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康有为、梁启超以他们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的杰出表演,民国以后的种种活动,成为清末维新变法思潮及民初思想、学术界的代表.他们以等身的著作,代表了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的最高成就.康有为成为了经今文学的终结者,也成为了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三百年学术的殿军,而梁启超则成为清末民初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者,又是西方先进学术思想的吸收者、传播者.正是在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  相似文献   

2.
试论陈嘉庚的政治主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庚主要的政治主张有:力主中国要独立、统一、自力更生;反对专制独裁,主张共和民主;反对封建土地制,主张土地改革;反对官僚主义,主张从教育和加强学习入手等。  相似文献   

3.
1894年,我国跟日本海军打仗(甲午之役),我们打败了。当时康有为等一批维新派人士奔走呼号,要救国,提倡变法。怎么变?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提倡民权。实行变法从哪儿入手呢?办教育,从改革教育入手。他们说:变法就要有人材,人材出于学校,所以教育要改革,要办新式的学校。维新派康有为批判了洋务教育,洋务教育是以封建的一套作为教育的根本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认为这个不行,政治上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之中,以孔子思想为宗脉的“儒家学说”以及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道家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脉,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儒道两家起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滔滔大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深邃的哲理,其基本范畴,基本概念,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立身处世等方面。对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里,笔者仅撷取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各自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所提出的政治主张这一方面加以比较,以便通过此能对二者的精深思想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在评论乾嘉学派时,总是笼统地把考据学家说成是一群无政治头脑,只知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的“书蠹”。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文章以乾嘉考据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钱大听、赵翼为例,说明乾嘉学派中关心社会政治并提倡学以致用的学者不乏其人。这些人在清王朝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一方面致力于经史的考证,“聊以自藏”,另一方面又对时政耿耿于怀,因而往往通过阐发经意、总结历史,借古讽今来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试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文明冲突还是融合”的讨论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乃至政界的热门话题。该话题无疑触及东西方关系以及未来世界发展方向。而“中西文化相互关系”恰恰是个中国人百余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同有关“现代化”、“传统文化”、“亚洲价值”等其它热点题目相联系,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引起的心理变化,更使讨论具有新意。目前西方一些人以亨廷顿为代表将“文明冲突论”当作遏制中国的一种理论依据,使讨论超越纯学术范畴而有极强的现实性。笔者从多年来外国语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入手,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及文明本质特性的认识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目标试图积极参与这次大讨论。本文分四部分,着重阐述了:一、如何对待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及不同文明的差异?二、“文明冲突论”的由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三、“文明冲突论”出茏后在世界各地的反响。四、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7.
王丽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3):102-104
苏轼在嘉祐制策、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三个时期表现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变化,其政治命运也随之跌荡起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家学及时代氛围的影响、被科举所累及其本人的忠君爱民思想等.但其所有的政治主张和表现都应归结为忠君爱民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的立脚点和归宿都是社会政治,它适应一定的社会的政治需要而产生,又反过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哲学、伦理、政治、社会溶为一体,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根本特点。为巩固明王朝统治,他提出了一整套安邦治国的学说。这个学说从调合物我,到折中知行,再到调和一切社会政治矛盾。调和折中的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其始终,是社会政治观上少有的调和论。毫无疑问,它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但是,王阳明这种调和论的社会政治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合理成分。否则,它就不可能在当时和后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一度取代程朱理学占居正宗地位。 为了深入研究王阳明心学体系及其后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本文对王阳明的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以请教于学者。  相似文献   

9.
尼科罗·马基雅维里(Niccoli Machiavelli,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马基雅维里一生著作甚丰.其著名的传世之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及大量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所有这些著作互为补充,构成了马基雅维里思想与学说整体的基础,本文试图就其社会政治思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贾谊是西汉初期具有超前政治意识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较旱地看到了诸侯割据和匈奴入侵给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带来的危害,并满怀热情的为统治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文章主要就其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承袭和对现实矛盾的反映来探讨贾谊的大一统思想和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1.
贾谊是西汉初期具有超前政治意识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较早地看到了诸侯割据和匈奴入侵给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带来的危害,并满怀热情的为统治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文章主要就其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承袭和对现实矛盾的反映来探讨贾谊的大一统思想和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2.
少儿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以国际法形式宣告了菲律宾第一次作为法律意义上的统一实体正式出现于国际舞台,但实际上在1946年7月4日正式获得独立之前,“菲律宾”从未成为一个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而仅仅是一个殖民意义上的政治地理实体概念,经过了古代时期的南北独立发展、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南北对抗、美国殖民时期的南北分治、菲律宾独立后的南北整合冲突四大历史阶段.明显的南北社会生态分裂和碎片化发展特征成为菲律宾南部地区社会冲突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初步建立起现代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奠定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基础,仍是中国步入现代国家并真正巩固现代上层政治的必需。卸任临时大总统至二次革命前,孙中山作为在野的政治人物,其言行显示了培植共和社会基础的努力。孙中山将眼光转向民众,提升民众在新的政治结构中的能力和素质;鼓励实业、发展交通,为现代政治提供社会的大生产的经济基础;倡导社会建设,发展地方自治,寻求实现现代政治的有效途径。从大历史的视角看,孙中山是当时中国一流政治人物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代表,其建设主张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云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6):104-106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学研究会作为人生派的文学群体,其创作的指导思想虽然明确标示“为人生而艺术”、“遵循写实主义原则”,但具体到每个作家的创作实践却呈現出多元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景象。同是歌颂“爱”与“美”的主题,冰心的短篇是在温柔亲切的意象中坦露出主体审美倾向;叶圣陶的创作是于浪漫与现实的细致描绘中罩上理想主义的光环;而王统照则是用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爱”与“美”的理想破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的分层化趋势日益明显。本文以农民的分层研究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在村民自治的框架下不同阶层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和特征,并对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义利观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他肯定人的求取私利的本能,鼓励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个人私利;但更主张公利的义.认为义高于一切。孔子这样的义利观并非纯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而是他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大同社会”的解体和“小康社会”的兴起.使他不容回避“私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历史变故,使他认识到财富失衡将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理想,必须通过“义”去调节社会财富的严重不平衡。为富以道.以义制利,安贫乐道,舍利取义,完整地体现着孔子义利观“安百姓”的政治目的。孔子“罕言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利最难言”.目的在于君子人格的完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发生新的变化.围绕经济权利产生的冲突,偶然性、突发性的群体性冲突增多,但社会冲突的性质仍然以非对抗性冲突为主.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困难、社会保障薄弱、贪污腐败严重等方面.为此,政府应当全面认识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不断创新改善制度与机制,合理选择应对社会冲突的战略,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个人的冲突管理能力,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文化大发展时期,高校校园面临着文化多元,文化杂目并存的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各类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冲击,形成了校园文化与丰富多彩之现实的冲撞。这些文化差异好坏兼杂,良莠并存。因此,这些冲突有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意义,也有对校园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对良好传统价值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