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1,(2)
[重要看点]为动态保护古窑,传承明代葫芦窑的古法技艺,由景德镇市文化部门主管、景德镇市古窑历史博览区、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景德镇古柴窑研究保护中心推动,著名文博专家周荣林,亲率9位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组成全面系统的百人复烧团队,恢复传统纯手工制瓷松柴烧造,完美复烧明代《斗彩帝王杯》,以其举世瞩目的烧造高度,必将再一次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2)
[重要看点]为祈福2011盛世华诞,动态传承中华陶瓷遗产,世界瞩目的清代镇窑破例柴烧,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古窑复烧专家团总主持、国家文博研究员周荣林,亲率九大传统手工制瓷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空前系统的创作团队,与皇家瓷厂同窑共血脉的清乾隆福禄万代葫芦瓶首度揭开神秘面纱,率先被著名博物馆永久收藏!史无前例面向世界公开征藏!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1,(2)
古窑柴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门几曾失落的艺术。柴,土,火,燃烧的艺术彰显着我们人类与自然最亲密的联系,也给了陶瓷艺术最鲜活恒久的生命力。我们知道,决定瓷器品质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原料,二是窑炉烧成技术。因此,窑炉便构成我国优秀传统制瓷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里要说的就是景德镇仅存的清代镇窑和刚刚修复并复烧的明代葫芦窑。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3,(5):168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官窑传承行动"重大成果"中国官窑传承行动"是由大宋官窑发起的首次针对北宋、窑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挖掘、整理、恢复的重大工程。历时17年之久,首次复烧成功,对北宋钧官窑文化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9):174-174
大宋官窑传承了宋钧官窑的传统工艺以及严格的官窑甄选标准。大宋官窑柴窑古法古制。采用了“古窑、原料、手制、柴烧”的传统制瓷工艺。复原并再现了宋代钧官窑的开窑及捡选程序。  相似文献   

6.
龙永图 《收藏》2013,(3):169-169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谢映明 《收藏》2007,(2):60-61
水车窑,又称梅县窑,梅县水车窑,是唐代专烧青瓷的古窑。1982年11月,由我国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来临现场考证命名。窑址多分布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水车镇瓦坑口(今水车大桥西端)、罗屋坑和南口镇崇芳山等地。完好器多见于畲江镇古墓,梅州市各县亦有少量出土,如平远县出土有双系罐,蕉岭县出土有箕形砚和四系罐等。  相似文献   

8.
龙永图 《收藏》2013,(5):169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3,(4):176-177
2012年11月17日,由《收藏》杂志社与中国禹州钧瓷博物馆主办的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在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召开。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艺术考古所、中国古陶瓷学会等的众多权威专家云集禹州评鉴重器,一致认为大宋官窑的复烧再现了北宁钧官窑作品的神韵风采,超越了历史的复烧水平,代表了当代钧窑瓷器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邵颖 《收藏》2013,(7):176-177
2012年11月17日,由《收藏》杂志社与中国禹州钧瓷博物馆主办的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在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召开。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艺术考古所、中国古陶瓷学会等的众多权威专家云集禹州评鉴重器,一致认为大宋官窑的复烧再现了北宁钧官窑作品的神韵风采,超越了历史的复烧水平,代表了当代钧窑瓷器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梁育军 《收藏》2007,(6):94-97
山西拥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产瓷区之一。目前山西已发现古瓷窑址约70余处,始烧于唐而衰落于明清,以金元时期最盛。山西古窑由于地处冀、豫、陕,蒙等省区诸多著名大窑场之间,因此在制瓷工艺上大量吸收各地的精华,并与自身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既兼容并蓄,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朱国庆 《收藏》2007,(11):58-61
德州窑是由民间古陶瓷爱好者率先关注,研究,并最终获得考古发掘验证的一处新发现古窑址。  相似文献   

13.
李伟男 《收藏界》2010,(4):73-77
在南阳陶瓷历史上,有史料记载、有窑址可寻的古窑,唯有“邓窑”。多年来,喜爱研究古陶瓷的笔者一直有一个愿望: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来一个“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郭光华 《收藏》2009,(1):34-39
这里是一处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 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遗存陶瓷古窑、古作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隋唐五代到南宋期间,四川成都地区制瓷业已相当发达,成都窑、彭县窑、琉璃厂窑、邛窑等都具相当规模,且各有特色,都创烧了不少珍贵的瓷品留存后世。玉堂窑是近年在成都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古窑遗址,地处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因此而得名。玉堂窑始烧于唐,终于宋,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创烧了不少珍贵的瓷器,  相似文献   

16.
张卫军 《收藏》2012,(19):74-81
磁灶镇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境内主要溪流梅溪,汇于晋江后注入泉州湾,是古代磁灶的主要水上通道。古窑址多沿溪分布,数量众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就对磁灶窑进行过调查。其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博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6,(15)
繁昌窑是五代至北宋时期南方地区专烧青白瓷的区域性窑场,窑址分布于安徽省东南部的繁昌县西南郊,以西郊的骆冲窑和南郊的柯冲窑为代表。繁昌窑发现于1954年,其后安徽博物馆胡悦谦,故宫博物院冯先铭、耿宝昌等专家学者先后来窑址调查。1995年10月,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在繁昌召开,并出版了论文集。2002年9~11月,考古部门联合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2013~2015年,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将繁昌窑研究推向深入。初步结论表明,繁昌窑创烧于五代时期,可能是我国古代最早大规模烧制青白瓷的窑场,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发现表明,繁昌窑第一期已开始使用"二元配方",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二元配方技术工艺的古窑场。繁昌属古宣州范围,其创烧与五代南唐国有密切关联,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南唐贡窑——宣州窑,因而该窑在研究古代贡窑或官窑制度方面颇具价值。2015年12月,中国古陶瓷学会在繁昌举办了2015年会暨繁昌窑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并展出了考古收获的大批繁昌窑青白瓷及窑具。  相似文献   

18.
一、对当阳峪窑以往研究的简要梳理公元1932年至1934年,英国人司瓦洛和瑞典人卡尔贝克借在焦作福公司(英国人开办的一家以采煤为主的公司)工作之便,对当阳峪古窑址进行了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陶瓷标本,发表了《关于焦作  相似文献   

19.
耕生 《收藏》2010,(10):167-168
因兴趣和工作缘由,笔者走访过国内不少古窑址和传统陶瓷传承厂家及传承名家,也和美术界、陶艺人士及古陶瓷集藏者交流过艺术陶瓷的传承和市场问题。借着“当代名窑”评选之机,笔者拟从古瓷爱好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禚振西 《收藏》2013,(11):180-181
2012年11月,笔者有幸到河南禹州参加"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又去了神(?),观看了大宋官窑用柴窑进行复烧的开窑仪式,还观摩了禹州的钧窑博物馆和钧台窑址。从中感受和启示颇多,也学习到很多知识,藉大宋官窑对其复烧钧瓷出集子的机会,谈点学习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