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参差的对照”是张爱玲的美学观念和小说写作技巧。“参差的对照”使张爱玲的小说具有通俗文学的趣味,又化俗为雅,进入高雅文学的领域。正是“参差的对照”的美学观念,使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红极一时,又得以在90年代的大陆文坛重新登场。  相似文献   

2.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主要从情感博弈与倾城之恋、生与死、普通与传奇的对照来讲述战争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故事,抒写了她对时代的洞察,对人性的思考.张爱玲之所以采取参差对照的日常叙事策略主要取决于她的"苍凉"美学,即在软弱的、不彻底的普通人身上挖掘、寻找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神性""妇人性",在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以中国传统小说特别《红楼梦》为底色,广收博采,中体西用,兼收并蓄,做到了艺术上的中体西用、中西合璧。张爱玲是一个中西文化功底都很扎实的富有现代色彩的作家。张家玲早期以《传奇》为代表的十九篇小说堪称其创作颠峰。这批小说在为人生、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开拓和贡献。其善写婚恋中男女的心理变化,大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手段;善写人性异化和心理变态,在现代文学中更是独树一帜。这批小说意象丰富,文字优美,耐人咀嚼,具有参差对照的艺术风格和苍凉美,以及中体西用、中西合璧的艺术取向。张爱玲晚年创作力衰退,其小说创作因滑波而走向末路,这除了因为抗战胜利之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张爱玲赴美定居后的种种不利因素,首先是因为她远离祖国,举目无亲,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何创作;其次是她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仅靠英文好,并不能写出切近社会生活的好作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俗务的缠身,张爱玲晚年创作力的衰退也符合自然规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张爱玲小说的内容、人物形象的刻划、叙述的语调、参差对照的写法等几个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观照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即一种“苍凉”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截然不同,论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这一背景上来分析评价。张爱玲在这部小说中以她的独特眼光描写了生活中的“饥饿”现象和“虚假性”,而这部作品的部分情节构成又令人遗憾地陷入了虚假性。《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持续升温的"张爱玲热"引发了对其小说《封锁》的普遍关注。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文本进行了解读。小说中营造的美学时空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全新视点。封锁中,常态与非常态时空产生强烈的参差对照,新传奇式的美学时空由此诞生。它无疑是张爱玲式的。只有深入解析张爱玲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这种美学时空,才能对她的作品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背景、框架、人物等方面对张爱玲小说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她的小说是对人生的诠释 ,她写出一定状态下的普通人的生存面目显示人性的弱点 ,是对“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无奈和苦痛。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几篇代表性作品来分析她的女性小说系列,为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健全,女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提供了审美和参照作用,并以此来明示她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作了最初的不倦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而复始的结尾方式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惯常的做法,它凝结着张爱玲对传统戏剧手法的发现与超越;参差的对照手法是张爱玲的自我总结,反映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方面。两种手法都联接着张爱玲的反高潮,是其反高潮手法的形式特征,同时隐含着反戏剧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多笼罩着一种苍凉、阴抑的灰暗色调;张爱玲小说的人物,也多不能以善良正直来评价,有的甚至还有点“坏”“恶”。但如果仅看到张爱玲小说色调的阴暗和人物非善,“坏”“恶”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即“懂得”,则是对张爱玲小说的严重误读。本文从张爱玲对人性“懂得”的内涵,即,人性的普通、凡俗性,物质性,乱世生存对人性的影响及人性动态发展的复杂与丰富出发,分析其“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中蕴含的深沉博大的人性与悲悯情怀,也即张爱玲所说的人生素朴的底子。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的小说,多笼罩着一种苍凉、阴抑的灰暗色调;张爱玲小说的人物,也多不能以善良正直来评价,有的甚至还有点“坏”“恶”。但如果仅看到张爱玲小说色调的阴暗和人物非善,“坏”“恶”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即“懂得”,则是对张爱玲小说的严重误读。本文从张爱玲对人性“懂得”的内涵,即,人性的普通、凡俗性,物质性,乱世生存对人性的影响及人性动态发展的复杂与丰富出发,分析其“如得其睛,哀矜勿喜”中蕴含的深沉博大的人性与悲悯情怀,也即张爱玲所说的人生素朴的底子。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魅力独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结构精巧、语言华丽,在人性方面有深刻的发掘。本文以张爱玲小说的奇喻为基点,来窥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作品,以女性孤独无力的生存状态,弥漫濡染到生命底蕴深处的荒凉的家园幻梦和浓厚的悲剧意识。张爱玲的小说注重对女性的刻画描写,笔触直透人性深处,她笔下的女性往往是因特定的生存环境,在心理和生理的交困中挣扎、堕落,最终成为一个个悲剧的载体。张爱玲以苍凉的个人生命体验不露声色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籍以展示她充满孤独感、悲剧感的人生经历。本文通过对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的分析,及对其生活经历的分析,试图解读张爱玲生命中的这一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创作中张爱玲极力营造着美丽与苍凉的对照,根本源于她思想里“幻”与“灭”的二重结构。家国的颓败过程塑造了张爱玲“幻”、“灭”的观世眼光,身世之感渗入她的作品之中。她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都具有“幻”、“灭”互见的结构。爱与人性在普通人的“传奇”里寂灭,但这个世界里隐含着凡人顽强的生命力,也泄露出一丝对未来世界的希冀;《流言》写尽人世诸相,表面上热闹琐碎,但褪不了苍凉的底色。“幻”与“灭”的二重结构在《传奇》与《流言》中形成一种稳固的平衡、参差的对照,使张爱玲不至于偏向任何一端,既有对人生的彻悟,也有对世传种种的执着。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风貌便建立在这种“幻”“灭”二重结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周而复始的结尾方式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惯常的做法,它凝结着张爱玲对传统戏剧手法的发现与超越;参差的对照手法是张爱玲的自我总结,反映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方面。两种手法都联接着张爱玲的反高潮,是其反高潮手法的形式特征,同时隐含着反戏剧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浅谈张爱玲前期小说中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初期小说创作中,存在着“参差的对照”,实际上就是并不尖锐的矛盾。它构成作观察社会、人生、历史及现实的独特视角,对立而和谐的情绪体验,也形成张爱玲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潜意识的文化心理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她的潜意识文化心理是悲观的人性论,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是人的自私、冷酷、贪婪、无情等。这种潜意识文化心理是在其生存的家庭环境、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幸的爱情经历等特定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其潜意识文化心理的深深影响,她40年代前中期的小说《倾城之恋》、《红玫瑰和白玫瑰》、《花凋》、《封锁》、《金锁记》等,主要是展示了人性冷酷、自私、贪婪、变态等特性,即展现了其悲观人性论。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小说无一例外地透出一股苍凉意境,仿佛她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浸透了没落意识,她整个人都是凉的。因此,透过她的小说我们往往会阅读到人性深处生命的苦难。笔者通过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没落意识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讨没落意识对其小说创作及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