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步入新世纪,我们蓦然发现身处于立体式和平面型纵横交错的传播环境中。从早晨起,广播、报纸就把昨日新闻刊播出来;直到中午,受众已成为新闻的饱和体,相互传播着新闻,并形成了小环境舆论;随着夜幕降临,电视、互联网重叠展现出今日新闻,而受众对新闻超载已是不堪重负,强烈呐喊:“我要独家新闻 !”舆论一律的时代即将结束,新闻界竞争日益加剧,发现、产生独家新闻便成为各新闻媒体出奇制胜、提高自身声誉的法宝。 慧眼:从能动认识升华独家新闻   发现,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的说法,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别人想不…  相似文献   

2.
所谓再生新闻是指记者根据各类媒介已形成文本或图像的新闻传播内容和新闻传播效果,充分挖掘各种新闻资料,对其进行第二次“开发”,由此发觉新的价值。 现在,通过二次开发获得再生的新闻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介上已屡见不鲜。因此,并不是说一定要抢到独家新闻才是好新闻,别人报道过的新闻经过二次开发同样可以做成好新闻。当然要做好对新闻信息的再生开发,并不是一件容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否拥有独家新闻是一家媒体能否独立存在的根基。在市场经济时代,拼抢独家新闻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于段。什么是独家新闻?日本《大众传播用语辞典》对独家新闻是这样定义的:独家新闻是“抢在其他新闻报道机构前面,只有一家单独发表的重要新闻,以及那种新闻素材”。这个定义仅概括了独家新闻其中的两个本质特征,并不十分全面。  相似文献   

4.
采写到独家新闻,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独家新闻永远是相互比拼的“关节点”。《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的解释是,“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由此推论,“独家发现”、“率先刊登”无疑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为数不少。在不掌握新闻事实、不了解新闻背景的情况下,滥用媒介的话语权,不仅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造成信  相似文献   

6.
宋逸芬 《视听纵横》2004,(4):109-110
人们在看报、看电视时总有这样的感觉,报纸、电视新闻雷同,看了一张报纸(一个频道)就等于看了所有的报纸(频道),究其原因是媒介缺少原创新闻、独家新闻。而这一切又是与新闻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渠道单一、新闻资源缺少有关。如何拓展新闻资源渠道,扩大信息渠道成了媒体赢得观众,获取独创  相似文献   

7.
独家新闻,也叫独家报道。《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界定是,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有的新闻事件具有多种新闻价值,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同时报道,但若选择了独特的角度和主题,运用了他人所没有的素材,产生了不同的新闻价值,也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由于能抓住读者,提升媒体影响力,因此为记者和媒体老总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8.
张可 《新闻爱好者》2010,(1):137-138
DV式新闻侵权的界定 学者王利明将新闻侵权行为界定为:“新闻单位或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的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伤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这里所谓的“DV式新闻侵权”仅是新闻侵权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指以DV影像内容为主、辅以评述的方式报道新闻构成侵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侵犯他人名誉权、侵犯他人隐私权、侵犯商誉权、侵犯肖像权等。  相似文献   

9.
南长森 《新闻知识》2001,(12):29-31
独家新闻在英语写作为Scoop,既有名词之义,又有动词之义。作名词意为铲子、独家新闻,作动词意为挖掘、抢先获得之义。Scoop由有挖掘、抢先获得之义"转用到新闻学领域,指记者通过采访发掘出不为世人所知的社会事件并进行独家报道的行为"[1]。新闻主体要挖掘独家新闻,从其主观能动性来看,主要表现为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思维方式。1.新闻主体挖掘独家新闻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新闻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概括地说,新闻主体应在经过长期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学习、积累后,形成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  相似文献   

10.
王志 《新闻知识》2007,(12):21-23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有所谓"独家新闻"之说,指新闻事件只为一家媒体所报道,读者只能从该媒体报道中获得对事件的了解,别无他途。显然,独家新闻的报道,须以没有其他媒体采写为前提。这在  相似文献   

11.
梁爽 《记者摇篮》2001,(10):44-44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传媒,还是以报道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都以获得独家新闻为最大的荣耀。独家新闻的魅力就在于“独”字所表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传媒生态失衡与制衡——以新闻集团“窃听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引发的媒介危机,反映了传媒内生态及传媒外生态的失衡.本文以“窃听门”事件为案例,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独家新闻报道权失衡与新闻解释权制衡、新闻监督失衡与监督新闻制衡、媒介中心失衡与社会系统制衡来分析传媒生态的失衡与制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茗 《新闻知识》2001,(3):32-33
在我国新闻界,独家新闻愈来愈重视。 80年代初,勇于开拓的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就曾大声疾呼:“独家新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要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抓好独家新闻。”特别是近些年来,媒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许多新闻媒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于是,独家新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独家新闻竞争不仅有助于提高各个新闻媒体的活力,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媒体发出的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新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独家新闻具备的最…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上的新闻,从新闻资源的角度看,只有两种: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自己的媒体才有的报道;非独家新闻是除了自己媒体上有,别家的媒体上也有的报道。对记者来说,所写的报道也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抢在所有新闻单位前抓出的新闻,一类是与新闻同行同时或晚于新闻同行抓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黄博 《新闻知识》2002,(12):35-36
写独家新闻,在每一个记者心中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职业热望。一个记者一生中如果没有几篇堆称独家的新闻,就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记者。但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独家新闻采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独家新闻线索的获得,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独家新闻,并不一定非要有独家线索,同源新闻中照样可以写出独家新闻,关键就看记者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是否有独家发现、独家视角和独家思考。 笔者在一家中央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工作,和当地媒体记者相比,驻站记者的信息相对闭塞,获取独家新闻线索的难度也更大。因此,笔者特别注意在同源新闻中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几年下来也收获不小,尤其是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抓了一些可称为独家的新闻,因些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 一、要有独家发现  相似文献   

16.
写出受众叫好,有社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历来是记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闻竞争强调“快”,所以常用“抢新闻”来形容。独家新闻做为“抢”和“快”的产物,受到格外重视和厚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只此一家首先报道的新闻事实。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使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陷入了越来越“难产”的境地。 现代通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各种各样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新闻信息,在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能同时传达到各个媒体,成为大家共有的“公共信息”,不仅不能再为任何一家所独有,就是想抢…  相似文献   

17.
宋葳林 《记者摇篮》2005,(12):45-45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就一张报纸而言,如果说没有独家新闻,报纸很难体现自己的独有特色,也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赢得市场。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党报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决策的报道上,加大采编独家新闻力度,也是增强报纸权威、贴近性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独家新闻的内涵修正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传统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独家新闻 内涵的嬗变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 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传统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然而,进人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的立体开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立体开掘,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而产生的有效的新闻竞争手段。这个新闻概念的提出,有着其深刻的背景及其实践意义。独家新闻时代基本终结决定了新闻竞争必须另辟蹊径 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独家新闻时代基本终结了。这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地球村值得欢呼的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