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引发全球媒体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新闻业界对此类报道的类型、方式与技巧的深入探讨。本文对中外媒体"曼德拉逝世"报道的基本面貌进行全面考察,尝试剖析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反响,以此对如何做好名人逝世报道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慧 《东南传播》2012,(9):32-35
文章运用框架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人民日报》与韩国《中央日报》金正日逝世新闻报道为样本,从主题设置、关键词和基调、新闻来源、照片或图表的使用、评论五个方面比较分析这两家报纸的新闻构架。通过分析他们对此事件新闻构架的差异,理性探讨了媒体与政府、外交政策、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外交政策是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的方向标,国家利益是决定政府制定外交政策、媒体新闻构架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双十一"消费的火爆盛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等多方面情况.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双十一"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从时间分布、版面分布、议题设置、风格框架等方面来探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如何传播"双十一",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6日一早起来打开电视看新闻,立刻感受到一派紧张肃穆的气氛,原来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清晨去世。某大媒体的主播用缓慢悲伤的语调宣布这一消息,原本只有几十分钟的新闻栏目,足足用了半个钟头来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整个节目不断强调这位世纪老人为自由平等,特别是种族和解而做出的奋斗。演播室连线媒体驻美国的记者,第一时间传达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悼念讲话的精神,整个介绍长达数分钟,  相似文献   

5.
6.
薛晓薇 《新闻世界》2014,(6):229-230
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报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对两大媒体报道的主题、基调、内容、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报在报道框架以及风险传播机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周岩 《当代传播》2012,(4):45-48
媒体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和《朝日新闻》三家媒体网站对"7.23动车事故"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建构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各报网站在报道主题、关键词使用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媒介框架建构或明或暗地体现着各国对外传播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李师荀 《新闻世界》2014,(7):243-245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刊登的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在报道频率、议题分布、报道版面和配图、报道倾向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两报对新闻客观性、平衡性的把握不尽相同,其议程设置的不同侧重体现出中西方不同的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6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与世长辞,整个世界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中国主流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曼德拉逝世的消息被证实后,我国媒体迅速展开报道,且规格较高,以《人民日报》为例,在2013年12月7日刊登了四篇和曼德拉相关的文章,分别是位于头版报眼位置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不幸逝世习近平向祖马总统致唁电李克强向祖马致唁电》和第三版的《"太阳永  相似文献   

10.
章文宜 《今传媒》2014,(5):59-61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不同的媒体建构活动不同。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就"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单一集中,强调事件经济影响和显现的制度缺陷,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框架复杂多面,且直面政府和国会的问题,呈现的事实较为客观立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美媒体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文化比较的发展与流行,对中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是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高质量报纸,因而也就成为国内新闻界与外语学者作为对比分析的有效语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
孙卫华  咸玉柱 《当代传播》2021,(5):41-44,68
转型期中国主流媒体的维权报道,反映了中国维权议题的实践特征和社会治理的行动路径.通过对《人民日报》维权报道的历时性考察、报道语境的社会学分析以及微观文本的内容解构发现,该报的维权报道凸显了合法化基础上的"行动-共识"框架.行动框架主要关注维权实践的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而共识框架则从凸显正面性、弱化冲突性以及重视平衡性等视角出发,构建正向、有序的社会治理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性体育赛事,奥运会历来备受瞩目,各国主流媒体纷纷把其作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事件进行密集报道。本文以《人民日报》里约奥运会的报道为对象进行了框架分析,选择其所建构的人物、赛场、政治三个报道框架,来展现奥运精神、体育之美和国家故事的奥运传播本源。本届奥运会报道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与去政治化特点,同时反映了我国社会体育竞技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徐春发 《新闻记者》2005,(12):22-23
徐春发(文艺部主任):这次巴金逝世报道,文汇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以特色鲜明形成了优势,社会反映普遍较好,认为文汇报的宣传热情、权威、精采、大气。这里对此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5.
王丛  李天舒 《东南传播》2014,(11):128-130
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了持刀伤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一经发生便引起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许多西方媒体颠倒黑白,打着"专业主义"的旗号进行了失实报道。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CNN、BBC、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四家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素材选取与叙事结构、"新闻专业主义"的双重标准和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民族问题的固有模式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加强国内媒体建设的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丁柏铨  蒋潇 《新闻传播》2010,(2):6-9,13
本文以联合国系列峰会和二十国集团(G20)第三次金融峰会期间《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的相关会议新闻报道为例,分析、探讨两国主流媒体会议新闻在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所呈现的差异,旨在取长补短,对我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有关两会报道的内容为例,通过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异同,总结两者新闻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融合发展道路上的路径和方法,为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黄浩铭 《东南传播》2011,(1):126-128
本文研究的是国发〔2010〕10号房地产新政出台后《人民日报》以房地产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以2010年4月16日至2010年7月16日这三个月的《人民日报》报道为分析样本,以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的基本框架、叙述方式,认为房地产报道从框架的角度来看变化不大,体现了政府稳定房价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当地时间2013年12月5日20时50分(北京时间12月6日2时50分)。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岁。12月7日见报的全国纸媒均在头版和内页专版重点报道了这一重大国际事件,而湖北日报回顾曼德拉以体育改变世界的体育专版,  相似文献   

20.
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量化方法对2009年《人民日报》"甲流"报道的媒体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甲流"报道媒体框架由多种力量和因素参与建构,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特点,凸显了中国政府的权威性、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国际道义的努力,一改SARS时期被动自闭的形象。同时此框架视角比较狭窄,欠缺批评式和反思性视角,主题较单一,信源较狭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