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秋,我们在市教育局的关怀、支持下,借鉴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这项实验是我国小学浯文教改的重大成果,已经得到国家教委的充分肯定并行文在全国推广。 “注,提”实验,打破了传统小语教学…识字——阅读——作文”的旧模式,借助“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作文同时起步。建立起”识、听、说、读、写”同步发展的整体性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市1985年秋开始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已进行了两年,实验第一年的小结,载《宁夏教育》1986年第11期。现将第二年实验工作小结如下: (一) 传统小语教学与“注,提”实验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后者则是通过注音识字,解决读写与识字的矛盾,使“识(字)、听、说、读、写”同时起步,同步发展。因此,“注,提”实验的出发点,就在“提前”这两个字上。而要提前,就必须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通过“注音识字”达到“提前读写”,早期  相似文献   

3.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一项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教学实验。这项实验是以读写同时起步,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做法,达到发展儿童语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注、提”实验的阅读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带写”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法中,作文教学的因素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语文教学,一直是沿着“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的轨迹循序渐进的.历来认为,不先识字,则无法读书,更谈不上作文,故识字自古就是读书和作文的前提、基础和先决条件.而要正确掌握、运用小语大纲规定数量的汉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长期以来,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黑龙江省首创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的经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阅读、写作与识字的矛盾,建立起听、说、读、写同时起步,提前发展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小语教学新体系,是小学语文教改的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注·提”作文教学初探张玉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的中心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作文教学则是贯穿其整个过程的主线。提前起步是“注·提”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特点,它一改小学作文建立在一定识字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比普通班学生的作文提前1-2年。在...  相似文献   

6.
陈官屯小学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现已取得初步成效。这项实验的要求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功能的作用,打破“先识字,后读写”的传统作法,寓识字于学习语言之中,使识字、阅读、作文同时起步,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任务。他们的基本做法:(一)突破汉语拼音关,重点抓了直呼音节的训练,熟读、熟写400个音节,这是学生读写提早起步的关键。(二)随阅读课文识记汉字。阅读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首创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注·提”实验树立了教育教学的新观念1.变“先识字后读写”为“提前读写”的观念。长期以来,“先识字后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观念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虽经过多次改革,许多致力于小语教学改革的仁人志士也搞过许多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9.
浅谈“注·提”实验中的阅读教学宣州市实验小学徐荣发“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验意在突破低年级语文“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寓识字于语言之中,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在“注、提”实验中的意义与方法安徽省宣州市实验小学徐荣发“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验。实验的目的意在突破传统的低年级语文“以识字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寓识字于语言之中,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先读...  相似文献   

11.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在儿童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将“识字-阅读-作文”直线序列的单-教学结构变为交叉并进的多维教学结构,以开发智力,发展语育,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注·提”实验正是借助教材的优势,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时间的提前和阅读量的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 一、确立优势,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注·提”实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确立一…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是一顶系统工程,多年来,“注提”实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在教改实验工作中获得的体会: 一、汉语拼音教学 为了使孩子们尽快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在进行“借助汉语拼音,提前读写”的实验时,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在统编教  相似文献   

13.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项重要实验,它针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费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弊端,冲破小学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边识字,边读书”,以达到提前读书、提前作文,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从播种、耕耘到收获,“注·提”实验在三湘大地已历经十几个春秋。辛勤的园丁是怎样培育这朵教改之花的呢?(一)1983年冬,在偏远的湘西,吉首民族师范附小有了全省第一个“注·提”实验班。与全省许多好的小学相比,无论…  相似文献   

14.
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委员会最近在北京成立。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注·提”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的教学、研究部门和人员,探讨“注·提”教改实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提”教材的编写和完善的有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自一九八五年秋季开始,我们在石嘴山市教育局的关怀支持下,选定市第六、七两所小学一年级各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这项实验周期为三年。截至目前,虽只有一年的实践,但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验班一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基本上达到甚至高于普通班二年级学生的水平。现将第—学年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吃透“注,提”实验的精神实质,慎始善始。 “注,提”实验是黑龙江省首创的小语教改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党和国家一些领导同志和语言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这项实验的精神实质在于彻底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旧体系,有效地解决学汉语与识汉字这个主要矛盾,建立“听、说,读、写”同时起步,提前发展儿童语言和智力的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坚持“注·提”实验识字教学的三条途径拜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大田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学语言同学汉字的矛盾。其原因是小学生“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制约了儿童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小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的识字、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陕西省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6月22日至25日在宝鸡市金台区召开了全省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现场会。会议交流总结了“注·提”实验的经验,参观了金台区部分学校的成果展览,表彰了“注·提”实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安排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晋中市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山西省寿阳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晋中市11个县区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各主管实验的校长、实验教师共150余名。这次会议根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和“注·提”实验所具有的学科特点 ,为大会提供了口语交际、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复式教学(在复式班中进行“注·提”实验)六个课型供与会者观摩研讨。这是晋中市开展实验以来课型最齐全的一次大型研讨活动。这六节课做到了“五个”体现 ,即 :体现了修订版《大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在认识上要进一步深化。以前,有的同志认为,“注·提”实验只是在识字方法和教材的编排上有所变化,并无多大新意。笔者认为,“注·提”实验并不是一项单纯的识字方法的改革和教材编排的简单变化,而是一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原则等方面的小学语文的整体改革。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概括地说,一是改变了把汉语拼音仅仅当作帮助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的传统做法,注重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说  相似文献   

20.
发展语言综合识字的设想(上)北京王贺玲怎样使儿童尽快而有效地掌握汉字,及早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经过近40年的摸索、实验、改革,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主要有三大识字教学体系: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和“注·提”识字。它们分别以集中识字─—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