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玉 《收藏》2013,(8):42-45
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2.
张庆玉 《收藏》2013,(15):42-45
近年来举办的两次元青花专题大展给鉴藏界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元青花的良机。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11,(10)
蓝国华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工艺美院教授,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会长,古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研究景德镇优秀的传统陶瓷艺术,进行了一些技法上的大胆创新。1982年青花斗彩西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同年获景德镇首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1999-2000年应中国台湾方面邀请,多次参与陶艺研讨交流活动,并成功举办蓝国华陶艺教学成果展,蓝国华教授陶艺作品展。  相似文献   

4.
曹淦源 《收藏界》2010,(3):46-51
一,引言 一九七九年十月,景德镇陶瓷馆古瓷专业组陈孟龙、李会中两先生以研究复制元青花瓷为课题,开始探讨元青花的彩绘工艺。起初他俩沿用自明中期以来的传统青花钩线、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1,(12):121-123,F0002
余少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5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父余翰青为著名老一辈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教授),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引专业,是一位文化学者型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耕生 《收藏》2009,(9):116-116
2009年5月19~22日,中国古陶瓷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元青花专题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故宫、上博、首博和部分省的文博考古单位专家及一些拍卖行业嘉宾共50余人。与会代表参观了首博“青花的记忆”和故宫陶瓷馆专题展览,24位专家围绕元青花瓷的鉴定、断代、青料、纹饰特征和出土资料整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简况已在学会《学术动态》上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铜川市建市五十周年之际孟树锋先生作为耀州窑陶瓷世家出身、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传统陶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又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级  相似文献   

8.
孟祥海 《武当》2013,(3):54-54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教授之教授”。他上课不仅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诸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人,都风雨无阻地听他讲课,其他几位国学大师亦为之仰慕。冯友兰早年留学哈佛时,就十分仰慕陈寅恪。在西南联大时,任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已是位大哲学家,在清华也称得上是上乘人物,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每回上《中国哲学妯时,冯友兰总是恭敬地跟着陈寅恪从教员休息室里出来,一边走一边听陈寅恪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鞠个大躬,然后分开。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9):136
我中心7月在《收藏》《收藏界》发表《专家鉴定需严谨》的文章以后,全国各地乃至外籍华人中的元青花爱好者来电询问: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真有疑问吗?元青花鬼谷下山罐自从2005年拍出之后,一直是雾里看花。为什么排在我国拍卖行前位的嘉德、保利不上拍元青花,而一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9,(8)
"紫砂壶泰斗"吕尧臣、"新一代紫砂壶领军人物"吕俊杰两代大师四年磨一剑!绝妙"大师紫砂壶"献礼祖国60华诞!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全世界只有中国宜兴独有。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名贵紫砂壶可用可藏,历来被视为珍宝。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发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1,(2)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红色官窑大器100尊件件周国桢亲手绘画、尊尊是原作孤品青花釉里红是青花中的灵魂采用7501毛瓷工艺瓶型为三大经典瓶型之一的玉壶春甄品:百桃献瑞创作背景80岁陶瓷艺术家,为庆祝建党90年大吉,创作100尊《百桃献瑞》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华诞,也是新中国成熟、收获的一年。今年,时值周国桢大师八十高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最辉煌的年纪,更是大成之年、桃熟之时。为了这两份收获与吉祥,周国桢大师选择了吉祥的蟠桃与尊贵的青花釉里红相结合。在大气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1,(8)
陶瓷大师之父、国画大师黄美尧教授采用大千泼彩画法和独创大墨大彩技法在陶瓷上首次完美展现通景作画,面面皆景青绿山水泼彩国画与当代景德镇官窑瓷首度完美结合瓷画合璧,奠定至高艺术地位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和中国山水泼彩标志人物,2011年5月31日,苏富比春拍张大千作品《嘉耦图》拍出1.9亿天价,国画与陶瓷第一次融合的代表作一元代青花瓷鬼谷子下山,拍卖出约2.3亿人民币的天价,在2008年北京荣宝秋拍会上,著名国画大师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最终以134.4万元成交,为现代国画陶瓷融合的作品树立了新的价值标杆,黄美尧教授倾注毕生60年艺术之精华,创作景德镇陶瓷历史上第一款国画、国瓷两大艺术完美融合的《锦绣山河》国画瓷在专家品鉴会上受到10多位大师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称为景德镇第一款真正实现通景作画,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9,(10):195-195
瓷部景德镇的千年沉淀,给当代陶瓷大师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创作源泉,而开宗立派的两位陶瓷大师周国桢与黄卖九,更是众多大师中尤为突出者。两位陶瓷大师首次联手,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创作的献礼之作——《锦绣中华》瓷,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成为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当之无愧的领航先锋。  相似文献   

14.
曹淦源 《收藏界》2010,(6):59-61
(接上期)三、元青花牡丹纹的艺术特征及品位元青花牡丹纹具有一般元青花装饰纹样的基本特征,但牡丹花的自然姿质及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又使牡丹纹在青花纹样中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元青花牡丹纹是由多名工匠手绘的,工匠彩绘技能的高低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刘金成 《收藏》2010,(4):23-26
元青花是一种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先河。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浑然一体,宛若一幅雄奇瑰丽的水墨画。它上承宋瓷,下启明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象棋棋手等级开始出现特级大师和大师的区别。只有获得全国个人赛的冠军,或三次以上(含三次)进入全国个人赛的前三名,才能获得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的称号。目前全国只有11位特级大师,他们是杨官璘、王嘉良、李义庭、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其中王嘉良曾三获个人赛亚军,其他10人都得过个人赛冠军,自1956年杨官璘成为第一届全国个人赛冠军以来,比赛历经29届,近年来冠军却始终未能逃出上述后八位特级大师手中。可以说他们代表了中国象棋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08,(7)
祈愿世界和平,祝福北京奥运。历时3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权威监制,中国陶瓷泰斗王锡良、中国当代青花大王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联袂创作,江西省陶瓷工业总公司国家用瓷办、景德镇珠山画院出品的"永久和平"国礼珍藏青花梅瓶,实现了青花制瓷史上瓷质、器型、釉色、创意的全面突破,被誉为当代"青花瓷王"!主管部门破例划拨800件向公众首发。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10,(9):18-18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 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元。云南的建水、玉溪等地也出产元青花。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要还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成熟、有价值、人们看好的元青花。  相似文献   

19.
由改革致富的农民集资举办的“柳泉杯”象棋大师邀请赛,经过十天的激烈角逐,已于11月16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河南村降下帷幕。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当代著名高手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王嘉良等二十位男大师以及谢思明、单霞丽等9位女大师。由农民集资举办这样规模大、水平高、人数多的大师盛会,在全国也是个令人瞩目的创举,书写了象棋史上振奋人心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耿志潮 《收藏》2007,(2):50-50
洪武青瓷概念的生产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司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