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本文结合一些热门社会公共事件,对微博引发舆论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试探索,并探讨微博舆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靖鸣  李姗姗 《青年记者》2012,(22):34-38
文微意博的微博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掀起了一场编织"围脖"的全民行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微博,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迅速扩展和延伸,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舆论形态即微博舆论.微博舆论经过裂变式的传播之后,形成一股强劲的舆论力量,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关注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正日益跻身社会主流舆论行列。本文将分析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以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来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4.
井忠勇 《今传媒》2013,(4):31-33
微博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前沿阵地。本文针对微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考察舆论概念的流变,结合对微博自身特性的分析,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具体事例中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切入点,考察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佳  王丹 《新闻世界》2012,(4):86-87
当下微博的发展势头势不可挡,有人说微博的兴起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构。借助微博,网民积极的参政议政,形成了网络问政的新局面。本文基于微博观照下的网络现实,探讨舆论格局的新变化,浅析"新的舆论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析名人微博影响舆论的原理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快速传播和去中心化讨论使得舆论引导工作愈加复杂和困难,但微博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微博参与问题讨论的高度热情,又为舆论引导工作另辟蹊径。而名人微博因其个人影响力由现实社会过渡到网络空间,在成为意见领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本文从意见领袖和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来探索名人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形成的原理及名人微博影响舆论的模式,从而为加强舆论引导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琰 《新闻世界》2013,(12):86-87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由于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集聚地,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形成"新的舆论中心"。随着媒体微博向新闻舆论领域的纵深发展,它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当前媒体微博舆论引导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代表,广泛影响大众生活,借助微博平台引发的微博舆论,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微博舆论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根源,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微博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微博空间已分化为各方势力的竞技场,微博舆论场的交锋随之上演。本文从舆论场概念界定入手,认为微博舆论场是微博空间中舆论生成与传播的一种特定时空环境,与现实社会场产生交互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场内充满了权力与资本的争夺。微博舆论场中的博弈是现实社会中观念、权力和利益等博弈的映射与延伸,然而当下微博舆论场的博弈却呈现出反智化、站队化和非理性化等失控现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微博舆论场达至交融情境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陈新宇 《新闻世界》2013,(7):172-173
【摘要】微博语言暴力是网络自媒体时代日益凸显的一种网络现象,其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群体的无意识和缺乏理性,加之微博舆论领袖的推波助澜,使得原本就不成熟的微博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1.
加强微博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与路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强、准入门槛低的个人化媒体,在国内一经兴起,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在舆论中的影响力都呈井喷式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形态,在传播方式、用户使用习惯和舆论生成与引导机制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的特点。当前,加强虚拟社会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日益增加,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将逐渐加强,加强微博舆论的形成、引导和监控机制、规律、理论对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发展,使得二者同属的社交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娱乐性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舆论场,抢占网络舆论平台甚至掀起全民狂欢局面。通过分析微博和微信传播特性,找出二者的舆论生成模式的差别和联系,对微博、微信在娱乐性事件中生成舆论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根据各自特征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邢长远 《传媒》2018,(3):76-77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微博系统中形成了由生产、传播、消费、反馈的信息流,其中微博语录是最强大的信息流.微博舆论的形成、传播和演变有其一定的规律,做好微博舆论引导,就要把握这些规律,并据此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微博普及以来,其已经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重要源头,微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情绪,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受众的观点又反过来作用于微博,不断改变微博舆论的走向,由此形成微博与受众情绪的共振,此种共振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舆论干涉司法,形成了"舆论审判"。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来研究,提出如何使微博与受众情绪达到最佳的共振。  相似文献   

15.
微博能在评论、围观的动态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作出判断,在话题推动的过程中引领话题的发展,改变话题的方向,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对一件事情形成强烈的高压状态,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改变舆论的传播格局,对我国社会的舆情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重点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微博舆论生成演变的初步规律,微博舆论已在塑造我国新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6.
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张婷 《新闻传播》2010,(6):148-148
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形式,微博为人们表达自我、发表意见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并成为强大的舆论载体。本文分析了微博中舆论的形成过程.试图由此探究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舆论载体的原因.为更好地引导微博空间中的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博是当下中国社会舆论生成和传播重要的场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博舆论领袖的特征及构成。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国微博舆论领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结合新浪微博的平台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概念,构建了由微博舆论领袖特征指标、新浪微博平台测量指标和观测变量构成的微博舆论领袖识别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魏景霞 《新闻界》2012,(7):53-56
微博传播在微观上主要体现在技术-社会互动下的低门槛,信息传播方式的拓补化结构,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无中心化,以及传播偏好上的泛娱乐化.在宏观上,因为传播信息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微博舆论和传统媒体的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微博舆论的形成也更加复杂化,相应的对于微博舆论的引导和控制也呈现网络化和泛控制化.只有更加深入理解和把握不同层次上的特点,国家和公民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实现传播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微博舆情新形态下,主持人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游走延伸出了“意见领袖”这一全新的角色定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喉舌”,在面对社会公共舆论事件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行动空间.在微博舆情时代,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何体察“微舆情”,反馈“微互动”,敏锐鉴别信息真伪,积极引导舆论走向,使微博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能力培养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