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心亭     
梅馨: 我们幼儿园每年“六·一”要开展评比“好孩子”活动,表现较好的小朋友就发一朵红花,并在红花下面贴一张写有“好孩子”的字条。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不犯什么大错误,都是好孩子,没发到红花的小朋友会感到很伤心。也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梅馨,你认为这样做对幼儿有益还是有害呢?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幼儿德育软弱无力表现在: 一、有计划,但无措施。有的教师认为德育是软任务,是无法检查的,进行不进行都一样。这样,虽然在幼儿园的班级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中都有德育方面的要求,但体现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德育方面的内容却少得可怜。例如,有位教师在计划中写道:“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遇到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实际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幼儿不会的事,教师一一代劳;户外活动时,幼儿都排着队要拍大皮球,因为“小皮球不听话,我拍不到”,教师也听之任之;豆浆、饼干之类都要老师送到他们手中才吃……这里看不到有什么独立性的培养。二、幼儿德育没有自己的教材和专门的实施途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但实际情况却是能寓则寓,不寓也无  相似文献   

3.
猜想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猜想,就不会去进行科学验证,没有科学验证,就不能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解答,最终也就没有科学探究活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猜想,增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幼儿的猜想常常是幼稚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何不打击幼儿猜想的热情,让幼儿针对问题进行理性的猜想,将幼儿从“胡思乱想”带进“有效猜想”,体验猜想的乐趣,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幼儿园开展“评小红花”等活动,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存: 第一,能起到强化、激励的作用。奖励与批评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评红”是诸多奖励方法中的一种。而且,教师将幼儿喜爱的具体符号(红花、红五星、小红旗、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游戏。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角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的指导茫然、活动过程模式化、幼儿生活经验储备不足、为了游戏而丰富幼儿的经验等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改进角色游戏计划入手,让教师学会对角色游戏计划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使计划能追随并支持幼儿的需要,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下面,笔者尝试以小班角色游戏计划为例,谈谈自己对角色游戏计划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幼儿好动的特点出发,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其自理能力和独立做事的能力。好动对幼儿来说是必然的,又是必需的,而且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萌生和肌体“粗动作”、“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心理能力的提高,独立愿望更强烈,什么都要“我自己”。如果适时因势利导,放手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从旁支持,鼓励与帮助,那么,不但可以让幼儿在反反复复做的过程中感到独立性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而且幼儿的独立性也得到良好发展。革命教育家恽代英就主张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任其自由而立子背后,以适当之指导。”并称兼顾这两方面,可以说是幼…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素养教育而言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他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需合一”。美术教育在幼儿教学中极为重要,它符合幼儿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及审美能力,充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将幼儿生活实际与教学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并重,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美的奥秘。因此,如何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去,并在贴近生活的前提下对幼儿开展美术教育,使他们可以获得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并按照自我意愿去发挥创造力,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素养教育过程中,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  相似文献   

9.
我园开展教研活动多采用说、写、学、做形式,行之有效。 “说”,顾名思义,让教师就某个问题说想法、谈思路,或叙经验述见解。如学期初各类计划制定出来了,我们组织教师“说”计划,在说中进一步明确目标,安排切合实际的扎实措施。我们还选择主题说,比如“幼儿素质教育点滴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必须有预设 ,但很多东西是难以预设的 ,预设好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因原有生活经验、需要、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常常会自发生成一些游戏需要和问题情境 ,给教师的指导带来挑战。如果教师能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 ,就能捕捉到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 ,并巧妙地运用一定的策略 ,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策略一 :把问题“抛”给幼儿游戏中 ,幼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 ,我选择把问题“抛”给幼儿 ,让他们自己解决 ,使问题成为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让生成的部分成为游戏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探究是幼儿的天性需求之一,强调教师要注重幼儿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培养,让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以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做”中成长,是当下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目标。基于此,如何推动课程游戏化助力幼儿探究式学习,是当前广大幼儿教育者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中,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调查表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有感于此,笔者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  相似文献   

13.
(一)围绕“雨”这一活动主题,教师让幼儿谈一谈暴风雨中的情景。然而,幼儿的反应却让教师感到非常茫然:“幼儿根本说不出来,他们只知道说‘很可怕’‘很吓人’‘很恐怖’,师幼之间的交谈很难进行下去,我自己也觉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形常常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出现。教师试图用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感受,可幼儿的反应却不能令人满意:孩子们只会用几个简单、抽象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幼儿的想像力不够丰富,还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限?我反问这位教师:“你觉得暴风雨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她想了想说:“是蛮恐怖的,反正我很害怕。”“还有…  相似文献   

14.
点名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常规一环,几乎每天都要经历。如果只是简单地答"到",墨守成规的方式会让幼儿逐渐感到乏味;但是如果每天的点名活动都充满趣味、新意,不仅可以带动幼儿的好奇心,有效过渡到接下来的活动,还可以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教师要挖掘点名环节的潜在教育价值,把握教育契机有效组织点名环节,让它发挥出更加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进修学习期间,曾在该州幼儿发展中心见到一篇短文,觉得它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如何给予幼儿各种适当的帮助,会有所启发,特介绍如下: 保持幼儿稳定情绪最有效的方法是了解他们,并给予各种适当的帮助。在让幼儿做某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考虑到他们可能需要的各种帮助,但在幼儿做事的过程中,则要尽量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不提供不必要的帮助。换言之,给予幼儿的帮助要适合幼儿的需要,能使幼儿在完成该事后感到自己长大了和成功了,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给予幼儿的帮助多于他们的需要,就会使幼儿失去“长大感”和成功感。事情虽做完了,但仅仅是提供帮助者感到幼儿“长大了”和“成功了”,而对幼儿来说,只会滋生一种感到“小”的自卑感。相反,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应“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要“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了落实《规程》这一要求,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本学期我对班上部分幼儿做了追踪观察和个案记录。通过对幼儿的追踪观察和教育实践,我认识到对幼儿的追踪观察较好地体现了注重个体差异的原则。我的体会是: 1.对幼儿的追踪观察和分析记录,加强了教育的目标性,使教师能切实地把教育落实在具体孩子身上,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对幼儿的追踪观察有利于教师真实地了解掌握幼儿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使教师随时调整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阿姨,你为什么要跟叔叔结婚呀?”“小便的时候,为什么她可以蹲下来,我要站着?”面对幼儿提出的这种种怪问题,成人是回避还是回答?如果回答则应如何回答?许多年轻的父母和幼儿教师为此伤透脑筋。有扣须鸣“什么结婚不结婚的,不要脸皮,去去去!”有些父母和教师对幼儿的这种怪问题感到厌烦而横加斥责。这样一来,似乎问题就解决了。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当然没有。不仅如此,这样做还会给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设置下障碍!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思维活动中逐步发展的,离开了后者,前者的发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2.教给幼儿一些正确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不高兴”的表情脸谱。2.每个幼儿1枝笔和1张表(见后图)。活动过程1.出示“不高兴的”的脸谱,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你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吗?你什么时候不高兴呢?2.让幼儿说说自己不高兴时是怎么做的。出示图表,让幼儿在表中“我的表现”一栏做上记号,说明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做记号的方式很多,可以在上面打勾,也可以画画,只要表达出意思就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等观念深入人心。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很多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示范—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给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但是,很多教师感到在“发挥幼儿主体性”与“教师指导”之间难以权衡。教师的这一困惑实际上反映了教育中如何把握“自由”与“控制”的度的问题。一“、自由”的含义及意义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但对自由的理解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与权威相对立,认为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它强调个人的爱好、兴趣及选择,反对权威的约束与控制,权威的…  相似文献   

20.
赵慧 《河南教育》2004,(9):38-38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自发的一种教育活动,是童年生活的核心内容。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将幼儿自发的游戏经验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视幼儿为学习的中心,在幼儿园建构一个能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游戏环境。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游戏的时间是没有保证的。虽然有些幼儿园在搞一些“游戏课程”,但是具体活动的设计并没有体现应有的教育理念,仍然重知识、轻情感,教师处于控制地位,而且活动的目标、过程都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提到Lasy玩具。Lasy玩具在教育部“开发儿童潜能”重点课题的研究中被选作载体。它颜色鲜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