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也应服务于生活。将思品课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思想课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才能使说教的课堂变成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学生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挖掘教材的内涵本质,精选生活例子,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对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然后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品德课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活—体验”型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我们这样生活》以生活、体验为核心指导理念,全课以对比生活,体验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为活动轴线,生动诠释了生活—体验型品德课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而言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我们要尊重体验的主体,拓展体验的情境,创设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体验。从生活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在充实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6.
操作体验法是体验教学的方法之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各项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它重在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走进学生心灵,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让课堂回归生活,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感知生活,提升感悟;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参观、调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融通,让学生学有兴趣、学而智慧、学成运用,一直是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数学实践活动,正贴切地实现了师生的心愿,真正让学生与数学融合,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让学生与时空融通,体验"超市"搬进课堂的乐趣;真正让学生与思维融洽,体验数学与思维共舞。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注重学生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维等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和活动化,就是要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要让数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数学,在活动中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只有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一大主 题,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论,遵循“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 走向生活”的核心理念,梳理与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数 学知识点,用生活实践理论来改造数学课堂教学。搭建实践平 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活动感受。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 校门、走向社会,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课程的价值,发展学生 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让生物课堂学习活动真正地开展和研讨下去,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快乐,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需求的呼唤。教师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长、兴趣,设计出和谐、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新课标"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进而向课堂高质迈进。在教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很多细节需要靠教师用心琢磨、细心观察、虚心学习、耐心等待、恒心追求,从而让学生的智慧和心灵比翼双飞。  相似文献   

14.
把小学品德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主要采用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活动生活化、作业布置生活化的方法,使小学生们通过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探讨交流,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索求和对品德教育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较好地提高品德教育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最终达到智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买东西看什么》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表明:教学目标源自学生生活;情感激发源自丰富的学生活动;价值体验源自社会生活;指导生活实践源自活动延伸。小学品德课就应该引领孩子在课堂中亲近生活,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回归生活,让他们在感受与领悟中得到收获。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英语教师应该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英语学习成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物是一门跟学生生活联系很紧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给课堂带来丝丝灵动。灵动的课堂,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多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氛围,多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时间,同时可以根据他们认知、能力、情感、素养的差异,让他们参与不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只有将数学活动设置成具体情境,才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初步认识对象,利用真实体验来获取数学知识、技巧和能力。"生活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辨析体验等体验活动可使课堂彰显活力、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活动引领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生活数学",强化"训练数学",体验"研究数学"的学习过程,助推高效课堂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可以说,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全部课堂。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并引导学生的幸福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可从教学过程注入生活元素,引领学生生活;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产生情感的高度共鸣,激情生活;课内知识辐射到课外活动,提升生活;时事新闻驻扎课堂活动,关注生活;动静结合信息化手段得到充分利用,践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