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乐于与自己交流.怎样才能让智障学生爱上语文呢?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育智,诱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读、写、说等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乐于与自己交流.怎样才能让智障学生爱上语文呢?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育智,诱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读、写、说等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培养能力和展现自我的主阵地,是学生自己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只有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真正保护智障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谐的培智语文课堂应该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智障儿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培养,能动性得到激发,使课堂成为智障儿童赏识自我、张扬自我的主阵地,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领会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5.
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教学上。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减少课后遗留问题,向40分钟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优化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多读书,少做练习,切实地把学生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一、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优化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当堂掌握知识,不用课后做题补课,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1.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决定教学效率。以往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造成…  相似文献   

6.
陈芳 《现代教育》2012,(9):75-75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自己的个性,不受传统教学形式和他人的示范课的禁锏。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技能的学习,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只有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真正保护智障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谐的培智语文课堂应该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智障儿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培养,能动性得到激发,使课堂成为智障儿童赏识自我、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置身于主导地位。这样的身份要求教师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自身的语文素养熏陶学生,运用课堂语言感染学生.挖掘语文内涵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调动积极情感,优化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智障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神情呆滞、注意力极易分散,可到了教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却变得神采飞扬、专注而投入。为何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造成的。状态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一种精神状态。要让智障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打开“状态之门”。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语言如一座桥梁,搭建在文本、学生、教师之间,让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得以实现.作为语文教师,想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就一定要千锤百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让教学语言更精彩,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随文导入的语言激发兴趣 课堂开始,犹如晚会开场白煽动观众的情绪一样,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尊重杂谈     
当前,课改的一个趋势就是尽量让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面孔.努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充当学生语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智障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他们思维比较迟钝,理解、记忆能力较差,有的智力落后于同龄学生,并且还有明显的语言缺陷.作为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必须事先精心设计好教案,细致地部署每一个教学过程.可是,我们的课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太多我们无法预设的教学因素.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生成,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些资源,使之转化成智障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呢?  相似文献   

14.
康秋英 《考试周刊》2010,(15):53-54
小学语文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其实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也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益,本文作者主要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围绕课程标准体现创新思想、张扬教学个性,改进教学行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学。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使用幽默语言,能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善干引导激励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自主创新意识;善于总结归纳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灵话运用这些艺术,学生学习的潜能一定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行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自己自主地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认识到要让学生在语文生本课堂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3):45-46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但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太注重自己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进行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本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邵国春 《成才之路》2013,(32):56-56
注重课堂教学细节,在教学细节中体现语文味。即语文教师精心准备导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进入情境。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善于捕捉课堂“教学机智”,让师生互动闪耀着智慧真诚的火花,师生共同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马亚辰 《考试周刊》2010,(30):60-6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模式。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把你所教的学科作为一种乐趣?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调枯燥的弊端,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学习心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去。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最为重要的渠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健康健全的思想道德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