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春 《新闻界》2007,(4):29-30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议程设置"仍然存在,但由于传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议题设置权下放,传播内容多元化等新特点,同时,网络中也出现了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并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浅析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基于传统媒体环境。强有力的传播者、处于被动状态中的受众和传统媒体的有限性为实现媒介的议程设置提供了主、客观的保障。然而 ,网络中传播权泛化、信息获取高度自由、时空无限将“议程设置”理论的传统基础一一打破。但打破并不意味着网络不能设置议程。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在议题设置者、议题内容及议题设置所依赖的技术三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丽 《新闻世界》2013,(5):151-152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媒介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建立在传统媒介环境之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相应的也发生了改变。本文试从议题本身、议程设置的主体、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的效果四个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申丹丹 《新闻世界》2013,(5):127-129
议程设置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重要理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还适合新的网络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发现,网络媒体的确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了冲击,"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运用于微博传播中,指出微博议程设置存在设置主体多元化、议题多元化和影响快速化等优点,同时存在不良信息泛滥、舆论监管困难、内容琐碎化等缺点。从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能力、选择的议题、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微博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增强微博议程设置效果的应对策略:一是利用好微博的传播优势;二是利用微博意见领袖引导舆论;三是加强网络监管与网民自律;四是整合微博与传统媒体,构建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环境中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蓉 《新闻世界》2009,(4):110-111
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公众在议程设置中的地位变化和公众为媒介设置议程的特点,得出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反思传统媒介在议程设置中存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消息内容的时效性、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程度以及表现方式上,都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对整个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以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论述网络媒体出现后议程设置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网络议程设置的不可控性;网络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交织于网络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与赞誉。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特色明显,如传播的及时快捷性、传播的立体多元化、独具一色的议程设置及引导功能。同时,网络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网媒与网民的自律与成熟、网络传播圈传播、网络信息沟通方面的新特点等。此次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本身媒介特色没有改变,甚至得到了某种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9.
网络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诞生在传统媒体生态之下--传播权集中在少数媒介手里,受众则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主动性的发挥也只是从常接触的媒介中去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议程设置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议程设置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效力,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贾君鹏事件"这一网络事件谈起,探讨网络议程设置的效力和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吉宁 《今传媒》2013,(6):21-22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但议程设置理论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极大地冲击了旧有的传播模式。议程设置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其理论和模式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新变化,本文就其在新环境下的变化进行研究剖析。  相似文献   

12.
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重要拓展领域。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等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议程设置现象,并分析了议程融合和融合新闻等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本研究也指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的负面效应,即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扩散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控制机制——把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连续议程设置功能及其意见生产机制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程设置”就是一种关于传播渠道的理论,其中心思想是:公众通过媒介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提示的角度思考,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或者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网络传播同传统媒体相比。在议程设置上的不同: 1.目前网络的覆盖面还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能起到的议程设置作用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从“周久耕事件”看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大众媒体产生以来,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传播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但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一些传播学者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美国学者塞弗林和坦卡德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这样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传统媒体里的议程设置理论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和证实了,但是网络中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周久耕事件”个案来探究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5.
米彦泽  张昊 《新闻世界》2010,(7):200-201
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由于网络传播互动性强、言论表达传播自由开放等先天优势,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在议题设置主体、议题本身、设置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杨玮 《报刊之友》2012,(12):116-117
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短小简便,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元化,它使个人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面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并使受众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新闻来源的权利,传统媒体设置“议事日程”的基础在微博环境下被打破,适用于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已不再继续适用于微博传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适用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依然适用于网络媒体? 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具体事例来验证这一观点,研究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传播中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其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微博传播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速度优势,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大众媒介组织的信息垄断,促使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改变,议程设置已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我们以"药家鑫事件"为例,浅析微博传播中议程设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使用主体的复杂性、交流过程高度的交互性、表达意见的充分自主性以及受众信息接收的自由性,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变化1.议程设置载体发生变化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议程设置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躲猫猫"事件引起轰动,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在押人员的离奇死亡,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引发人们对网络议程设置的思考.传统传播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指通过大众媒介制造议题从而形成或影响舆论的一种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