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比较其在汉维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从而揭示了汉维两种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维语亲属称谓词语的的分类、汉维语亲属称谓词语的一些特殊用法、汉维亲属称谓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入手对汉维亲属称谓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今后进步深入研究汉维语亲属称谓词语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象征词语是文化词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风情。本分拟以植物类词语为例探讨汉维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汉维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显著.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即包括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完全相反;动物相同,文化内涵一语独有;动物不同,文化内涵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等五种类型.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汉维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动物词汇的有关隐喻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动物词汇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动物词汇所表示的隐喻意义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维两种语言的内部结构以及在否定概念的表达手段上存在的差异,在汉维否定句的翻译中若对否定词语或词缀生搬硬套,势必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甚至完全脱离维语的表达习惯,或者导致意义上的严重错误。文章从汉维否定句构成格式的异同分析入手,简单归纳、阐述了汉译维否定句的几种常用译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搭配"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词组表达形式。文章首先对"搭配"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然后着重对汉维词语搭配中的习惯搭配差异及其民族思维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把习惯搭配这种语言现象放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并从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对汉维习惯搭配中的差异作了对比分类。  相似文献   

8.
动物形象积淀着民族心理,在维汉两种语言中,同一种动物可蕴含不同的喻义。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动植物名称不仅代表动植物形象的符号,而且反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只有深刻了解文化上的差,才能理解动植物名称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动植物在汉维两种语言的象征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言类型学相关知识对汉维差比句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语序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汉维比较标记的标注方向,找出汉维基准短语的位置差异,并探讨汉维差比句的否定形式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汉维差比句语序特点的不同是决定汉维差比句表达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大量动物词语,每种语言表述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就动物词语表述的语义进行结构分析,探讨其特点,进一步挖掘动物词语形成的规律,通过对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剖析,指出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在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时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汉维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但汉维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笔者对汉维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汉维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汉维族共同参与缔造了中华文明,但却拥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主体内化了的社会实践方式,实践性是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一般的、抽象的,是对思维方法的抽象认识。笔者从两种语言词语内部联系的差异人手,包括汉维味觉词汇的构成、汉维动词语义分类的对比,揭示出两种语言所反映出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整体、具象、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维吾尔族静态抽象、机械、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大自然界中,动物是人类长期依存的伙伴。人类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动物词语。由于各民族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中的动物词语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以英汉动物词汇为例,从对应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同、对应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异、不同动物词语对应相同的文化内涵义以及对应词汇只在一语中有文化内涵这四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汉维多重定语语序的相异之处。指出维语中数词通常和核心词距离较近,而汉语中数词位置则比较灵活;维语中指示代词通常后置于谓词性短语,而汉语中指示代词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后,也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前。此外词语组合的紧密程度也会导致两种语言多重定语语序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曾洵 《考试周刊》2008,(11):103-105
本文探讨了词语内涵意义与其概念意义的关系,词语内涵意义的特点,然后举例说明有些人名、地名、动物、花木、动物拟声等词语的内涵意义是由这些词语所引起的相关联想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动物词语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英汉文化的理解。本文在通过对英汉语中常见动物词语的不同喻义的比较,对英语动物词语的运用以及它们在英汉语中使用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1990年以来的汉维成语翻译研究的相关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汉维成语词典的编纂出版、翻译方法及原则研究、以文化翻译学等视角的研究三个阶段对汉维成语翻译研究进行述评。通过对其发展趋势、优势和不足的梳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特点,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差异性,拟对英汉语中最常用的动物词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有很多动物比喻性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女性的,作者通过教学积累收集了大量动物词语,分析了动物隐喻中体现出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0.
谚语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不仅能说明事物,还能表达说者对该事物或事理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情感色彩.当汉维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两种语言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汉维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而两种语言通过修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它积淀了汉维民族文化的精神.论文通过大量谚语来对比汉维两个民族所体现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