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色学费     
没有人要求他们为孩子付这么高的学费。从国家政策上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们也不应承担这样高的费用。但现实是,他们宁肯节衣缩食也要去花这些“额外”的钱——这些从明而上看不到的“灰色学费”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走上了教育“产业化”的路子,随之而来的是让适龄学子特别是寒门学子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巨额学费和生活费。这一社会问题在新生入学之际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只有什么事情都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同样的道理,也只有什么错误都不犯的人才不用交“学费”。  相似文献   

4.
学费又涨了——今年夏天,中国高校的学费上调幅度为近年之最:普遍上涨20%。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学费涨到每年4800元(比去年多近1/3)。其他院校学费也在4200—6000元间,一些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更高达每年9000元。 6000元人民币,这已经相当于中国城市居民年均收入的80%,农村居民年均收入的200%。 在北京,一群考上大学但无法付出学费的孩子们,开始了为自己的大学梦而苦苦“淘金”的暑假。他们,就是宏志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是各地高考录取工作紧张进行之际,也是一些学生因为贫困而为上学筹集学费发愁的时候,然而却传出不提倡媒体报道“贫困生呼吁社会捐助”的声音。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助学政策的调整、助学力度的加大,因贫辍学的考生将会是极个别现象。但是,也要看到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贫富和地域差距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大学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将高等教育视为重要社会福利的英国.提高学费的议案,通常在政治意义上是不受欢迎的。但是布莱尔却在2004年大选前的年关时刻,提出了这个连昔日撒切尔政府都视为潜在的“政治自杀”议案.激起了工党内外的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来源大部分都是靠父母,吃穿用都向父母伸手。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不但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而且开了三家连锁公司,总资产达到100万。他就是被称为校园电器“大佬”的孙裕端。[编按]  相似文献   

8.
“家里太穷了,学费都是借的。”2006年3月7日上午,13岁的王勤对记者无奈地说,“尽管我很用功,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够继续学习到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本土培养的首批EMBA(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员陆续毕业。与两年前入学时的喧嚣相比,这些“天价硕士”离校时引起的关注相对要平静得许多。但在他们的背影后,各校间新一轮生源大战又如火如荼地展开。用理性的眼光审视,不难发现EMBA在中国已经超过了为高层管理人员“补课”的本来意义,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深思的空间。学费“暗战”的“含金量”今年全国商学院EMBA春季招生计划一公布,着实令许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原本昂贵的学费不减反增。调查显示,共有10…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7,(47):40-40
当城里的孩子谋划着如何逃离父母温情的“藩篱”时,当城里的父母热心于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吃苦训练”的时.我们可能不会想到.在中国偏远的山寨乡村还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他们的学费和未来,远离家人,进城打工。从此家不像家,孩子们长年处于亲情的沙漠,生活困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问题严重……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1.
凸为激励广大报道员“写中心’、“报中心”,多出新闻精品,某要塞区今年设立了优质稿件奖励基金,对重要稿件实行重奖。(陈但对陈世全)分驻疆某部最近拿出5000多元,为所属各营连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人员报销了学费,有效地激发了官兵学函授、多写稿的积极性。(田标)凸福建省军区某团常年坚持稿件“三见面”制度,严把审稿关,较好地杜绝了失实报道。10年来,该团在省以上报VJ电台刊播稿娜多篇,无~失实,受到上级的表彰。(徐林刘小亮)rt某汽车团政治处采取每周四晚对稿件集体“会诊”的方法,提高了稿件质量和刊稿率。该团第一季…  相似文献   

12.
我的新闻路     
十二岁时,我的作文《村中的新闻》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朗读。从此,我便爱上了新闻,爱得如痴如醉。 记得五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武汉船校机制专业部学习的我,被一位戴眼睛的女学生干部委任为机制记者团团长。我受宠若惊,发誓“干出一番天地”!不久,我组建了一个闻名校园的学生记者团,一篇篇专访、报道见诸校报。我成了全校有名的“牛记者”、“牛团长”。 尝到新闻甜头和乐趣后,我开始自修新闻专科。自学的道路是艰苦的。为了积攒自修学费,我不知啃了多少廉价的馒头和方便面。为了挤时间自修,我深夜在厕所里借光看书,被值班…  相似文献   

13.
——罗正芳舔着干裂的嘴唇,茫然的望着看不到一点水分的土地摇摇头。可是她又说,宁愿让种子丢在地里,也不愿让种子烂在家里。——我问她:“你每年的学费多少钱?”她说:“40块钱。”“我翻了翻口袋,给了她60元钱:去交学费吧。”那孩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跪了下来……——“国  相似文献   

14.
盛翔 《青年记者》2005,(12):72-73
一条富翁就学清华的消息引发了网上的一场热论:50位拥有亿万资产的老总齐聚清华经管学院,开始接受为期12天的封闭式脱产学习。这是浙江省人事厅在清华首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专门针对“草根浙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学费由浙江省政府出资,12天课时共42万元,住宿费和生活费由学员自理。(11月8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5.
王德贞 《青年记者》2005,(10):61-62
9月8日,《重庆晚报》以《铜梁母亲索爱心捐款上瘾》为题,揭露了一个自称陈明书的妇女,以“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女儿的大学学费”为由,寻求媒体支持和社会捐助的骗局。在这篇报道之前,《重庆晚报》分别于7月30日和9月6日,以《从不穿裙子的美女状元》和《无钱买书包高考得第二》为题,对陈明书女儿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
释喻  刘志国 《新闻前哨》2012,(12):54-55
2001年8月,一封题为《我想“握住”武大的“手”》的求助信,启动了《襄阳晚报》援助贫困生上大学活动。一对来自保康山区的李姓姐弟同时考上了大学,但他们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路费、生活费,经过襄阳晚报编辑部牵线,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帮他们圆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17.
凡是见过黄乾洲的人,无一不对他那大大的眼睛、厚厚的耳垂和以及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在石艺界有着“雕刻小生”之称,别号“石乐”的福州小生,凭着自己对雕刻艺术的热爱和一般勤奋踏实的精神,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空。回顾黄乾洲的艺术之路,我们发现,每一个成就的取得背后都凝结着他全部的汗水和心血。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为了读书,9岁的乾洲带着弟弟走到十几里外的隔壁乡去卖“糖胡芦”凑学费,但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埋没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上中学起,他就在美术方面崭露头角,画画总是年段前三名,“小作…  相似文献   

18.
梁牛 《新闻三昧》2006,(4):17-17
据某媒体报道,南方某省一乡村女教师,为供3个弟弟上学,竟瞒着家里人长期靠卖身筹集学费和偿还家庭债务。她周一至周五在乡村学校教书,周六和周日到城里卖身,直至两年后道德的自责与身体的病痛行将压垮时才停止卖身生涯。呜呼!读了这则新闻,谁不为这位“卖身供读”的女教师爱恨交加!据报道,这位女教师家境贫寒,2001年中专毕业后当上了一个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自己生活非常节俭,省下工资作为3个弟弟的学费。后来父亲患病做手术又欠下许多的债。2002年春节前,她瞒着家里人“豁出去了”。此后这样的日子被她形容为“周六到周日是魔鬼,周一到周五…  相似文献   

19.
几张虐囚门照片的传播引发了能量无比的“震荡波”。 (见右图) 这些照片令世人瞠目结舌,使人们看到在美军方的授意下,一个为挣学费而从军的善良美丽的姑娘是怎样变成令人作呕的“女魔头”的;也使人们看到了美军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丑行给伊拉克战俘带来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规矩不知始于哪年哪月,报道组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收到稿费,都要意思意思。新来的小张似乎还不懂规矩,稿费收得最多,却从没表示过。尽管大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别别扭扭的。星期三上午,小张收到两张汇款单,共35元。这次大家不再沉默了,叫着嚷着让小张请客,小张笑笑就出门了。“是心疼他的钱吧!”大家想。两天后,小张又收到稿费,大家一商量决定主动替他“办”了。当拉开抽屉,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来自大别山区的信件:张叔叔您好,寄来的钱收到了,我已交上学费,又背起了书包,坐进了教室……大家沉默了,心里像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