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网络新闻发言人成为近年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能够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具体分析网络新闻发言人如何塑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尧雪莲 《传媒》2015,(15):47-49
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和电子政务的创新形式,网络问政由于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性、便捷性等特征,激发着网民参政议政和监督的热情,并逐步赢得广大网民的认可.2008年“网络问政元年”至今,我国各级政府纷纷积极介入和推进网络问政.其中,奥一网的“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等网络问政平台不断加强建设和创新,形成较完善的运作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借助网络问政平台,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公众知情权意识勃兴,国家建设“阳光政府”战略稳步实施。两大潮流奔腾浩荡,如何互动融合?新形势下公众和政府怎样通过媒体进行对话?近年,武汉晚报《百姓问政》专栏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网络问政是政府和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特定互动关系的政治沟通过程。为考察这种政治沟通新方式的传播效果,对国内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留言量、回复率、回复质量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媒体网络问政平台在整体效果上处于"很差"到"一般"的状况;在性质类型上以民生服务型为主流,民主参政型相对缺乏;在互动参与上,网民与政府、网民与网民、网民与意见领袖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屏蔽效应"。提高网络问政效果需要包括政府、媒体、网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力。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时指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温总理的这段表述,可以说是中国高层对支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最新精神。这与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的发言既一脉相承,又更为具体。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本文以中安在线网站网上问政平台为例,探析网络问政在联接政府部门与民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力图使平台在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丹 《新闻世界》2014,(3):100-101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本文以中安在线网站网上问政平台为例,探析网络问政在联接政府部门与民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力图使平台在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婕 《新闻实践》2014,(4):74-77
核心阅读:瑞安日报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于201 1年7月在瑞安网开通温州首个网络问政平台——《瑞网议事厅》,成为瑞安党委政府知民意、解民优、汇民智、聚民心的重要途径,2012年获得“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全国十大热点网络问政平台.2013年底,瑞安日报进一步推进《瑞网议事厅》网络问政平台的技术创新,率先实现了PC端、微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四通道同步运行的全媒体网络问政,并打通后台数据,实现一平台四通道,一处提问发布、四通道同步显示,用户名一处注册、多处登陆,在探索全媒体融合的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问政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问政形式,在反腐倡廉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等固有特征也催生了网络问政的一些弊端,影响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本文着力于对网络问政的理论解析、现状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网络问政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希望网络问政能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建言献策、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网络问政平台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起到“民意连心桥”作用,通过平台,群众可以“问政于政府”,投诉举报、求助咨询、建言献策;政府可以“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凝聚民智。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网络问政平台是河北各级党政部门联系、服务、凝聚民众的重要渠道,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有较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河北样本”。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信近年来异军突起,开创了网络问政的全新局面,它以亲民为特点深得民心,影响力日益剧增。本文以浙江省政务微信"杭州发布"为例,研究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其掌上政务和信息服务两大基本功能,并为"杭州发布"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网络问政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对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阐述网络问政对政府形象塑造的积极影响,分析网络问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借助网络问政平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基本策略,对于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政府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润喜  陈强  赵峰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15-119
网络舆情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并对其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能够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促进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形成,提高政府的行政回应性,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性等方面。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科学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面向公众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亟待探索以治理为导向的全媒体平台建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治理需求。如何提升问政节目的社会治理效用,补足电视媒体与用户互动薄弱的劣势,建立以问政节目促进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并提高问政节目全媒体舆论监督的全过程透明度,这是融媒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融媒问政节目《看见》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理论,探讨政府、基层媒体、民众三方行动主体的嵌入对媒介化社会治理的影响,发现“从问政到问责”的内容改变、“从单一到全媒”的技术更迭、“从监督到沟通”的关系转变是全媒体时代问政节目升级迭代为媒介化社会治理问政平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11,(6):56-56
田建光在2011年第2期《网络传播》刊文,针对网络问政,提出了如下思考:第一、网络媒体参与网络问政要讲究方式方法。中国自2000年至今,有不少网络媒体相继开办了既具有明显网络问政特征又与本地实际紧密联系的民声栏目和平台。网络媒体在具体操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当好中间人、媒介入。网络媒体是减压阀,是缓冲带,要善于将网民意见与政府回复实现缝隙最小的对接。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事无巨细,公务繁忙,较少关注网络事项。从近年来官员网络问政的情况及表现看,官方网上的处理事项更多的是个人行为,是基于个人的判断和把握形势,所以并没有上升到组织系统的操作水平。网络要求政府通过这个角度看,网络问政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示范如何更好的处理党政事务以及规范党的各级领导人。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网络问政的发展以及政府形象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一直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是各地政府网站,一条是各地新闻网站搭建平台。新闻网站凭借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传播力以及巨大的网络流量,搭建的问政平台不但早于而且取得的效果总体上要高于政府网站,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新闻网站在网络问政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红网"百姓呼声"、大河网"焦点民声"、奥一网"网络问政"、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问政栏目,2017年红网"问政湖南"再次问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标志着网络问政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本文是地方新闻网站网络问政历程及发展的回顾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杨 《报刊之友》2014,(9):28-29
自2008年“网络问政元年”以来,“网络问政”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网络问政”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也面临着现实困境,“网下问政”的助力无疑对“网络问政”的困境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天再去回望中国历经大事的2008年时,无论是西藏事件、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总有一个群体与这些大事随行,那就是"网民".网民是一种力量--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网民力量的作用下,网络监督、网络问政已经不仅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措施,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趋势.总书记、总理多次与网民网上对话,地方领导亦是如此,网络问政极其火爆,"网络汇集民意,政府顺应民意"成为潮流,网民在推动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朝娇 《东南传播》2010,(12):30-32
广东网络问政实践中,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平等参与塑造了理性公民,网络问政平台拓展了公共空间,网络问政议题形成了公共舆论,这体现了网络问政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延伸。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度通过加大信息公开来保障公共领域的合法性,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来拓展公共空间,从公众角度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形成理性、批判性、建设性的公众舆论等是现代公共领域借助网络时代得以扩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