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众下一步     
尽管分众传媒一直被视为互联网上市公司,但在收购好耶之前,分众其实与互联网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在收购后,分众才正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9日,中国著名的户外广告公司分众与聚众宣布合并,分众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的100%股权,随着分众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收入旗下,分众在楼宇广告领域算是完成了"一统江湖"的愿望.纵观2005年,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几桩极具轰动的并购案,年初的盛大收购新浪,年中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直到最近分众聚众的携手,着实让各大媒体的头版都热闹不已.  相似文献   

3.
查国伟 《传媒》2006,(2):62-63
2005年1月9日,中国著名的户外广告公司分众与聚众宣布合并,分众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的100%股权,随着分众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收入旗下,分众在楼宇广告领域算是完成了“一统江湖”的愿望。纵观2005年,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几桩极具轰动的并购案,年初的盛大收购新浪,年中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赢到最近分众聚众的携手,着实让各大媒体的头版都热闹不已。  相似文献   

4.
市场     
金珠 《视听界》2006,(5):105-105
广博会成亚洲最大广播影视交易市场;阳光媒体收购国际广播有限公司;分众出手收购美国影院广告公司;中移动完成入股凤凰卫视;《指环王》出版商瞄准中国名  相似文献   

5.
资本     
《网络传播》2008,(4):10
AOL斥资8.5亿美元收购社交网站Bebo;江南春342万美元购买分众股票;久游网获淡马锡1亿美元投资入股;谷歌DoubleClick最终交易价为3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7,(13):63-63
1月23日,网民普及率突破10%;3月1日,分众收购好耶;4月3日,斯达克在华遥敲开市钟;4月4日,搜狐谷歌拼音输入法之争;4月25日,Tom在线私有化;  相似文献   

7.
分众化作为顺应市场分流、以受众信息需求差异为变量媒介对市场进行细分的一种传播手段,在给受众更多、更深刻的信息的同时,还有利于媒介之间的竞争以及媒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看到分众化优势的同时,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分众化难道是一分就灵、百无遗漏吗?在实际操作中,对分众化存在哪些误区?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黄缨 《视听界》2011,(1):111-111
电视刷购销链中,收购是手段,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来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才是关键。当下,分众化、小众传播正日益成为电视传播的主流,电视播出机构应以个性化的电视剧编播策略而不是一味地追加投入来吸引目标观众。“田忌赛马”故事给了我们一定启发:力拼不一定有胜算,要学会取舍,在双方条件相当时,对策得当可以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回望户外新媒体的"分众"属性,我们也许会发现,被中国户外新媒体一直奉为"主义"的"分众"概念,在更多的情景下,其实也只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他们还"分"得不彻底,还"分"得不足以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理。于是,"精众"这个更为深化的概念应运而生。也就是说,那些一下子就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覆盖的到底是哪部分人群的媒体,对于广告主才是最精准的媒体,才是符合分众发展规律的媒体,最终也必将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媒体。  相似文献   

10.
联合的力量     
"框架案例"讲述的是"框架"在短短10个月内收购8家公司又被分众并购的传奇案例,贯穿始终的"联合胜于竞争"的思维主线对于塑造中国企业家与经理人的价值观颇具现实意义。本文选编自该书的前言,本刊有删节。  相似文献   

11.
长期城市党报新闻运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新闻报道的"从众"在网络时代更具传播学意义。当然,从众不是媚众,从众是"导众"的前提,没有从众的"导众"就是扰众、分众,最终是小众,传播力有限,是没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传播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的传播。档案信息资源丰富,受众需求不一,有必要进行分众传播。通过分析分众传播有关理念及这些理念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信息的分众传播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档案信息分众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分众服务一词的来源,介绍了分众服务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产生的原因、特点,研究了基于读者需求的“分众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网站信息的分众服务、图书馆培训的分众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Toffler)在其著作《权利的转移》中曾预测,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①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Customization(分众化)这一借鉴现代企业STP营销的词汇,成了全球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一时间,报纸分众化、广播分众化、电视分众化、网站分众化纷纷出炉。于是,我们在看报纸时有了白领报纸、财经类报纸、体育类报纸的选择;听广播时有了文艺台、交通台的细分;看电视时有了农业、科教、电影、…  相似文献   

15.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为多元观众服务,是当今中国多数博物馆正在思考并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方博物馆普遍使用的分众策略为对象,讨论博物馆分众的意义,并从四个角度梳理、分析现有的博物馆分众研究及相关实践,即基于来源地角度、基于社会人口学角度、基于心理因素与基于行为因素的分众。基于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的分众研究相较之下比基于来源地和社会人口学角度的分众研究对分众服务更具指导意义;依赖单一的分众角度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帮助分众服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展览兼顾“分众”和“大众”服务,以“项目运作”作为一种分众服务策略,有规划地履行为公众服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自互联网开启分众传播时代至今,分众传播已成为纸媒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分众传播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分众传播要细分受众群;分众传播要为"内容为王"注入新内涵。因此在分众化背景下,"三农"新闻要实现转型,就要强化用户意识,细分受众群,还要坚持融合与创新,通过用户定制服务赋予"内容为王"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李晶 《新闻世界》2013,(9):288-289
本文结合分众传播的定义,分析了分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分众传播可能受到的影响及未来走向,提出分众传播要立足新传媒时代谋求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21世纪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兴盛的时代,受众地位的研究显然需要重新审视。有人认为受众 与传者的距离正在消解,但事实上受众与专业传播机构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也有人 认为受众的地位已发生质变,而事实证明,这种质变并没有发生。我们仍将面对一 个分众化传播的时代,这种分众传播的时代受众将真正享有信息的选择权,比网络 出现以前的分众化传播更进一步。一个后分众化传播的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受众研究来说,长期以来,它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含义及优势,将档案信息受众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众化细分,提出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策略以及在进行档案信息分众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纵观新闻传播领域内媒体的发展走势,我们可以认为传统媒体和Web1.0表现的是精英文化。一种单向传播并开创了聚众时代的文化;Web2.0表现的是草根文化,一种交互传播并开创了分众时代的文化;而Web3.0表现的是个性文化,一种个性传播并即将开创一个个性时代的文化。在这三类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中,编辑作为最原始的“把关人”。正在遭受着一步一步的分化,因此,在对这三个时代的分化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编辑的把关功能做进一步的展望和挽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