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英语听力主要测试考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形式有对话理解和短文理解。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映及推理判断的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听力考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对话的主要意思;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推断对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2.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帮助听话者透过句子的表面意义去理解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义。2004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对听力理解部分的测试要求之一就是要能理解大意,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因此,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听力部分的强化辅导在选择辅导资料、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面都应该以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this(这),that(那)和it(它)都是代词,这三个词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1.距离说话者较近的人或物体用this,距离说话者较远的人或物体用that;先说this,后说that。  相似文献   

4.
说话者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说话者意义存在话语意义(或语境意义)与交际意义两个层面。对比句子意义,通过对说话者意义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探讨说话者意义在实现成功的交际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表示强调的方式很多,而it强调句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强调句型。对it强调句的传统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法和语义的角度进行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认为英语的it强调句是这样一种机制:说话者通过“图形-背景”机制,将普通的陈述句的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就是说话者将“主语(图形)-谓语-补语(背景)”转化成有标记句式“主语(图形,即itis/was+强调部分)-谓语-补语(背景,即that从句)”,凸显主语。说话者的这一主观变化可使听话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主语即图形上,更好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六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的听力技能目标的要求是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相似文献   

7.
一、新课标对初三学生的听力要求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8.
一、听力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于听力,考生应能:①理解主旨和要义;②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③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④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相似文献   

9.
贾兴华 《考试周刊》2011,(60):119-120
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音素、音素群、词和句)来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换言之,在辨音的基础上,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出各种解释、判断,达到理解。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语篇(句)意义,更需依赖认知效应进行理解。这是由于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对语义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其中包括运用文化方面知识预先判断,推测说话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简短的英语会话和独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观点,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并能对会话的背景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高考听力材料口语体特征强,情景丰富,主题广泛,试题涉及面广,以细节信息题为主。现在的高考对于学生的听力能力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是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换言之,说话者(S)通过“字面用意”(literalmeaning)来间接地表达其‘喀外之意”(sPeaker’sleaning)。①间接日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向人们揭示了在交际过程中,尽管我们希望交际双方能开诚布公,直抒己见,以达到有效的交际,但是在一些交际场合,直抒己见会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则要求说话者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让听话人去意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是言语行…  相似文献   

12.
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组织话语、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和表明说话者的意图。在听力实践中,分析元话语在话语中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听力理解中推断、预测及掌握听力信息的能力,以便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关联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听力理解中,听者不仅要获得话语的字面意义,还要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本文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和指导英语听力理解。通过结合语境、寻找最佳关联,进行认知推理,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命题意图初探崔泽宾(四川青神709子弟校,612401)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说话是有“意图”的.“言语意图”有一定的内容,讲话者的“意图”伴随着说出的话传达给听者,听者只有恰当领会了说话者的“意图”以后,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话语的意思,进行正常交流.同...  相似文献   

15.
语用能力既是一种知识性的能力,同时也涉及实际交际中的语用行为问题。语用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境知识以及语言和语境相互联系的知识;语用行为则涉及话语理解和话语表达。前者主要指对话语首要言语行为的理解;后者指说话者使用认知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进而调用大脑中相应的语块资源,结合各个心理、生理器官,准确传达意图的过程。这种对语用能力内容的双维性划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能够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千万”有两种词性,一种是数词,可分别表示概数(如“千万朵牡丹竞相开放”)和确数(如“全市人口约一千万”);另一种是副词,表示“一定、务必”。作为副词的“千万”包含着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情态,因此可以看作情态副词(modaladverb)。本文拟谈一谈有关副词“千万”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都涉及转喻和关联两个方面。对于交际中词汇的理解也一样,具备了转喻能力,听话人就可以从特定词汇相关的语义范畴网络中获得个别的信息,或者用部分信息去理解另一部分的信息;具备了关联能力,才能结合相关的语境和逻辑推理,获得词汇特定的说话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在明示-推理模式下进行的.话语理解即听话者通过处理说话者的明示行为进而推理出其交际意图的过程.人的理解差异与话语期待要求更加明显的明示行为.以“杨澜访谈录之李开复”为例,论析访谈节目中说话者用到的明示手段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调就是人们说话时语流的轻重、高低、升降等变化的模式。语调在语言系统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能表达说话者的态度、意图或感情。同一句话,如果用了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会使听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和理解。正如汉语俗话所说“听话听声”,英语亦如此。例如:Thankyou一词,可用降调也可用升调。用降调,表示真诚的感谢;用升调,听上去却是敷衍应付。所以,一句话除了词汇意义(lexicalmeaning)之外,还有语调意义(intonationmeaning),二者加起来才算是这句话的完整意义。如不了解讲…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高中生》2008,(6):40-40
对于考生来说,英语听力考试是高考中比较难于把握的项目。要取得好成绩,平时的听力培养固然重要,而考试技巧也不可忽视。听力主要考查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听清、听懂对话或短文内容的能力;理解对话或短文,分析、确认事实细节的能力;把握整体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或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或背景信息推测相关具体内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