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对历史进行反思,或凭吊古人古迹,或借历史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写作的诗词.长久以来,咏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远供人欣赏和借鉴的珍贵的文学遗产.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就选编了三首以"怀古"为题的咏史词,它们分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这三首咏史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咏史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严陵钓台”意象的意义是多重的。除了严光的高 洁外,还有光武中兴、君臣合道。本文通过对作家生平与词作 内容的比对,勾勒出宋代咏史怀古词使用这一意象的情况。词 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严陵钓台”意象的意义或任取其一,或 兼而有之,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阳江波 《文教资料》2005,(30):117-119
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对历史进行反思,或凭吊古人古迹,或借历史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写作的诗词。长久以来,咏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远供人欣赏和借鉴的珍贵的文学遗产。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就选编了三首以“怀古”为题的咏史词,它们分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这三首咏史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咏史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一、写…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的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扩大了咏史词的题材和内容,将怀古、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以文入词,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辛弃疾咏史词主要表现他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或是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或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咏史词的主题和创作艺术均为后世词人所继承,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咏史怀古类诗歌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对咏史怀古诗歌教学的要求,高中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从咏史怀古诗歌的定义,目前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歌的教学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8.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文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咏史怀古之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歌咏古代先王事迹的诗篇,经过历代诗人的不断实践探索,咏史诗创作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宋代咏史组诗徐钧《史咏集》,作为一部独立具体的咏史文本,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金陵为题材的咏史怀古词,形成了词学史上的独特风景——"金陵意象"。"金陵意象"的确立,始于唐诗,然后沿着诗学和词学两个方向传承。词学中的"金陵意象"完成于宋代,宋以后仍吟咏不绝,不断累积叠加,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柳永词新论     
对柳永词的评价,一般多肯定其对民间慢词形式的借鉴,而忽视其在题材内容上的拓展与创新,其实柳词在咏史怀古,议论说理,悼亡咏物,羁旅行役,城市风情,市井妇女等题材领域内的均有开拓,若说开风气之先,有的方面还在苏轼之前,柳永词反映的文化转型期的某些特点,更值得引起今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号:稼轩)是宋代词坛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六百余首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词作。稼轩的词思想广博深刻.题材丰富多彩、豪迈中有沉郁,奔放中有婉约,具有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其中极具代表性且最具特色的是三十多首登临怀古词,探究其登临怀古词的思想特色。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柳永词研究一直是宋代词学研究的热点,但综观收录柳词的总集或选本,发现柳词中怀古咏史词是极少的,《瑞鹧鸪·全吴嘉会古风流》就是其中一首.在欣赏这首词时,会发现此词流传的几种文本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最初本宋本的不传,对此词的考辨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分别列出几种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考辨,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并对该词中个别值得商榷的字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人思想解放,眼界开阔,既有面对现实的社会担当精神,又善于反思历史,以史为鉴,促进了咏史怀古赋的繁荣。唐代又是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咏史怀古赋吮吸着时代文化艺术营养,以开放兼容的艺术视野,融通诗赋文章的题材和技巧,在表现对象上进一步开拓发掘,艺术形式上努力创新,形成了崭新的艺术风貌,成就斐然,成为唐赋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陈子昂是初唐以前咏史诗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其咏史诗主题内涵全面深刻,继承与开拓有机统一,拓展了咏史诗的诗体功能和题材空间。这和其“兴寄”论密不可分。从创作风貌上讲,其咏史诗呈现出恢复魏晋风骨,同时又开拓唐音;悲慨的情感与深入的理性相统一的特征。尤其是其怀古类咏史诗打破了传统的否定结构模式,一改悲观虚无的历史消极情绪,为怀古注入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使怀古走向与咏史体式的融合。综合来看,他应是古代咏史诗史上贡献很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宋代金陵怀古词是自唐代金陵怀古诗之后,形成的独立文学题材。北宋金陵怀古词在抒情方式上承接唐人的审美情趣,其现实情怀以忧世为特征在词中得以确立,格调含蓄而温婉;至南宋,金陵怀古词的写作多与时局相关联,其情怀更加注重批判现实,词写强烈的个人情绪,格调因伤时愤世而愁郁沉痛。  相似文献   

16.
王守明 《考试》2014,(9):55-58
<正>咏史怀古诗歌的重要性可以用学者陈向春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一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怀古诗歌的主要内容,宋末元初诗评家方回在《瀛奎律髓》一书巾的概括言简意赅: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相似文献   

17.
苏轼、辛弃疾的怀古词一脉相承,但苏轼的怀古词内容更为自由,旷达超脱、浩怀逸气,而辛弃疾的怀古词更多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感情豪壮、炽烈、沉郁悲愤。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生遭遇、人生抱负的不同。从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到对时代价值的追随,怀古词一直是宋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韦庄是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位名词人。他在创作词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诗歌手法的承传与借鉴.使词从娱宾遣兴的歌辞向抒情言志的诗歌靠近。具体表现为:引入了诗歌中言情表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内容题材方面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词风受其平易诗风的影响呈现出清秀疏淡的美学特征。这种“诗化”倾向出现在人词发展的早期阶段,既具有创新开拓的重要意义,也对宋代词人“以诗为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唐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作写于长期遭贬谪期间。贬谪前期的诗作以自我为观照对象,借历史烛照自我心灵;贬谪后期的诗作集中于对社会盛衰的观照。他不但继承了前人咏史怀古诗的传统主题,而且有了新的开拓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咏史怀古诗发展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全面论述了我国咏史怀古诗发展的4个阶段:产生创格阶段,开拓发展阶段,创作高潮阶段,余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