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针灸或针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乙肝CHB患者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阴转率、机体的免疫力、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HBV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危害人们健康较严重的感染病之一,据WHO报道,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近3亿5千万人。我国为HBV高流行区,HBV携带或感染者在一亿人以上,HBV感染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西藏地区主要疾病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HBV)致肝细胞癌(HCC)过程中,免疫/炎症分子遗传易感性与HBV交互作用维持了乙肝慢性化。HBV蛋白如大S抗原和HBx通过抑制免疫维持了非可控性炎症。促炎细胞因子反式激活核酸编辑酶如胞苷脱氨酶的表达,促进病毒和宿主基因组变异。绝大部分变异细胞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只有极其少数细胞通过改变细胞生存依赖的信号通路,具备了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等逆向分化的潜能,获得了克服衰老、掠夺营养、无限增值和化疗抵抗等"干性"特征而被选择出来,成为癌症起始细胞。这类细胞逐渐适应了促癌炎症微环境,演绎了"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癌症进化发育学理论可能为癌症监测、预防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生物标志和靶向治疗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赤芍颗粒对DC/IL-12/CTL免疫通道中相关免疫因子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明确赤芍颗粒打破HBV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赤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赤芍颗粒能显著改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免疫指标,抑制HBV-DNA复制,打破CHB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DC/IL-12/CTL免疫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用药要求的乙肝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用法:0.5mg/d,用药与上下餐之间间隔至少2小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使用52周可使75.00%的患者HBV DNA转阴。结论恩替卡韦在抑制乙肝病毒方面快速强效,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标志物和HBV DNA相关性与联合检测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80例乙肝患者资料,检测患者HBV DN A含量和乙肝免疫标志物情况。结果:于所有患者中,血清HBs Ag阳性例数为143例,HBV DN A阳性例数为102例;1、3组的HBV DN A值和阳性概率均比其他组高(P0.05)。结论:乙肝免疫标志物和HBV DN A具一定相关性,且HBs Ag与HBe Ag等联合检测价值较高,可被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慢性HBV感染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症,中国患者约占一半以上是HBV的最大贮存库,其中将有四分之一的患者终致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目前在国内外西医对其治疗尚缺乏特效的方法与药物的状况下,中医药对其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显示出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胃镜污染HBV、HCV和HIV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镜常规清洗消毒后HBV、HCV、HIV污染残留状况.方法 随机取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 RNA、HIV RNA,放免法检测HBsAg.结果 对605例标本进行检测,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胃镜经常规消毒后未检到HBV、HCV和HIV的污染,但进一步规范胃镜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胥凤 《西藏科技》2012,(5):52-5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性高的特点,成为基层医院对乙肝诊断分型疗效观察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区仍采用ELISA法定性检测,检测的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此方法检测HBV影响因素较多,文章就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检测技术要点与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肝(HBV)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及GeneAmp SDS软件检测113例藏族HBV患者和78例藏族非乙肝对照者TNFα-308、23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应用X~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与HBV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TNFα-308、23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藏族HBV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NFα-308、238基因多态性与藏族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TNFα-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Nowak等提出的不带效应细胞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型,本文提出了由两个系统组成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该模型对慢性HBV感染的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能的解释,特别是可以解释为什么Nowak等人的患者的血浆中的病毒数目在停止免疫治疗后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气候恶劣。区域内产汇流规律复杂且水文实测资料稀缺,给流域水文模拟和分析带来诸多挑战。文章选用HBV水文模型在卡鲁雄曲流域进行水文模拟,数据资料包括卡鲁雄曲翁果水文站2010-2015年逐日降水、气温、观测流量等数据。结果表明,模型在率定期、验证期Nash系数分别达到0.82、0.84,HBV水文模型在卡鲁雄曲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是受到高寒气候影响和水文资料代表性较差的原因,HBV模型在高流量和低流量部分的流量模拟上表现差,相较于实际观测,模拟的径流总量估计出现低估,但总体来说HBV水文模型在卡鲁雄曲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肝炎病毒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开发有效的抗HBV药物对于治疗该疾病非常关键。HBV对宿主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至关重要。目前用于评价干扰素抗病毒效果的模型主要有体外细胞模型、转基因小鼠模型等。  相似文献   

14.
孙宗荣 《内江科技》2014,35(12):69-70
本文通过追踪调查795例乙肝患者在计划免疫后一年乙型肝炎病毒(he p at it度is正b v相iru关s,HBV)在家族中的聚集情况。其结果显示:子代感染风险与家族中HBV聚集程度和感染严重程:父母双方都感染了HBV的家庭,子代感染的风险(即HBs Ag阳性率)最大,尤以"大三阳"为重,为29.52%;只有母亲为"大三阳"的家庭次之,为13.04%;而只有父亲为"大三阳"的家庭最轻,为1.82%。而生成保护性抗体(即HBs Ab阳性率)却以父感家庭为最高,都在96%以上,由于母感家庭对HBV的阻断性治疗没得到高度重视,因此与父母双感的家庭没能体现出差别,平均在90%左右,这提示我们在控制传染病的防治上至关重要。调查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防治乙肝病毒的家族性聚集及降低子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HBV- DNA定量分析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对部分 HBV标志阳性患者进行了血清 HBV- DNA定量测定 ,探讨患者血清携带 HBV- DNA检测结果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375例 HBV标志阳性标本为我院门诊患者。1 .2 试剂和仪器HBV- DNA定量试剂盒购于深圳市达尔安生物有限公司 ,HBV核酸扩增 ( PCR)荧光检测试剂盒、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仪器为美国 PE公司产5 70 0基因扩增仪。2 结果1 0 2例血清 HBs Ag、抗 HBc及 HBc Ag阳性的患者 ,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 99例大于正常参考值 ( 4 .0× 1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B7-H3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肝病科患者血清样本共47例,根据其乙肝两对半结果而分为4组,即大三阳组、小三阳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并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收取10份HBsAg阴性健康人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样本中B7-H3含量,并两两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者组样本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并分析其与B7-H3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样本中B7-H3含量为(7.36±0.36)ng/mL,高于另外4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4组B7-H3含量均为(2.12~2.81)ng/mL之间,4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组HBV DNA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HBV DNA拷贝数达到(602.2±193.2)×105/m L,与肝纤维化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三阳组、肝纤维化组患者HBV DNA拷贝数与小三阳组、慢性HBV感染组相比,其拷贝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组样本中B7-H3含量与HBVDNA拷贝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B7-H3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有所下降,可能与B7-H3在患者体内重新分布有关,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跃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从人群总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分析,大约10%的儿童也被HBV所感染.而在所有的肝炎病毒中,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因为感染后,个体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期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大多数成为表面抗原或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病程很长,大约需30-40年,故婴幼儿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年人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采取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尽量防治乙肝的恶化.本文就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做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相应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以补肾疗法为主拟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RCTs,检索时限均为各库建库至2019年4月2日。由评价员收集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s,共计19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提高HBV-DNA较基线下降2log率[RR=4.72,95%CI(3.58,6.23),P0.00001]、血清HBV-DNA转阴率[RR=3.24,95%CI(1.73,6.07),P=0.0002]、HBeAg阴转率[RR=2.14,95%CI(1.25,3.66),P=0.006]、HBeAg血清学转换率[RR=2.22,95%CI(1.29,3.82),P=0.004]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的亚组分析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在治疗4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提高HBs Ag阴转率[RR=1.53, 95%CI (0.24,9.63),P=0.64]的效果则与对照组安慰剂相当。结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于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较强抑制病毒复制和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本次研究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确切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对15例HBsAg阳性(RPHA法)母亲的16例流产死胎开胸后心脏穿刺采血,并采集胎肝组织。应用ELISA检测胎儿血清HBsAg及IgM抗HBc,并检测胎儿血清HBV DNA多聚酶活力;免疫电镜法检测胎儿血清及肝匀浆中HBV抗原颗粒;将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胎肝组织应用未标记的PAP法(DAKO PAP kit)检测肝细胞的HBsAg及HBcAg。结果以免疫电镜从其中7例胎儿血清及肝匀浆中查到HBsAg抗原颗粒,其中5例血  相似文献   

20.
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肿瘤研究室张晓东教授日前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X基因所表达的X蛋白的自然突变,与乙肝病毒的致癌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