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1)
在全球无线连接的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比让一个智能手机或移动互联网设备保持带电更重要了。本设计中,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安装在山地自行车上的充电装置,该装置利用自行车运动时的机械能,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一台小型发电机工作,可以实现便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过基于单片机GMS97C2051控制的充电电路转换并存储到锂电池中,实现快速充电,解决了户外骑行电源电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仓鼠发电     
《科学大众》2009,(5):22-22
美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利用仓鼠转动轮子发电的新奇方法。 科学家给仓鼠穿上植入传感器的特制小背心.并把背心与纳米发电机相连接.把生化能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表示.一只仓鼠产生的能量相当于标准电池的1/20。虽然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电量微乎其微.但是,1000只仓鼠就可能足够为一个手机充电。  相似文献   

3.
<正>你知道"手机综合征"这种"病"吧?这种"病"表现为时不时会拿出手机查看是否有信息,朋友圈是否有更新;手机电量降低时心情会紧张,电量满格就心花怒放;如果手机没电了,那简直太糟糕了。为此,很多人会随身带着充电宝。但充电宝又大又重,还可能也没电。不过,近日正在众筹的Nipper充电器可以一举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机充电器,而且仅需两节AA电池即可给手机充电。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电池本身,英国IntelligentEnergy公司研制出能置入手机的氢燃料电池。通  相似文献   

4.
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都以可反复多次充电使用的蓄电池作为能源,如果充电不当,轻则导致能源浪费、缩短电池寿命,重则引发自燃、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对目前的充电器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运用延时继电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或特定信号触发后一定时段后自动断开电路的特性,实现定时/延时充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事件发生等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现今大部分后备电源(直流系统、UPS)中能量的储存都是采用蓄电池组来实现的,那么作为不间断供电最后保障的蓄电池组的充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提出采用对每节单体电池单独充电和检测的思路,用以解决由于蓄电池特性不一致引起的过充电,过放电、蓄忆池检测装置不能很好的充电装置结合导致的不能科学的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充电中采用大容量高频模块实现困难,可靠性低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地     
在英国,發明了一种結構很不寻常的电鐘,它是用光线来开动的。鐘的电路由光电管、蓄电池、小电动机和开关等組成。光电管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能經受强烈的陽光照射,并且將光能变为电能。微小的蓄电池由光电管來充电。在它充电足够以后,可以供一只很小很小的电动机工作一年之久;因为电动机每天消耗的电能总共只有千分之几安培。为了减少由于摩擦力而損耗的能量,在电动机內采用了青玉軸承。鐘的發条每天由小电动机自动擰紧五次。一晝夜間,如果有4小时在可以看書的光錢照射下,鐘就可以走一段很長的时間,而不需要消耗蓄电池里的后备功率。 (蔡笑眉譯自苏联“科学与生活”杂志1956年10月号)  相似文献   

7.
人造胶原质血管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一种新的微型人造血管,可用来替换心脏搭桥手术中病人受损的血管,并解决可能由此产生的排异反应。在传统的心脏搭桥手术中,受损的血管通常用患者腿部的血管来替换,但病人往往没有足够的多余血管可供移植,而采用他人的血管又会出现排异现象。现在,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电纺织法,用胶原质作原料,成功地生长出这种微型人造血管,其直径仅1毫米,比目前市场上可供移植的动脉血管小6倍。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用胶原质“织成”一个管状的支架,然后将光滑的肌肉细胞“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17-I001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芬兰Kumpula空间中心的PekkaJanhunen博士在2006年提出了一种新型宇航动力系统,其被称为“电动帆”,原理为利用太阳风产生电力,从而推动宇宙飞船前进。在宇宙飞船前段设置了由金属细绳打造的帆形结构,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电子研究实验室科学家成功制造出长达一公里的“电动帆”金属细绳。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可以将其作为未来宇宙飞船深空航行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3,(5):19-19
东京大学山下勋教授开发出一种微型机械零件“自组织化”自动装配技术,利用自然界的“自组织化”现象把散乱零件结合到一起,对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微型机械产量大有帮助。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原子在硅酸化物基片上可以自然成形,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组织化”。山下教授受此启发,先在微型零件表面涂上化学物质,让他们具有亲水性或排水性,然后放入溶液中。结果,排水性零件互相吸引,而与亲水性零件互相排斥。只要在零件表面涂料上下功夫,零件就会根据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把直径仅为10微米的硅粒作为零件进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也许你对发电不会陌生吧,是啊,大规模发电必须得有发电厂,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可是,2017年5月24日在江苏投运的我国第一套“虚拟电厂”,也能发出“滚滚”的电力。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没有发电机如何发电单看“虚拟电厂”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电厂。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电厂怎么能发电呢?难道电力能凭空产生不成?原来啊,“虚拟电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对外呈现的效果为“能效电厂”。它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1.
谈"本科教学评估"与专业院校图书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红侠 《现代情报》2006,26(5):212-213,215
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史学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某院校的情况并参阅有关文献后做分析:肯定积极影响的主导作用,并辨析局部偏倚现象的原因。认为应全面理解评估的意义;理清思路,洞悉可能出现的偏差;坚持“以评促建”的方针,促使专业院校图书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空褶皱     
读过《时间简史》的人,一般都不会忘记那个有关时空弯曲的绝妙比喻:时空像一张弹簧床,而星体就像其上的重物,质量越大,这张床下陷的越多,扭曲就越严重。但时空弯曲的现象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时空是在巨大星体的质量和能量的作用下发生扭曲,于是,时空产生褶皱和重叠,存在于更多维的宇宙中,并且,离这个星体越近,褶皱越深。这个星体也会让周围的时空“缩水”,这样,“缩水”的时空组成了一个环形,而星体的行星或卫星则沿着已经弯曲的时空直线前进。又因为这个刺猬一样的时空褶皱可在任何方向制造出时空环,这样就可以说明冥王星和其它行星运动时存…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两课"教学以实践为突破口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马列教研部开展的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实践为突破口,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通过实践打牢基础理论功底,通过实践实现理论与实际与时俱进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一.以实践为突破口,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渐深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剧烈地,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主流意识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有大脑,因此它们能够感到疼痛、恐惧和作呕。如果羚羊感觉不到疼痛,当狮了咬它的后腿时,它应该还会继续吃草;如果羚羊感觉不到害怕,它不会在刚看到猎豹时就急忙奔逃:如果犬类动物感觉不到作呕,它就不会呕吐,也不可能出现俗语“吐得像狗一样厉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被全世界各国不断地重视,并且急需要一种方案来减少和改善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汽车和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用的能源不同。前者大多是纯电动或者电动和燃油的结合,而后者就是一般的燃油。二者"心脏"不同,也决定了二者在使用和维修上的巨大变化。由于传统汽车正在维修中遇到的电器和需要通电的部件较少,所以在维修中可能不会过多地注重电器在维修中的安全隐患,但是电动汽车维修则不然,大量的电子元件和通电结构,是维修这类汽车所无法回避,或者说必须需要着重重视的,例如蓄电池在维修中是否能保证在维修的过程中不被损坏或者造成安全隐患,还有在维修过程中步骤是否规范,不会对汽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功能的损坏。所以在电动汽车维修中不仅仅要保证汽车能被安全地维修,更需要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和车主在未来使用汽车中不会出现问题,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须对电动汽车维修中的安全和风险进行浅析,并且提出相关电动汽车维修过程中的需要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牙齿电话     
最近,英国的两个工程师詹姆斯·奥格和吉米·洛瓦泽声称,他们已发明了一种植入牙齿的通话设备,这种设备叫“牙齿电话”。牙齿电话内含微小的振动器和无线电波接收器,通过常规的牙科手术就可以把牙齿电话移植入牙齿内。有人怀疑牙齿电话的可行性,因为奥格他们研制的电话目前还缺少一个微芯片,但是奥格表示,该项技术已经开始试用,不久以后就可以完成整体的安装。他说:“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可以研制出小到可以植入牙齿的微芯片。”牙齿电话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技术都相当成熟和安全,不会被窃听。接收到的无线电数字信号通过微型振动器…  相似文献   

17.
智能尘埃     
很多人都对无处不在的尘埃心存厌恶,而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智能尘埃”,可能会更令人提心吊胆,因为配备超微型精密装置的它,无需动力也能在空中飘浮,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监视活动。科学家表示,这种“智能尘埃”在天气预报及军事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移动通讯展览会上展出了他们发明的这种由多个微型电子机械系统组成的“智能尘埃”的雏形,它长约5毫米。在不久的将来,体积不断缩小的“智能尘埃”体积将不会超过灰尘的微粒。这种全球最微型的电脑监察器,配备有感应器、激光及通讯收发器,在空中随气流飘扬,可在方圆21公里的范围内,收集并传回资料信息。“智能尘埃”耗电量极低,每秒却能传输数千字节的资料。它利用厚膜电池作为动力源,而“尘埃”的太阳能板则可充电。当“智能尘埃”进入备用状态时,它“懂得”自动关闭部分系统以节省能源。伦敦Hudd-ersfield大学精密科技中心也展示出其研制的“智能尘埃”一一只一平方毫米的芯片,一只蚂蚁就可以把这块粉末般的芯片玩弄于股掌之间。  相似文献   

18.
座位的能量     
如果你不浪费,它就不是废物。大约再过5年,各种垃圾可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提供给小汽车、家庭和工厂。英国华尔威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从污泥和其他潮湿生物物质中提取氢气的方法。氢气可以当燃料使用。“这个‘湿’就具有革新的特性”,研究小组组长巴塔查利亚说。他们将干燥的木料制成木浆,加入其他生物分解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就产生出氢气。潮湿生物物质产生的氢气比从气体中分离出的氢气多1倍。  相似文献   

19.
英国戴夫克斯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隐形”水下呼吸器,它不会有气泡情况出现,潜水员在水下的活动也就很难被发现。 人呼吸时吸人肺中的氧气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利用,剩下的大部分实际上都随着二氧化碳被呼出。新型“隐形”呼吸器通过有伸缩性的袋状装置收集潜水员呼出的所有气体,这些气体通过装有固状化学“海绵”的导管后,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化学“海绵”吸收干净,剩下的干净氧气与从氧气瓶中补充的新鲜氧一起,可重新供潜水员呼吸使用。 “隐形”呼吸器中装有电子化学传感器,可随时对潜水员呼出气体中各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一个微型芯片能自动计算需要从氧气瓶中补充多少新鲜氧气才能满足潜水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聂春雷 《百科知识》2006,(5X):21-22
自从5000多年前轮子被发明以来,人们不断寻找着更加便捷的运输方法和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火箭被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以提高移动的速度。在这些发明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不断缩短从一点到另一点所花费的时间。那么,有朝一日如果我们能不凭借任何交通工具直接从家里到超市或者从地球上到达宇宙空间站里,那该有多好!这大概可能算作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提到的“乾坤大挪移”功夫,使人可能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之间来往穿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