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幼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身边,听着妈妈给他读故事书,或与妈妈一起看图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回答一些妈妈提出的问题,或与妈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分享阅读(sharedbookreading),它不仅意味着共同读书,还要求成人读者与儿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交流。通过分享阅读,儿童接触到大量的词汇,接触到不同的句法结构、故事结构,这对儿童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大有好处。在早期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父母、特别是学前儿童的父母都把分享阅读作为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  相似文献   

2.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由于幼儿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他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成人直接指导和共同参与,是一种成人朗读、幼儿听赏的活动。年龄小的幼儿尤其如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成人在孩子早期给孩子读故事、与孩子共同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Morrow和Smith (1990)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向儿童阅读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他们最终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要远远超出父母和教师所认识到的。”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孩子朗读、师幼之间的阅读分享活动也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因素。Teale和Sulzby(1989)指出教师必须坚持每天为幼儿朗读,至少每天一次。  相似文献   

4.
分享阅读,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它之所以被称为“享受”,既是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5.
1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孩子具有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营造阅读氛围1.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家长的生活离不开好书。2.让孩子尽早体会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3.组办诸如“父子读书俱乐部”或“母女读书俱乐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在周末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孩子在读到好的篇章时向全家人朗读。4.在与孩子玩耍、散步或锻炼时,可以…  相似文献   

6.
我是狐狸妈妈:我儿子今年8岁。我希望来这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陪儿子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7.
本期关注我们为何提倡儿童早期阅读?因为阅读被看成是“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在幼儿时期接受的早期阅读教育。那如何指导儿童阅读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法不同。0~2岁的儿童●成人可指着图画或物体,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请孩子复述它们的名称。●成人使用缓慢的如唱歌一般的语调讲故事。●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语调,使故事更加有趣。●当一页故事讲完之后,家长可以花一些时间和孩子讨论图画,然后再翻页。●家长说出名称,让孩子去寻找并…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提出"阅读循环圈"的理论.他主张阅读活动的开展,从选择图书到展开阅读,再到阅读分享与交流,构建一个阅读的良性循环过程.而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简要地说,就是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符合其阅读兴趣和认知能力的书籍,同时把孩子视为成熟的...  相似文献   

9.
<正>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即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史斯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中夸赞说:“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随着时代的发展,亲子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创造亲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基于3—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需要家长在亲子阅读中进行各阶段的策略跟进,以保障孩子阅读兴趣的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10.
常宏 《学前教育》2022,(20):13-14
<正>家庭亲子阅读和幼儿园的阅读学习活动不同,更应重视阅读中的亲情交流和孩子的阅读享受,让孩子体验阅读过程的温暖、趣味,从而形成爱阅读、想阅读、勤阅读的好习惯。希望下面这个家庭的故事能对家长有所启发。作为家有二宝的妈妈,我一直很重视孩子的阅读。我曾问大宝:“你为什么喜欢读书?”期望能从她那得到几个我是如何煞费苦心让她爱上阅读的提示,没想到大宝觉得奇怪地反问我:“为什么要问为什么?读书这么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会不喜欢呢?”  相似文献   

11.
面对琳琅满目的儿童文学图书市场,“成人应该如何为儿童选择读物才是最适宜的”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儿童选择文学读物有三个原则:使儿童快乐、洋溢爱与情感、引领儿童成长。因此,成人应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尊重儿童读书的兴趣,让儿童参与决定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方式,让儿童在书中“读”出乐趣、“读”出感觉、“读”出美妙、“读”出人生的韵味,在爱与情感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分享型阅读”的理念来自早期的亲子阅读活动,家长通过给孩子朗读故事书,与孩子进行积极互动,让孩子获得阅读体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思维和想象力。仔细研读2022年版课标中关于学段阅读目标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敢于提出看法”等关键句多次出现,也充分彰显了“分享型阅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2,(7):150-153
孩子带着妈妈一起对绘本着了迷,在一天天的亲子阅读中,妈妈有着这样那样的观察和发现,一起来看看这6位妈妈分享读书的点点滴滴吧。  相似文献   

14.
我是狐狸妈妈。我儿子今年8岁。我希望来这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陪儿子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共同分享。我的邮箱:1733674904@qq.com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早期阅读中,绘本以图为主、相辅相成的故事构架方式,非常符合儿童的早期阅读特点.儿童独特的存在感觉、价值观、人生态度构成了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为了保留儿童的这一独特性,就要求成人在为儿童选择绘本和指导其阅读时更多地关照其独特的“生命空间”,站在儿童的世界与孩子共享绘本阅读,使得他们获得阅读的美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特区教育》2014,(5):52-53
我是狐狸妈妈。我儿子今年8岁。我希望来这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陪儿子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共同分享。我的邮箱:1733674904@qq.com  相似文献   

17.
<正>大山里生活着一些“留守儿童”,大山外的孩子却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群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作家殷健灵与深山里的老师、孩子吃住在一起,完成了长篇小说《云顶》。这本书写出了留守儿童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对未来的憧憬,也写出了“童伴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守护和奉献。《云顶》出版后,《童话王国》编辑部举办了多场读书分享会,本期先来看看“葵花读书会”孩子们的阅读感受吧!  相似文献   

18.
作文展览馆     
在《小火矩》的“名家谈阅读”栏目里,每一期都会有大作家们的阅读故事。其实,同学们自己也有很多精彩的读书故事呢!在这次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首届少儿征文比赛中,就有很多写得非常棒的读书故事。现在,就一起来分享几位获奖者的读书故事吧!  相似文献   

19.
陈铁 《家教指南》2003,(5):63-63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方法一:故事法对年龄较小又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是非常喜欢的,会使孩子从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如:小芳上小学四年级了,就是不爱看书,他妈妈就采取了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的方法。这样讲了两周后,小芳一到晚上就要妈妈给她讲故事,这时她妈妈就拿出一本阿凡提的故事书,对小芳说:“我讲的故事全在这书里,里面精彩的故事多得很呢。你要想知道…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三、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些实用方法)2.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让孩子了解书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读书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这样一些益处:●培养孩子基本的读书技能读书需要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前面说到的怎么翻书以及按怎样的顺序来读等等。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书实际上就是在向孩子展示这些技能。成人用不着手把手地教孩子,因为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会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通过做而发现规律。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生活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