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开发新需求,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全员劳动力终身职业能力开发框架,内容涵盖了存量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开发、全体劳动力未来技能提升和弱势群体职业技能开发援助三个方面,为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提升建构可持续生计提供了适切的制度.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新加坡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开发框架遵循了以下实践逻辑:匹配产业结构高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职业技能开发、促进全体劳动力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帮助全体劳动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为新加坡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转变职能、由行政管理转向指导、服务的重要措施.这项制度的建设,无论在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说,建立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促进劳动力价格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杠杆.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将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放在国家再分配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中,通过微观分配领域的就业制度以及宏观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指出社会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中,男性劳动力与女性劳动力不是根本对立的群体划分,而是体制内男劳动力、体制内女劳动力、体制外男劳动力和体制外女劳动力四个逐级递减的性别交错层次.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具有强排他性、转让的有限性和使用弹性等特征.因此,保障劳动力与其载体相结合的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企业人性化管理为劳动力与其载体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制度模式,从而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将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放在国家再分配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中,通过微观分配领域的就业制度以及宏观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指出社会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中,男性劳动力与女性劳动力不是根本对立的群体划分,而是体制内男劳动力、体制内女劳动力、体制外男劳动力和体制外女劳动力四个逐级递减的性别交错层次。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回流与劳动力转移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使劳动力回流问题显性化.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有:失业、家事、个人原因和制度因素;学界对劳动力回流的效应存在争议:乐观的看法是回流劳动力从资金、技术、观念、创业等各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保守的看法认为回流劳动力的积极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劳动力回流具有长期性及阶段性特征,学界应长期、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劳动力回流问题.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商品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同时也决定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以后,否认劳动力是商品,不利于深化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并且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和层次.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对策: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开辟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有效进行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具有行业性、地方性、职业性等特点,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建设可能性,通过特色高职创建和制度建设,建设高职院校内部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一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迈向现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贡献了人力资源和消费者,同时工业化的升级改造和城市化的扩容提质也吸纳和承载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两者是相辅相成.鼓励返乡创业、加强产业集聚区和中小城市建设是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大举措,同时进一步深化户籍、土地和社保制度改革是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与培训效能的提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予以保障.这些制度包括: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制度、"培训包"开发制度、培训经费"商业式拨款"的财政投入制度、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激励制度、"城乡统筹培训"制度,以及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质量评估和督导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然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两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体力向技能、由兼业向专业、由流动向稳定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与马克思时代相比有较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了保障农民工劳动力价值能够充分实现,本文提出了五条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二是加快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三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四是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社会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流动和迁移成本偏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中国存在经济型、事业型、环境型三类流迁人口和三种流迁方式。目前劳动力流迁成本偏高。木文从制度分析入手,探讨通过改革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来降低劳动力流迁成本,促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具有强排他性、转让的有限性和使用弹性等特征。因此,保障劳动力与其载体相结合的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企业人性化管理为劳动力与其载体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制度模式,从而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1995年以来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梅州市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要素对梅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劳动力水平供给效应递减、劳动力垂直供给效应开始凸现.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是梅州市劳动力水平供给效应下降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等政策背景下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是梅州市劳动力垂直供给效应显现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就地转移,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创建良好平台,内培外引高素质人才,是提高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促进"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的重大变革,要求彻底改革传统劳动体制,实现劳动力资源从政府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以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着重讨论了发展劳动力市场与转变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尔是商品的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合理配置、利用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转移服从成本-收益原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迁入地收益应大于迁出地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根据这一基本法则考察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劳动力转移,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行政转移型,劳动力转移困难且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步转变为自主转移型为主,但以户籍为首的制度体系的存在,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对此,应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出发,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