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静 《小学生》2012,(11):28-2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而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这是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学生如果"想"问,说明这个学生很有主见,如果"敢"问,说明他的思维非常活跃,而学生"会"问,证明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者,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当把主动权适时、适地地交出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答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问的指导与培养,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问,越不善问,越不敢问,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会问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题的不良习惯,并且在回答问题时还努力去遵循老师的意图和思路。这样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抑制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生物  相似文献   

3.
沈小英 《教学月刊》2006,(11):24-25
问题教学是初中社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问题教学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能回答问题固然是能力的体现,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遗憾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常常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往往只关心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这种“生从师问”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很难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思想,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可实行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伍志刚 《教育》2014,(3):58-59
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以及往后的可持续发展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本文以灌输数学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问;营造适合于问的氛围,教会学生如何去问;问题意识培养及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数学课堂,通常是由教师提出“疑”,而后学生再“思”,进而发生“学”.但会提问、会思考,应该是“学”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一味地接受问题,而不是尝试提出问题,那么他的“学”必然是不完整的.教师问,学生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怎样才能触发学生由自己的“问题”开始思考?笔者从敢问、善问、解问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一首诗里生动形象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说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则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主体意识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意识到在学习中自己是主人,对自己负责、自己有力量、自己有需要,靠自己活动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联系教学实践,从提供有"生命"的材料使学生有疑可问、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问、讲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三方面论述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在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学问"一词,道出了"学"从"问"来,也说明人们的一切认识从学会"问"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明了问题意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当下语文课堂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现状,周一贯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的课堂中,学生没有‘问’的机会,‘问’成了教师  相似文献   

11.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一、热身时提问热身环节进行问答练习,可采用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多人问一人或一人问多人等多种形式。问答可以在小组内或同桌之间进行,也可结合值日,由值日生提出问题。如果他不是提问,而是陈述事情,如讲故事,读作文等,教师可根据其叙述内容向其他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曾经问他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条很宽的河的这边有一只虫子,它想要到河的那一边,它该怎么过去?"老师刚讲完自己的问题,就有学生抢答了。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三、创设情蓄,让学生“有问”。四、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问”。五、提高素质,准确答问。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1900年世界数学年会中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已影响了数学世界一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还将更加深远下去.更早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更是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意味着提出问题的意义胜于问题的解答,意味着求知不如善问,善问不如识疑.教人知不如教人识疑,不如引人善问,而善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正是完成这些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关注教学中"问"的意义,应包含学生问与教师问,自问与他问以及问的时机,问的目的,问的环境,问的技巧等各方面内容,下面就此再谈点认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智者,他的身边有一大群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学生。一天早上,天还未亮,四周一片漆黑,智者问了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才可谓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时有一个比较机智的学生说:“是不是可以说,当你能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个动物,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碍斗学课标也指出:“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表达与交流。’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问题意识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但纵观现在科学课堂探究过程的问题总是由教师提出,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也就缺乏问题意识。造成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无机会问、无疑可问。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的"问"要能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自问,或者不如不问.教师的"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某一个具体知识的问题,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善教者,必善问.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但我认为既然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好条件。一个小孩子由于好奇心,会提出许多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他对自然或日常生活现象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导致了不会问或不敢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