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岑岑 《青年记者》2021,(19):12-15
互联网赋予粉丝的话语权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话语权,粉丝利用现行话语规则,采取了“提高音量”“降低噪音”“‘正确’发声”等话语策略。然而在不平等的话语规则下,粉丝试图争取的话语权是虚无的。与此同时,粉丝的话语策略变成了一种新的话语规则,对粉丝之外的其他网民群体形成了话语霸权。由此,粉丝陷入了争与不争都是问题的话语困境。  相似文献   

2.
唐颖  李莹  李武 《编辑学刊》2022,(4):25-31
在当今社会,由粉丝群体开展的亲社会活动愈发受到关注,成为了我国公益领域中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文章从亲社会视角出发,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粉丝群体公益行为的参与动因进行探索。通过扎根理论,粉丝群体在心理满足、群体认同、组织形式和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参与到粉丝公益活动中。研究结果为更好地运用粉丝力量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娱乐行业的蓬勃发展及其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粉丝文化逐渐渗透到多个领域,引发各界关注。尽管粉丝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粉丝群体观念和行为好坏不一,公众对粉丝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也毁誉参半,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逐渐成熟的大众文化现象,粉丝文化自成系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其独特的生存价值。本文主要探究粉丝群体的表现特征,进而探究粉丝文化的生存价值以及正确引导这种文化现象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粉丝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民群体心理与一般群体心理既相似又不同。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群体心理突出表现为从众、掌握话语权和满足道德批判优势等7种心理,并具有特定的运行机制。依据网络群体心理基本特征和机制,构建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需要用事实说话,设置报道议程,培养网络舆论盟友等引导技巧,通过社会、新闻业者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5.
数十位作家组成的反侵权联盟与百度之争拗,在网民中引起的关注和支持,与不久前3Q之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对吃惯免费午餐的网民来说,帮理不帮亲(切身利益)的并不多。百度此前的表现,或多或少基于网民的这种心理,挟网民以令诸侯。作为传统媒体从业者,我们对作家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在  相似文献   

6.
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艳 《新闻世界》2011,(12):236-237
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及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即“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乌合之众”理论,对网民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源,并就网民群体行为中“从众心理”发挥的作用,以及网民群体到底是不是“乌合之众”两个问题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7.
刘薇洁 《新闻世界》2009,(4):105-106
“人内搜索”从最初的红火一时到现在惹下不少麻烦和官司,暴露出网民行为的缺陷。网民作为一个群体有着群体所有的心理特点,这样的特点勒庞在其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有着精辟的阐述。本文就以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来分析网民“人肉搜索”的心理成因,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常立瑛 《东南传播》2023,(7):119-122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非交流增多带动了人口流动。非洲媳妇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嫁到中国农村,作为个体的Rose在短视频展演中,以日常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呈现出亲社会性的积极融入形象,据此进行系列反表征建构,抵抗解构中介化的非洲印象,形塑着新的非洲表征。视频内容引起粉丝共情互动,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天下无外的跨文化对话心理路径。在短视频社交媒介平台上,个体影响力建构群体表征,与粉丝评论形成动态的影响与互动,共同形塑和影响着社会大众对非洲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黄瑶 《东南传播》2018,(3):46-48
CP粉丝这一群体是粉丝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她们将感兴趣或喜欢的人物进行配对,组成CP(coupling),CP文化也逐渐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文化。本文就以网络为载体,分析CP粉丝如何在网络中组成空间意义上的实践,用异托邦理论看这个空间结构中的符号生产,探究CP文化对粉丝心理建设和文化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曾娅洁 《传媒》2018,(13):84-86
民间草根性质的意见领袖出自普通网民群体,正逐渐以较为专业化的方式维系着与粉丝的日常互动.研究发现,微博草根意见领袖在主体身份、话语修辞及操作技术方面做了持续性的调适,以此形塑着话语监督和理性表达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民沟通,对其社会情绪的疏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草根意见领袖群体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协调其与其他主体的话语冲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1.
“占有”作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心理现象,展现了粉丝与明星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面向。粉丝的身份伴随着“心理所有权”的产生,深刻地影响着粉丝的情感实践。本文从粉丝心理所有权切入,通过访谈22名粉丝,探究明星粉丝心理所有权是如何动态地生成并进而通过影响行为进行表达。研究发现,这种认知情感结构体现为粉丝对于明星及其符号体系的占有欲,并通过“双重过渡”的行为逻辑外化出来,由此推动粉丝消费行为和粉丝公民行为的产生,促进一种占有的情感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往关于粉丝文化的研究中,女性粉丝群体可见性极高,而男性粉丝群体则基本处于“隐身”的不可见状态。这种遗忘使女性粉丝承受了主流舆论和社会大众对追星、迷族、饭圈的所有困惑、质疑和抨击,甚至可能在无形之中加剧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冲突。中国粉丝文化实践中是否存在男性粉丝群体?他们的粉丝文化实践与女性粉丝有怎样的区别?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虚拟偶像组合A-SOUL的男性粉丝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平台和算法介入后形成的“多元关系社交”中,男性粉丝的性别霸权通过支配性男性气质得到张扬。男性粉丝通过客体化虚拟偶像,想象性地建构起支配性的男性气质;在粉丝群体的社交互动中,男性粉丝形成了技术化追星的集体共识,以此展演支配性男性气质;同时,男性粉丝的追星行为深受平台交互界面、技术装置、数据和算法的影响,平台和资本导引并强化男性粉丝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但总体上,支配性男性气质所建构的性别霸权具有明显的虚幻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赋权推动着粉丝群体的变化与发展,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场域中资本的驱动。本文借助场域理论,从粉丝群体话语权背后的资本驱动开始,研究粉丝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发展趋势与特性,以此来探究粉丝群体话语权增强机制。最后,结合粉丝群体的现状探讨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拥有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2;,达到1.07亿人。博客这种新的一专播技术正在成为网民表达与沟通的新平台。日益庞大的博客群体对商业公司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大公司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苏玉 《大观周刊》2012,(47):67-68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由于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民群体的活动经常呈现集体非理性的特点,导致原本简单的矛盾复杂化、平常的问题负面化,群体心理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拟从群体心理视角,分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廖冲 《传媒》2019,(10):61-62
当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8亿,在视频网站上观看综艺节目的人群中,超过一半是“90后”,他们观看综艺节目的时长高于其他群体,这为网络综艺节目带来了巨大潜力,也为网络综艺节目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偶像练习生》就是一档通过网民投票参与选手选拔的节目,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参与投票,这些观众和粉丝也被称为全民制作人。  相似文献   

17.
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迈向电子传播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传媒的发展与传播,以大众为中心的网络文化渐渐形成。娱乐粉丝也由传统的个体或群体行为迅速集结成网络粉丝社群联盟,并渗透到网络文化中。自2005年真人秀节目的风靡,大批娱乐粉丝诞生、集结,娱乐粉丝群体便开始出现将自己从“人”降格为“物”的现象,在群体命名、行为方式以及精神层面普遍呈现出一种主动的自我降格的物化现象。这种物化行为不仅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更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文化与经济的合谋。  相似文献   

18.
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生成皆依托于相应的新闻事件,网民对这些新闻事件理解时的"成见"则是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从解释学视角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能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成见"、"前理解"及其具体表现方式,并指出这些"成见"、"前理解"形成的原因正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刘玉娇 《视听》2022,(3):144-146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情感消费、从众消费和狂热消费的特征,消费动机包括无条件支持、参与式造星、使用与满足的情感因素.但粉丝群体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青少年消费观的形成和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规范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引导粉丝经济正向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偶像、粉丝多管...  相似文献   

20.
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事件引发网民舆论监督热情高涨的同时,也鼓舞了网民对抗主流文化与权力话语的意识。当前,体现为好事者文化的民粹主义受到许多人的追捧,成为一种网络传播潮流。本文认为,网络草根传播的民粹化导致了传播的非理性,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引发的文化政治对抗心理,而根本的心理根源则是力比多释放带来的。这种网络传播文化可能导致传媒文化的低质化。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中的这种倾向应当引起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