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容和要求 1.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复习巩固等分、分类、排序等数学知识。情况分析全班幼儿喜欢做做玩玩,在语言、美工等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但有的在操作活动中比较粗心;有的对分类排序的方法不太熟悉,操作中容易出差错;有的孩子想象力不够丰富,拼图活动时只能模仿别人,表达故事内容只会使用简单语句;只有几位能力强的幼儿能正确排序分类,构图内容丰富,能生动地编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2.
宗萍 《考试》2009,(6):24-24
幼儿的思维是半逻辑的,学前教育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幼儿的排序能力。幼儿在排序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将为他们建立数的体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他们将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做好一个思维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生活中存在着诸多有趣的规律排序现象。中班幼儿对规律排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比如在区角玩游戏时,他们常常兴致勃勃地按颜色或按形状用间隔排序的方法穿木珠、排列车厢或拼搭积木等,但是这些经验都比较简单、零散,而且一些幼儿在自发排序中经常出现失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整理已有经验,提高他们按规律排列物体的能力,本次数学活动提供大量生活化材料,旨在通过材料的增减和摆放方式等变化,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多种物品的排序规律,让幼儿学会把规律排序知识应用于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感受规律的美及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和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对图与图之间关系的分析,学习概括规律并接着排序。 2.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意图生活中存在着诸多有趣的规律排序现象。中班幼儿对规律排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比如在区角玩游戏时,他们常常兴致勃勃地按颜色或按形状用间隔排序的方法穿木珠、排列车厢或拼搭积木等,但是这些经验都比较简单、零散,而且一些幼儿在自发排序中经常出现失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整理已有经验,提高他们按规律排列物体的能力,本次数学活动提供大量生活化材料,旨在通过材料的增减和摆放方式等变化,引导幼儿探索生活  相似文献   

6.
早期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则是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1989年林嘉绥、王滨的实验研究证明“5~6岁儿童具有初步理解数量中传递性的能力”,又有排序的研究证明“5~6岁是认识传递性的较好时期”。传递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推理,推理是思维形式之一,指人在头脑中根据已有判断,经过分析和综合,引出新判断的过程。幼儿思维具备了传递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推理能力。排序活动是促进推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我们试图通过排序探讨传递性的层次化进程,帮助幼儿理解传递关系,对幼儿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在学习了按规律进行AB形式排序后对排序产生强烈兴趣,自由活动时间内经常自发地用雪花胶片、小鱼胶片玩"开火车"等排序游戏.延续幼儿的兴趣,从其学习心理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排序活动.活动设置幼儿较为熟悉的"花园舞会"音乐游戏情景,整合美术活动内容,设计了4种排序游戏.提供丰富且富有创意的材料,让幼儿在多层次的游戏情境中,愉快地认知、探索和掌握按规律进行ABC形式排序.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比较高矮,学会按从矮到高、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理解高、矮的相对性,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活动不仅能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形象思维,而且能让幼儿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探究、实验等,逐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体验活动奠定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了关于排序的体验,但是还不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排序,因此,将排序作为本次分组活动的新内容。另外,通过以往数学活动记录表可以看出:60%的幼儿还不能从形象不同但数量相同的各种图片中抽象出数的实际意义;31%的幼儿对个别数字辨认不清。面对这种状况,安排相应的各组活动内容,使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数概念。 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琴 《幼儿教育》2013,(16):24-25
一、活动背景排序包括连续量(如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等)的排序和不连续量(即数量)的排序。幼儿对"数"的理解是通过对"量"的理解来实现的,其中连续量的排序活动可以为"数"的比较和排序规则的感知奠定经验基础。在"通向数学"课程中班上学期的"做排箫——按长短排序"活动中,幼儿要给一组材料(即"排箫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活动设计中,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选择幼儿熟悉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请幼儿扮作红、黄两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宝宝,参与游戏。我们巧妙地运用了充满神秘感的“图形魔盒”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将多种排序规律渗透其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的多种排序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按规律排序。  相似文献   

13.
内容与要求 1、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熟练地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排序。 2、能力一般的幼儿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能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排序。 3、能力较差的幼儿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匡雪芬 《课外阅读》2011,(11):393-393
【设计意图】在晨间区域时,孩子们特别喜欢摆弄彩色贝壳的排队规律版,还喜欢动手摆弄图形的拼拼摆摆,看到孩子们对图形很感兴趣,引起了我设计这个数学的思索,能否设计一个技能满足孩子求知图形排序规律的欲望,又能满足幼儿在拼拼摆摆、做做玩玩中习得新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于是,就通过制作PPT,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物体有规律的排序,提高幼儿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敏华 《早期教育》2003,(10):32-32
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的初浅的排序经验,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2.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装饰好的盘子一只,手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或正向思维)而言的,它是从顺向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能促进幼儿思维可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的发展。在排序活动中我们用排反规律来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 一、活动准备 让幼儿跟老师反着做。如:请幼儿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握拳,老师大拇指朝上,幼儿就朝下;老师朝左,幼儿就朝右等。 二、活动形式 1.把实物图的排序反过来排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在一次制作项链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班上多数幼儿都能按规律进行AB、AAB或ABB形式排序,但ABC形式排序的经验较为欠缺.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从他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小熊维尼"入手,我设计了此次排序活动.活动以"帮助好朋友小熊维尼布置新家"这一内容为主线,设置多种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探究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幼儿之间互助、友爱、合作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少父母为孩子早日成材,从小辅导他们学算,一般的做法是教数数和加减运算,只是教会机械地记忆,无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研究幼儿学算思维,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排序是幼儿学算活动中必要的智力游戏活动形式,是幼儿学算的必要准备活动,是形成幼儿数概念的基础。因此,家长应重视让幼儿在活动中学算,不作抽象、机械的说教。分类、排序活动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进行,家长只要做有心人,教学内容随手可取,现举例于下一、分类活动。即按物体颜色、大小、形状、种类、用途、数量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可先按一个特征分,逐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分;亦可先分大类,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数概念的建立,有赖于幼儿在物体之间建立两种关系的综合,这两种关系为顺序性和类包含性,有关分类、排序和对应的数学活动则有助于幼儿在物体之间建立起这种综合。因此,这类活动被认为是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辨认颜色及按颜色排序的能力。制作取厚纸板剪成直径为15~20cm的圆形,用笔在圆纸板上画出五官,成为一个娃娃脸状。再准备数量较多的各色塑料长夹子。玩法可先让幼儿随意将塑料夹子夹在圆形娃娃脸的周围做太阳光,以引起幼儿兴趣。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