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蕙 《广西教育》2010,(31):27-28
“课例研讨”是以课堂教学实例为对象,围绕课前、课中、课后而展开的一系列研讨活动。这种研讨方式通过观察真实教学情景,反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再经教师群体互助讨论,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团队的力量找到解决的策略、方法,然后予以教学上的实践跟进,可有效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2.
依托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工作室建设,借助"语文学科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推进路径,通过深度调研、创新课例研修制度、优化课例研修方式,构建基于课堂诊断的主题行动研究路径,逐步形成"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的基本模式,促进教师个体、学科团队、区域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例研究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循证教育则能够帮助教师获取实践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证据,并应用这些证据进一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形成逐渐优化、螺旋上升的课例研究新范式。这有助于课例研究成为基于证据的研究和跟进式研究,进而帮助教师形成最适切的教学方案。本研究对循证教育视域下的课例研究如何展开提出了详细的操作范式,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即问题引导、多角度反馈、多次跟进以及数据支持加以深度分析,探寻循证研究视域下课例研究的新样态,突破课例研究在现实应用中的困难与瓶颈,以期实现深度教研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复习课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课型,是教师们感觉"难上"的课。以《生物的多样性》专题复习为例,进行了一次复习课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拓宽思路,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顾泠沅教授领衔的"行动教育"高级研修班,这个研修班是希望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育理念的引领、专家专业的支持、教学实践及时跟进的方式,通过三次实践加两次反思的模左培训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例研究是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在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上,在"三课两反思"中,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例研究要促进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教师经验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教学问题向研究主题转化;教学评价向学生学习转化;教学跟进向"关键事件"聚焦转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堂阅读引领,从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入手,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导读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推进课以跟进落实阅读的实效性为主,分享课以拓展提升阅读效果为主,以上“三课”并举,有助于落实教学引领,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微课已深入到教学之中,以它的"短"、"小"、"精"深受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本文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在生物教学中微课设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教研策略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课例跟进式教研",立足于课堂,切合教学实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以一节传统的高三生物复习课例为突破口,试图打破复习课教学以考点或知识点为线索、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以情境为载体、问题为驱动力、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复习课新设计模式,达到高三生物复习课创新、提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物课堂的教学限制,可以方便高中生随时随地学习生物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把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且形象地展示出来,进而促进高中生深入地理解。在高中生物的新课导入、分层教学、重难点突破、实验操作、复习等环节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可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由"确定主题、课例示范、交流研讨、小型培训、行为跟进"等环节组成的研训结合的教研模式,并以"试卷讲评课"为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教师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是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以课为载体,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合作性研究。其"以学为中心"的价值诉求符合当代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课例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转型的需要。为实现其价值诉求,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最终,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期望嵌入教师的日常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14.
陈珉 《广西教育》2013,(18):82-82
教师在生物高考复习课上适当使用板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直观地呈现、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模型建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生物高考复习课板书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引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生物高考复习课板书的设计。一、分类式分类式是教师在复习课上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三生物复习课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包括课前学习设计和课堂活动组织。前者包括制作微视频,编制导学案和搜集问题;后者包括探究交流,延伸归纳和典例分析。高三复习课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围绕一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研活动。根据课例研究的特征和具体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挖掘教材内涵,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完善课例研究制度,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等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和提高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平文娟 《考试周刊》2013,(7):153-154
研究课型、把握课型特征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多年教改探索证明,生物知识教的结构和过程是在不同的课型中体现和完成的。本文以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实验课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微课是一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它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引入思政课教学,对于提高现阶段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微课作品《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为例,探讨思政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为微课与思政课融合共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政课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为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是在思政课教研实践中,出现了对微课教学作用和教学形式的多种认识误区,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微课教学的实践为例,提出三点建议: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践行工匠精神,力求在微课制作中实现精益求精,以期能引发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微课教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内容的碎片化和传播途径的移动化满足现代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文章以中国微课网为例,分析了微课建设的现状,并对微课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下的应用进行思考,并给出微课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