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它为各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浸入比较教育领域。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现代比较教育的重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而备受关注,成为西方影响较深的一种理论,这项理论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也向当代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社会地图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者将社会地图学引入比较教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社会地图学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中表陈现实、阐释社会的一个学术流派,是地图学原理在其他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当代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空间工具和崭新的研究视角。波斯东绘制的比较教育理论图即是将社会地图学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范例。尽管社会地图学已经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其在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中似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西方校本管理政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管理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影响广泛的一项教育政策,最早可追溯到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ACT)的改革,后波及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校本管理政策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放权”,但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都先后实施了“放权”的教育政策呢?这仅属于巧合还是有其内在逻辑?同时,这种“放权”的教育政策与同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又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初开始,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呈现出徘徊于科学主义和解释主义之间的“钟摆轨迹”。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解读,可以发现:在朱利安与萨德勒时期,民族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解释主义转向;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学科规训的制度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科学主义转向;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左与右的争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权力又推动了解释主义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而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生产性权力的扩散,比较教育研究则呈现出一种范式的多元主义取向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取向。研究范式演进的“钟摆轨迹”启示比较教育研究者不仅要突破个人局限性,认识到研究范式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知识-权力关系,而且还要锚定自身的范式立场,形成学术共同体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钢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0):14-17
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已成为当代颇令世人瞩目的一大教育思想与理论潮流,而其独具特色的以追求多元种族、民族与文化群体乃至全球社会共同平等和谐发展与进步为标志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方式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奉行。多元文化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目前两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正处于急速发展与变革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思想大潮中的一股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潮。我国理论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和研究这一思潮起,就一直歧义不断.争论不休养。应当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从独特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到理解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迪和思想资料,同时也应该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应客观地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些方面的偏离。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触角深入各个领域,比较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受其影响,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批判意识、包容差异、注重内在性确实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其极端的不确定性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困扰。  相似文献   

9.
分析教育哲学兴衰原因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教育哲学曾经一度是西方教育哲学中的主流哲学,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却声势日下。内在的理性困境、对实践的脱离和外在的理论批判是分析教育哲学衰落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教育哲学由兴到衰的原因,对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触角深入各个领域,比较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受其影响,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批判意识、包容差异、注重内在性确实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其极端的不确定性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困扰。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浸入比较教育领域。它以批判性、去本质性、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比较教育研究。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现代比较教育的重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校本管理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影响广泛的一项教育政策,最早可追溯到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ACT)的改革[1],后波及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校本管理政策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放权”,但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都先后实施了“放权”的教育政策呢?这仅属于巧合还是有其内在逻辑?同时,这种“放权”的教育政策与同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又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3.
80、90年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发生了如下变化:就区域研究而言,已经迈出多元化的步伐,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就问题研究而言,80年代较多关注基础教育,90年代则较多涉及高等教育;对于自身学科建设的关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比较教育研究处于对外国教育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时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通过对各个时期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和对所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承担的课题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脉络,从而认识并了解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西方意识形态传播渗透争夺的主要阵地,高校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时空场域和技术话语、文化价值渗透与多样社会思潮、青年个性特质与教育主体差别、主流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等四重维度的困境和挑战,可从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引领、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协同机制、增强意识形态传播渗透辨别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工程等五个方面探索教育引领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或思潮的产生与兴起必定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深厚的渊源,并且只有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全人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实际的意义?从分析西方全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所依据的哲学基础着手,结合我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阐述了西方全人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思潮作为指导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但这并不能否定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方向的学科,与时俱进、包容创新是时代对这门学科的要求。当代西方思潮所包含的多样的思想流派,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实性、扩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通过对当代西方思潮的批判、引导和吸收,充分发挥当代西方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正能量,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后,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思想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进入我国后,基于我国历史上"庄子——竹林七贤"的传统玄学土壤,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内在联系,对思想界造成一定的冲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解构主义思潮借助网络流行亚文化,通过"佛系青年""躺平"等消极思想,试图以"碎片对整体""符号对符号"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消解,以嬉戏的态度进行"无声的意识形态批判",对青年群体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产生了一些消极负面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足以引起思想界和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中国比较教育经历了范式的转变,表现为利用方法论工具,构筑新的理论框架,加深(或拓宽)研究的领域。通过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有关国际和比较教育的会刊、期刊和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作者试图阐明在上个世纪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找到中国比较教育在“全球浪潮”中的定位。所谓的“全球浪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教育话语源的多样化;比较教育学会之间的互通信息;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不断增强的张力。文章最后得出了对中国比较教育发展演进的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理解、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的评价。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引进和应用,我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迅速开展起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