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彰显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在开放性较强的思想品德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2.
朱国荣 《教师》2008,(24):69-69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积极的、有导向性的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递人类民族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也是培养个性精神的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核心,漠视学生的个性,将学生束缚在既定的“规矩”和“方圆”之中,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要“因材施教”,不言而喻,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彰显学生合理的个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让语文教学展示与学生的个性?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福元 《考试周刊》2013,(69):117-118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与才能的培养,尊重人的尊严,挖掘人的潜能与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因为每个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林惜娥 《教师》2014,(9):65-65
所谓语文个性化教学就是指着眼于学生个性成长的教学,在此种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优化教学结构,设置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挖掘学生的才能,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彰显教师的个性还可以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进程愈加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若想紧 跟时代和教育趋势,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培养。本文先对小学语 文教学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后从独立思 考、解放个性、以生为主、写作教学等方面总结培养策略,以期 为彰显学生个性、提升课堂效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卫强 《文教资料》2009,(21):67-6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初中学生的作文必须力求具有鲜明的个性.初中写作教学中个性的强化是学生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具体体现.拓展广阔写作天地,构建写作个性平台;分层教学鼓励创造,改革作文评价修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充分彰显思维个性是初中作文教学个性强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朱玉华 《学子》2013,(6):16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要"因材施教",不言而喻,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彰显学生合理的个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呢?一、重视朗读过程,加强个体感悟。断臂的维纳斯是一种残缺的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是一种朦胧的美。从艺术角度看,中国书法和绘画也讲究留空布白,以虚写实。清初有一位画家也说出了这样一种境界"空本  相似文献   

9.
个性教育倡导我们要关注个性,重视个性,赢得今天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发展",从而"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教学实践中,就是要顺应学生成长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使其具有积极、健康的个性,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选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往往由于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在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美好的作文天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动在纸上快活地流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赵青红 《考试周刊》2013,(30):48-4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教学个性的设计必须遵循时代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便能有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潘元方 《考试周刊》2012,(82):49-49
语文课堂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创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课堂。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落实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语文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陈新 《学语文》2008,(4):23-24
笔者认为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使这些“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保持活力。下面就这一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钟宇文 《广东教育》2006,(11):45-46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广大美术教师应该走出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选择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秀焕 《辅导员》2009,(5):42-42
在多年的高段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大胆尝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涌动生命灵性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感动,有自己的诠释,有自己的情怀,有自己的梦想……课堂中,我学会尊重学生的表达,让他们真情流露、思维活跃、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在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学生存在差异,且不可能消除的前提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个性是指人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决定着人的幸福指数和人生的价值观念。个性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主要是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文素养,注重个性发展,尤为重要。一、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可谓众多,教师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具有相同的个性。教师面向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实践经验表明,在教学中,我们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