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会民 《中国广播》2013,(12):35-37
本文从信息论和传播学角度,对个人隐私的属性进行分析,提出隐私财产属性的理论基础,尝试完善隐私在商品社会的法律规制,并在该理论基础上对媒体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隐私权是指公民个人不愿公开的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的权利。侵犯隐私权是指擅自公开他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的行为。公民的隐私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受保护。以下三类情况可排除新闻作品侵犯隐私权: 一、公开记录。由党和国家机关公开发布的正式文件、通知、判决书、布告或其他材料,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即使涉及个人隐私,本人不同意公开,也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隐私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绝大多数人对个人隐私包括哪些方面都不清楚,就更谈不上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在新闻传播界,我们的很多新闻记者也因为对隐私的范围模棱两可,导致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进行关于患者和医院的报道过程中,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最初由美国学者沃伦(Samuel Warren)和布兰蒂斯(Louis Brandeis)在19世纪末两人合著的著名法学论文《隐私权》一文中提出,此后隐私权概念广为传播,强调保护隐私和坚持新闻报道自由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本文试图分析英国媒体,主要是平面媒体,在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坚持舆论报道自由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可能侵犯用户隐私权。用户隐私侵害已成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阐述了用户隐私权的含义,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可能侵犯用户隐私权的环节,提出了保护用户隐私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放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但档案的开放利用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诸如公民的隐私权问题。如何在档案的开放利用中既要维护每一个社会利用者的利用权,又要保护档案形成者和隐私关联人的隐私权,是档案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从隐私权的含义及涉及个人隐私档案的种类入手,就如何在档案开放利用中协调好档案利用者与形成者之间的权利冲突,尤其是如何保护档案形成者和隐私关联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与隐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兴媒体的因特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个人隐私也构成了直接威胁,本从隐私定义入手,提出了保护隐私的意义和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因特网对于个人隐私进行侵犯的独特形式,并探讨了在网络信息时代,保护网众个人隐私的必要性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在网络中暴露的可能性和损害性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私人领域的隐蔽性.近几年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案例逐年增多,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对网络隐私权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如今,在信息社会中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每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变革。大数据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开辟新时代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个人隐私,甚至出现了公开的隐私。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海量数据共享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指出大数据时代下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探讨保护个人隐私权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伟 《今传媒》2011,(4):22-27
类似"铜须门"事件的侵犯个人网络隐私权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我国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果任由网络隐私侵权继续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同时,概括了网络隐私权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四个特点。文章还归纳总结互联网上侵害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对他人数据的收集、散布、利用和交易;并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提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报刊之友》2011,(4):22-27
类似"铜须门"事件的侵犯个人网络隐私权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我国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果任由网络隐私侵权继续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同时,概括了网络隐私权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四个特点。文章还归纳总结互联网上侵害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对他人数据的收集、散布、利用和交易;并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提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网络隐私侵害已成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论述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中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可能方式,然后从国家、图书馆和用户3个角度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崛起,拓宽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渠道,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自身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权会受到侵犯。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隐私问题和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汪思婕  杨璞 《新闻世界》2009,(12):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明星隐私遭遇危机。由于我国有关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不够健全,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报道侵犯明星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网络媒介为例,探讨媒介披露明星隐私的合理界限,寻求媒介报道权、公众知情权和明星隐私权三者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体现了网民欲通过网络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及道德正义的理想,但是在实际运用时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人肉搜索的演变过程和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权的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了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探讨正确运用人肉搜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技术下的读者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爱东 《晋图学刊》2008,(1):1-2,61
网络的发展使个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越来越容易,现代图书馆观念的传播和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实现和维护读者隐私权已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的迫切要求。文章论述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中侵犯读者个人隐私的可能方式,着重讨论基于网格技术下的读者隐私权保护的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7.
骆正林 《新闻前哨》2001,(11):41-43
隐私的存在缓解了人们对人格的担忧,保证了个体自由愉快地生活,个人隐私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只能低着头做人。信息时代,网络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网络时,自己的隐私悄俏从“漏洞”中流了出去,成了别人开心的道具,为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网络的深思,人们期盼获得一种手段,让大家既享受现代文明,又拥有宁静的生活。 网络漏洞威胁个人隐私 隐私是人生活的秘密,包括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隐私权就是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可能涉及到的读者隐私,研究了侵犯读者隐私权的严重后果和影响,并提出保护读者隐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日益严重。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网络,其用户同样面临着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本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重庆市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后发现,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时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薄弱、隐私泄露风险较大。文章提出若要提升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隐私的安全保障,应当建立一个由政府、社交网络运营商和大学生网络用户三方协作组成的责权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隐私,从词义上讲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社会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隐私的存在,就是承认个人隐瞒纯属个人私事或秘密的权利,即隐私权.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数字档案馆的网络环境使传统环境下不太明显的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由用户隐私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将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