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创作,流派林立,异彩纷呈。但本质上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美。这不仅有其历史渊源,更有现实依据,而且对于未来书法创作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进入了自为阶段。书法美学思想蓬勃发展,并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书家、书论,在汉代书法美学思相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美学观点,祟尚自然,追求妍美,并开创了书法品评之风,形成了中国古典书法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美有两种,即形式美、神韵美。书法的形式美就是外因,是直观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神韵美则是内因,是书家内在学养的蕴涵和积淀。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构成了书法辨证法则中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形式美会影响神韵美,神韵美则制约形式美。学习书法,应把形式美和神韵美结合起来,在修炼神韵美的同时,提高形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汉晋南朝东宫侍从官体系的演变中,太子洗马始终独立发展,不与他官相合,由两汉"职如谒者"发展成两晋"职如秘书郎",再到萧梁以之为中心设置典经局。因洗马"典文书"的性质,自晋始,依门阀士族标准选任。萧梁打破"皆取甲族有才望"的旧例,始擢拔次门才学之士,这既源于梁武帝扩大门阀阶层的改革,也是东宫秘书机构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黔东南地区苗族银饰与服饰,充分体现了变化与统一、对比和协调、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一些具体法则,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维吾尔族部分装饰艺术为例,结合其历史、宗教、族群文化心理等相关背景,从艺术材质的选择、图案经营设计及赋色偏好等三个层面,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论文认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感,体现出族群文化、西域本土与波斯、阿拉伯等外来艺术元素的融汇和谐,其边线清晰、赋色鲜明、繁密有序的图案组合,表达了他们对富丽堂皇、丰富细腻之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统一的西汉帝国。由于连年战乱,汉初的疆域比秦时大为缩小。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美学东渐的影响,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折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书法,这使书法美学现代化转型出现契机。许多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对于书法理论的眷顾成为书法美学现代转型的开端,王国维、梁启超、宗白华、邓以蛰、林语堂等先贤对书法美学作了巨大贡献。目前学界对于王国维和林语堂二人书法美学观点的研究尚不完整或出现偏差,这影响到这一阶段书法美学研究的价值评判,本文对其中问题重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校园舞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本研究剖析现代中学生本真的心理个性,阐述校园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教育作用,并以舞蹈《追梦的女孩》为例子,探究创作中如何开展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语言运用,以及校园舞蹈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怡园的101方书条石被称为“怡园法帖”,汇聚了历代传统书法名家名帖、如具有地域特色的吴门书家书迹和体现情操的《墨竹图》、东林贤士书札等。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园主及吴中文人娱情翰墨、诗丈吟咏的书香生活及明清以来吴门藏帖刻帖兴盛的风尚。以书条石为代表的苏州园林书法兼具艺术与人文之美,应该从遗迹本身、资料的保存和传播、技术人才的传承等方面对其保护、发扬,才能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以为繁荣吴地传统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保存了由唐迄今的一百五十余幅书法作品。其中多幅名家名作,各自呈现出独特的书法美学意蕴,就其整体观之,也标明了时代书风的变迁。故朝阳岩摩崖石刻既是历代书法名家作品的荟萃,也是一部凝固的书法史。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看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文学与书法的高度统一。正如唐孙过庭《书谱》中说的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如果说书法艺术蕴含人品、才情、学养和生活历练的话,那么学养便是联系人品与才情的纽带。我在观赏诗人书法家段传新的书法作品时体会到他有此风范。当今书坛文抄公甚嚣尘上,能淡泊名利、饱读诗书、见景生情、概然成章者寥如晨星,但段传新先生一定是其中一个。草书刘禹锡《陋室铭》是段传新先生近期作品。竖式布局,全篇80余字分六行书写,其结够变化欹侧,线条遒劲  相似文献   

13.
门阀政治鼎盛的两晋南朝时期,谱牒学开始兴盛。在编缀姓祖神话的同时,高门士族也在无意识中进行着家族精神和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建构与完善。这个过程,会从家族成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创作中以不同方式曲折地投射出来,成为后世读者眼中独具风采的家族特征。本文以南朝高门琅琊王氏家族为切入点,对上述现象尝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寿祺以易学闻名遐迩,其书法艺术为其易学大名所掩。事实上,他的书法深味古法,是典型的接收过传统胎息的文人一路书风,故清雅绝俗。该文试结合现当代书法史,从赏评《山居茶广与笠山先生书》四卷简札书法始,从“技”与“道”两个层面,来赏析其书法艺术特色,以小见大,进而阐述其整个书法风格与成就。  相似文献   

15.
祁门榨里戴氏阄书是于田野调查中偶然发现的一份隐于民间的原生态徽州文书。其发现是抢救和收集徽州文书的过程。戴氏阄书在内容上有重视耕读和类家训等特点,是当时徽州乡村社会伦理生活的一个折射。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临沂大学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教学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治史所以明变。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历史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由移民引出的北方"胡汉"问题与南方"侨旧"问题。《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探讨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产生背景、成立原因、沿革变迁、地理分布、相关制度与影响,例证了利用侨州郡县复原侨流人口的方法或路径,开辟了研究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园地;凡此,便为解决东晋南朝史的"侨旧"问题打下了基础,也为探讨十六国北朝史的"胡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先生关于“窗”美学价值的论述,极其精辟地揭示了窗在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意义,但他的论述是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对窗这个空间美学形式的直观把握,有些问题还没有作出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着重追溯了窗的源起以及中国诗人对窗的美学意义的发现过程,并批驳了胡晓明所谓只有唐代诗人才敏感到窗的“透明美”的说法,认为是六朝诗人开始发现和描写了窗的空间美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0名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闻释自己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时,一是通过"内部路径",构建"内在合理化机制",即从个体自身寻找不喜欢的理由,从而将不喜欢的行为合理化.二是通过"外部路径",构建"外在合理化机制".分析研究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同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化改革突破课程体系的传统框架,“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了一套旨在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的创新构架在历经四年的实施之后,开展了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以探究课程新构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努力查找问题、研究办法,推进课程化改革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