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中牧 《高中生》2008,(19):43-43
偶然读到了王蒙的散文《清明的心弦》。他在一派明澈淡远的冬日之景中描绘出一片静谧与甜蜜,追求悠然的脚步,探求人生的哲理。掩卷而思,我不禁回味再三。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鉴赏》2006,(7):34-34
古往今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春有疏柳和风,夏有润花夏雨,秋有高天明月,可冬呢?枯木、寒云、归鸦,大多凄凉、黯淡。而王蒙的这篇《清明的心弦》却是别开生面,它独特、新颖、深邃,仿佛一条宁静而不失生机的山间小溪,在我面前淙淙流淌。  相似文献   

3.
一季清明     
陆琳琳 《新读写》2014,(4):30-30
读作者的文字,一种凝重感油然而生,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所谓亲人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人生有聚就有散,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特别是在清明这样一个思故的日子里,思念之情更难抑制。  相似文献   

4.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相似文献   

5.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相似文献   

6.
<正>清明节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篇》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在《岁时百问》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相似文献   

7.
王蒙堪称当代文坛泰斗,他的作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着深沉的思辨意识,这种思辨亦贯穿于他独特的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一春天里最让人忧愁的时刻就是清明了,一个春天的细雨都是为这一天而下的。《清明》一诗起句便有无比意蕴,"起得有味"。"清明",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时候,清明在仲春之末、暮春之初,是人们祭祖的时候,也是人们踏春赏花的时候。祭祖本身就很矛盾,  相似文献   

9.
诗意清明     
时间的使者纵马而来,转眼间清明节又悄然而至了。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是其他节气和节日所没有的。从节气上说,清明一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耕春种,一年的忙碌从此开始;从节日上讲,它是祭祖之日,这天要踏青扫墓,祭拜祖先,追忆先人。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中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  相似文献   

10.
诗意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明的幽魂,牵着泪人的情思在一地梨花间曼舞。依依杨柳青。风拂过,是离人的记忆。千百年了,人们熬过了生命的冬  相似文献   

11.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历代诗人对清明也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1.扫墓缅怀清明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的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景象历历在目。"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  相似文献   

12.
陌上清明     
<正>掩上书卷,静坐窗前,听雨滴落在观音莲阔大的叶片上,我忽然好想到城外去走走。已是清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一个最有春意,且春意最恰到好处的时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古城外环已满是赏春的游人和徒步健身的市民,尽管有雨,但这时节人们是不会错过的。我拣了一条僻静的小道,向陌头田野的深处漫步。一到春天,人和大自然的动物和植物一样都会有  相似文献   

13.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有个清明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农业生产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在风俗习惯上,这又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在这一天扫墓祭祖;到唐宋,更盛行开来。因此,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以清明扫墓为题材的佳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这首诗引出来的趣话恐怕是最多的了。先是有人把它删削为五绝,而且满有理由:清明时节雨,(春雨当然“纷纷”)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在“路上”)酒家何处有?(已…  相似文献   

14.
清明和谷雨     
一般说起“清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扫墓。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几乎为“清明”奠定了永远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正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千古传诵的七绝《清明》,清新隽永,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是,在千年传唱的过程中,曾有诸多名人雅士,从多方面别出心裁的修改该诗,却又成了妙趣横生、幽默有加的新作,仅举四例:一、《清明》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二、《清明》五绝  相似文献   

1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便来临了。上面两句农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7.
清明祭     
说起"清明",电许每个读过诗书的人脑海中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濛濛,杏花村里酒店外拂动的幌子,在孤苦诗人的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相似文献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耳熟能详。细雨纷纷的清明,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诗人高翥以平易自然的语言描述清明这一天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情景。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相似文献   

19.
宋诗从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具有自己的特色,注重文字、才学和议论。作为宋诗代表作家黄庭坚的诗歌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这一主要特征,本文着重从这一角度解读他的诗作《清明》。  相似文献   

20.
唐燕 《辅导员》2010,(7):13-15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物生机勃发。而清明扫墓的凄凉,很容易便让人联想到生死,可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却从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进而又想到了人生的价值,并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这样的感叹: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要死去,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作品与注释见本期“开卷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