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勇于承受     
(1)有一则寓言.说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那支颗粒最饱满的玉米棒儿自信地以为老婆婆一定会先掰下自己.但是老婆婆没有这样做。直到最后,由于烈日的曝晒,大雨的洗礼,玉米棒儿的颗粒变得坚硬无比。这时。老婆婆才摘下了它并高兴地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呀.用它作种子.明年我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2.
勇于承受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支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  相似文献   

3.
读到这几篇少年朋友的来稿,我得承认,我还是第一次读到如此忧伤而令人震撼的文字。他们想爸爸妈妈。他们说,爸爸是心中温暖的太阳,妈妈是心中皎洁的月亮。可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或离婚了,或离开了,丛此没人关爱,少人寄托。今人欣喜的是,他们在找寻心中的太阳和月亮时,比同龄人更早地彻悟到,生命的旅途仿佛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铺满了荆棘,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的汗水,一样可以走得挺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欢乐和泪水是如此真实,不由得你不从心底里为他们而骄傲。  相似文献   

4.
苦难与人生     
生命是一个攀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乐观而勤奋的人欣然接受了苦难的降临,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苦难当作生命中的一件必需品,带着它欣然上路,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些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因为他们相信:苦难并不代表着绝望,相反,它是成功的前缀。 所以,漫画中那个扛着大木头的人,反而能够轻松攀登。 一味空想的人,只会感慨现实处境的悲哀。原本轻松的生活,因为他的抱怨,平添了重重苦难。他们整天垂头丧气,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怨恨中,还哀叹道:“生命何时才是尽头啊。” 那个虽然扛着小木头,却满头大汗地走在后面的人,正是因为面对生…  相似文献   

5.
闻琳 《家长》2009,(5):18-19
生活有温情的一面也有严酷的一面,当灾祸突然降临到我们身边时,我们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地承受这些灾祸,其实就是教孩子学习一种生存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当下生存境遇中人类的困惑,是自人文主义以来一直到克尔凯郭尔直至后现代社会人的理性崩溃之后的现实。石杰的小说以直面苦难的姿态呈现了芸芸众生无可回避的困厄境地。她的直面有别于当前面对苦难或逃避或沉溺的姿态,也在体验对象和解读方式上与古文化传统的人本关怀呈现径庭之别。  相似文献   

7.
我和刘文科先生认识很偶然。其实在没有见到他本人时就读过他的文章。他是《黄河之声》杂志的总编,这个杂志是国内外比较有名,以音乐为主导专业性很强的杂志,严格说起来他应该算是音乐人了。而我是一个以文字为生的爬格人,2007年的一天,一位朋友给我拿了一本《黄河之声》杂志。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虽然音乐和小说都是属于艺术类,可是毕竟隔行了,出于对朋友的尊重我收下了杂志。  相似文献   

8.
在欢送实习教师的班会上,大家请班主任说几句祝福的话,他沉吟了一下,庄重地对实习老师说:“祝你们今后不顺利。”“祝你们今后不顺利。”这句似乎不大合口味的话中却包含了无限的深意,不禁让人想到了贝多芬的那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在湘西古丈县的大山深处,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无不为之陶醉,赞叹它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我的妈妈是一位闻名四乡的苗家美女,只是繁忙的劳作使她没时间欣赏自己的美貌。那时,她每天都要用小背篓背着咿呀学语的我到很远的山上去劳动。远处不时会传来山民们高亢、充满激情的山歌声,每当这时,妈妈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甜美的乡曲。这就是我受到的最早的音乐熏陶。长到四五岁时,我已经学会了许多山歌,家里人都为我的聪慧灵气而高兴,寨子里的人们也十分喜欢我奶声奶气的歌声。对于一个农家女孩来说,生长在大山里并不真的全是诗意,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这是外人很难想象得到的。与山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样,八九岁时,我就告别了玩耍嬉戏的童年,帮父母下地干活。我父亲是名裁缝,本来有门手艺,家里的日子就可以过得好一些,可他得了肺结核,挣的钱几乎都要买药治病。12岁那年,父亲离我们而去,家庭重担落到了柔弱瘦削的母亲肩上。作为家里的老大,我成了母亲的得力帮手,我上山砍柴,下地挑粪,不折不扣是个劳动力。对于山里孩子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上学。我家那个村寨只有3户人家,因为人口少,没法建学校,上小学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一路上全是险峻的山...  相似文献   

10.
<正>①"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②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  相似文献   

11.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是一本读来使人唏嘘动容、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书。作者赵美萍以细致的笔法,详细描述了她抗争命运、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12.
要勇于面对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误尽苍生”是近两年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现行语文教学提出的尖锐批评。一些同仁感到吃惊、反感 ,于是有人予以严厉的反击。是啊 ,粗一看 ,“误尽苍生”否定了整个的语文教学。“尽”包罗一切 ,“苍生”自然包括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全体上过语文课的学生 ,当然也就是说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误”了学生 !难道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 ,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尽心尽意地备课上课 ,其中也有我自己40年的工作 ,全是在误人子弟 ?当然不是。这样看来 ,说“误尽苍生”者 ,确是“文革语言”“全盘否定语文教学改革的成绩”“别有用心”了 !我以为不能这么…  相似文献   

13.
要学会承受     
有人说,承受是一种真诚,一种用心铸就的应允和领悟;有人说,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处乱不慌的气度和坦荡;有人说,承受是一种勇气,一种使出全身解数、竭力负担、呼出大气的魄力和形象;也有人说,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排泄流俗、弘扬正气的凸现和舒展。  相似文献   

14.
仙人掌面对炎热的沙漠,而将叶片蜕变成尖刺;青松面对贫瘠的岩缝,而用根须抱紧乱石。面对逆境,让我们——【小引】欢乐是阳光,苦难是阴影。  相似文献   

15.
人生在世,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相似文献   

16.
六月 《成才之路》2009,(16):I0001-I0001
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世界万物皆经历承受“重担”的过程。承受了泥土的重量,种子才有破土而出的坚定;承受了强风的肆虐,大雁才有“一”字冲天的大气;承受了雨水的冲刷,  相似文献   

17.
感动 《教师博览》2008,(1):22-23
她出生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做苦力,母亲给人家帮佣.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她刚刚出生,就掉进了苦难里。  相似文献   

18.
蒙雨 《师道》2003,(5):52-53
被访人:吴戎峻,男,某县中学语文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用电话做长时间的采访。我们约好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吴老师告诉我说因为他的住所没有电话,他只能在宿舍楼下的小卖部等我。电话打过去,吴老师连声向我道歉。我听到他的身边还有一些嘈杂声,可很快,我们都忘记了周围声音的打扰。电话那头是一个热情而年轻的声音,一开始,我怎么都没想到有着这样热情洋溢的声音的主人会有着这样曲折的经历。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因为家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全村上下的人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直到我读高中,我们村才修了第一条公路,开始有了…  相似文献   

19.
苏轼才华横溢,且素怀“舍身报国”思想。但岁月蹉跎,社会黑暗,使他坎坷一生,苦难十分深重,可贵的是苏轼能直面人生,在苦难面前冷静思考,不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保持了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简略探讨了苏轼的思想渊源和其独特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孟磊 《新读写》2012,(3):35-35
过年了,家人去买了副对联,横批是“一帆风顺”,这或许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愿望,可愿望越是美好,越是宣告了它的难以实现。人的一生难免磕磕绊绊,失望、逆境与痛苦终将伴随人的一生,所以人们必须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