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十三行及其清宫档案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波 《中国档案》2004,(2):56-57
广州十三行是18、19世纪中国走向世界,世界透视中国的一大枢纽,在“海上丝绸之路”及清前期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清宫档案,真实地再现了这个盛极一时的早期东方世 贸中心。  相似文献   

2.
18~19世纪的广州有这样一群商人,他们被西方描述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几乎亚洲、欧洲、美洲的所有主要国家或地区都与之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在广州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这就是广州十三行。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帝下令让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十三行从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唯一主角,在中罔经贸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梳理广州十三行从兴起到衰败的历史入手,研究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沿革、性质、行商职能、兴衰原因等,在阅读大量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对广州十三行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合作编著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一书,已于2019年11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是清代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成果,被列入广州大典丛书系列。全书共分4卷,120万字。其中:第一卷,  相似文献   

4.
邢永福 《历史档案》2002,(2):134-136
各位专家、学者 :应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等主办单位之邀 ,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这个学术盛会上 ,我馆特向各界朋友公布清宫所藏 10 0 0余件有关广州“十三行”商贸问题的历史档案。希望这批经系统挖掘而且是首次公布的档案 ,对研究古代中国对外通商贸易和南国开放历史 ,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众所周知 ,广州在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17、 18世纪 ,随着欧美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来华航线的开辟 ,广州这个古代传统的海上贸易中心 ,自然地成为西方商船首选的黄金口岸…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现"甲午战争全面公布所藏4500余件档案来源:新华网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为正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提供40件甲午战争时期的档案,影印出版的《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50巨册也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6.
2004年,淮安市档案工作因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开发清宫历史档案而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平时并不显眼的档案工作,却在淮安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节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合作开发清宫淮安档案,得到市领导异乎寻常的大力支持,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为此作出批示5次;市委分管档案工作的秘书长亲自为之出谋划策,作出具体安排;美食节期间推出的《清宫淮安秘档展览》吸引了2万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省、市新闻媒体热切关注,竞相报道,在20多天的时间里,达15次之多;…  相似文献   

7.
何咏天 《兰台世界》2016,(17):121-123
商欠问题一直是研究清代对外贸易的热点问题。从怡和洋行的一份中文档案可以看出当时十三行行商与夷商之间产生的欠债问题及其深远影响。进入19世纪后,大量行商都因欠债而走向破产,广州十三行亦由此走向衰落。不可否认,商欠问题的恶化是导致整个十三行制度逐步走向崩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辛亥百年,档案为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大型档案文献汇编《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该书2011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清宫所藏辛亥革命档案的首次全面系统公布,是辛亥革命研究的又一厚重基石。  相似文献   

9.
《档案》2004,(5)
以清王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屡现荧屏,亦庄亦谐,堪喜堪忧。戏说使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蒙上重重迷雾,混沌不清。另一方面,浩繁的珍贵档案文献和清史研究的累累硕果都鲜为公众知晓。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和有关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清宫秘档》,于2004 年 8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映。 《清宫秘档》作为档案工作者的创意,其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档案特色:首先是它的凭证作用。《清宫秘档》共25集,集集都用档案说话,用档案凭证,用档案来破解历史之谜。譬如,第 7 集《求真务实话雍正》,其稿本是在研读雍正朝 3 万余件…  相似文献   

10.
《清宫里的那些事儿》是一本取材于清宫档案的历史故事集,文章作者皆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书中的内容源自尘封百年的原始档案,与历史的真实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清代宫廷史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中旬在河北昌黎举行。清宫史学会是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市文物园林局博物馆、清东陵文管处、清西陵文管处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创办的,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本届清宫史学术讨论会由故宫博物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66人,提交论文68篇。会议主题是清代宫廷文化史,分别就清宫的宗教文化、典制文化和建筑、陵寝、园林、图书、档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清宫史学会会长王树卿说,这是历届清宫史讨论会论文整体质量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历史档案》2004,(1):117-117
本刊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普宁寺管理处合编的《清宫普宁寺档案》一书 ,近日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是为 2 0 0 3年避暑山庄肇建 30 0周年而推出的专项文化工程 ,是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档案史料出版项目之一 ,也是迄今第一部以寺庙为专题的清宫档案汇编。全书分 2册 ,所收录的 6 8件档案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时间始自乾隆二十二年(175 7年 ) ,止于宣统二年 (1910年 )。内容包括 :清朝帝王在普宁寺礼佛活动的起居注册 ,中央各部院大臣及热河都统、总管等地方官员进呈的奏折、奏片、清单 ,官府各衙门之间就普宁寺事宜…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选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州“十三行”设立于康熙时期。它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具有半官半商性质 ,在清前期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 (175 7年 )以后 ,清政府关闭了沿海江、浙、闽三关 ,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广州“十三行”便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进出口“贸易特区”。直到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订立 ,统揽中国外贸特权 80多年的广州“十三行”被废止。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内阁起居注、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及宫中朱批奏折 ,浓缩了“十三行”商馆的兴衰历程 ,可供研究清代中外贸易史参考。——编选者 覃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0年11月28日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同志无比悲痛。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也是明清档案工作者的老领导,我们深深怀念他在领导明清档案事业建设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知道,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古代档案中数量最多、价值最为珍贵的一批重要文化遗产。然而,这些无价之宝,在旧中国从不被人重视,甚至遭到恣意毁坏、盗窃的悲惨命运。如1921年发生的“八千麻袋事件”便是典型的事例。这八千麻袋装的都是从清宫流出的明清档案,当事者以四千元的价钱卖出作为造纸原  相似文献   

15.
正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和深度挖掘,适时推出"出版一部档案汇编、举办一个专题展览、刊发一组研究专文"的联动组合成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凤凰资讯网等众多报刊网站予以报道宣传。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现从中选刊4件档案。钦差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在黄海与日本舰队交战事奏折日本奸细石川伍一供词光绪皇帝痛心批准签署《马关条约》朱谕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募集民壮成军设法保台事电报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2014年新年的脚步声,蕴含众人心血的《清宫扬州御档》正式出版发行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清宫扬州御档》全套18册,计12967页,其内容涵盖清朝自顺治到宣统10任皇帝,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诸多方面。作为国家清史工程《档案丛刊》之一,《清宫扬州御档》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资料性、可读性等显著特点,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4):63
台湾举办辛亥百年档案展台"监察院"近日举办辛亥百年监察档案特展,展出100件重要历史档案,清朝御史大夫巡察台湾后上奏舆情的清宫奏折,故宫"情义相挺",仿真品制作12本清宫奏折,让民众一窥清帝与台湾监察官员互动。"监察院"说,清代为了加强君臣间联系,历康、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伴随着对这一盛典的万众期盼,人们对于世博会历史以及世博会与中国渊源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量有关世博会的资料被公之于众,包括油画、照片、奖章、证书、门票、参赛物品以及清人笔记等。其中,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的《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更是为中国与世博会牵  相似文献   

20.
邓衍明 《湖北档案》2014,(11):26-29
明清档案和甲骨文、敦煌藏经洞遗书、居延汉简被称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提到明清档案,人们自然想起"八千麻袋事件"。本文重点介绍清宫八千麻袋大内档案的世纪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