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健 《中国记者》2012,(9):99-100
城乡互动的路径选择 在城乡互动拓展助农报道的路径选择上,既要紧紧把握三农的脉动,关注农村在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与农民同喜同忧;同时又要站在理性建设性的高度,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问农业,跳出农字助农民,将报道做深做透.  相似文献   

2.
<正>“麦收”是媒体每年都要关注的常规新闻选题。因2021年的秋涝、今年春天的疫情防控等诸多因素,河北省今年的麦收备受关注。《燕赵农村报》编辑部提前部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破传统的选题角度,另辟蹊径,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真实心声,摸着麦收的脉搏采访,与农民同喜同忧,把“麦收”这个常规的新闻选题打造成一条“新闻活鱼”,细烹慢蒸,为读者奉上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阅读大餐。”  相似文献   

3.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层出不穷.记者放低身段,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表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境界,给新闻界吹来一阵清风.  相似文献   

4.
1933至1936年间,《大公报》赵望云"写生通信"栏目以旅行速写画反映民生状态,是当时报界的一项创举.在《大公报》的主导下,赵望云"写生通信"连结了新闻业务改良与绘画艺术"走上十字街头"的实践,完成了从速写画到有大众影响力的新闻画的转向.该栏目酝酿、设立与发展的历程,与《大公报》"普遍调查民生疾苦""明耻教战"等思想...  相似文献   

5.
"农家书屋"工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农民欢迎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本文在分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县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在推动"农家书屋"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927年8月起,王若飞担任江苏省委农民部部长,9月又任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直到1928年5月.他经常巡视沪宁沿线各地,在无锡、宜兴,通如泰等地区农村都留下他的足迹,了解农民的疾苦,指导农民斗争.1927年12月在《布尔塞维克》(第7期)上发表《江苏农民大暴动之过去与将来》这篇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7.
从2011年7月起,重庆市垫江日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走进基层、深入农村、来到田间地头,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他们把笔头和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反映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了社会和谐。几年来,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采写了一大批裹着泥土芳香、带着真情实感的新闻稿件,全方位报道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火热生产劳动场景,在为新农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和数字电视也日益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农民新的选择,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动力,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扩大农民交往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新媒体语境下农村舆论引导和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用平民的视角来关注人民大众的疾苦,用感人的创作来表达对人民的关怀,新闻采访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采访对象也具有复杂性。对于民生采访记者来说,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以不断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自幼随父母下放,农村长大。读书的小学是牛棚改造,一个民办老师教三个年级的教学点。 农民疾苦,历历在目,不敢忘怀。  相似文献   

11.
"张垣人家"是今年河北省<张家口晚报>改版后,新推出的一块贴近民生的纪实性专栏.它通过有张力的文字和清晰的图片,表达百姓所盼、所想、所求、所思,既让读者体味到城乡百姓的喜乐悲忧,又活化了版面.回首自己采写的40多篇,8万余字的稿件,每篇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这无疑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而建立建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档案,使农民的权利与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农民高兴地说,这叫"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可见建好土地承包档案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使第二轮土地承包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建立建好土地承包档案呢?请看西安市阎良区档案局的做法.也请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受众获取各种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农村、走进农家院、走进田间地头,认真采写农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探索实践,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颜伟杰 《新闻实践》2011,(10):12-13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16.
“三农”报道研究,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来看,这样会更具有参照性、深刻性。诸多资料显示,民国时期的“三农”报道已经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比较客观、关注民生情怀、注重农村经济实用信息等特点。比如,1922年8月吴觉农㈦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中国农民问题》,他在文章中分析了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土地问题、农民的被剥削和被压迫、农民教育、农业技术等一系列涉及中国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根本问题。而晏阳初从1929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同学,珍重     
20年前,我们,轻轻地走了。走时,含着热泪,揣着憧憬,携着渴望,带着热情。装着恩师给我们的教诲和知识,载着母校对我们的寄托和厚望。20年间,虽然天各一方,但我们的心里,时刻惦着学校,念着同窗,为我们的忧同忧,为我们的喜同喜!我们之中,有学校教授,有政法英模;有政府高官,有商界名流;有实业奇才,有传媒精英。虽然职业不同,但每个人都认真地工作着,生活着,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以同样的真诚同样的热情同样的智慧,书写着同样精彩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月亮"颇受中华民族的青睐,尤其在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人墨客们对她顶礼膜拜,渴慕向往,以奇妙的幻想和艺术的彩笔赋予她丰富的情感内涵.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尽可能多地体现民生的视野、态度帮情怀,呈现和反馈百姓的疾苦与主张。笔者认为,民生新闻除了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外,更要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注重效果,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大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众多的农村人口,是新闻的主现场,走进农村,到农民中去,采写农业领域中的新鲜事,报道农村发生的新情况,是新闻记者任务和责任。农村的事物是新鲜的,也是生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