使孩子在英语学习中轻松自如,轻巧夺冠.本文总结了在英语学习申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循序渐进,终成大器,在激烈妁社会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中职英语走班制教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几年来,我们在开设英语走班过程中,坚持学生主体原则,以学生兴趣为先,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真实体验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努力为学生创设出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并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反复操练,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几年的英语走班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开创出“课堂公司”“配音表演”“看漫画编故事”等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使我们的走班课堂生动活泼,也有力地推进了我校英语走班教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