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人类早期探索知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各民族文学的源头,人类历史的产物。被誉为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记载了诸如日本国国土、大和王权起源,氏族间征战等神话故事,反映出古代日本人的宇宙观、生死观、宗教观等思想意识。本文拟以《古事记》上编中创世神话为中心,围绕"国土建立、海神、龙宫探访"等神话故事展开细致分析,发掘日本先民的海洋意识及日本独特海洋文化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称为"奈良朝文学"。奈良朝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事记》和《万叶集》。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于712年编撰成《古事记》。书中主要由帝纪与旧辞两部分构成,帝纪记载了历代天皇的历史,旧辞则主要为神话传说。本文重点研究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创世婚姻,进而了解当时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神话研究在我国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日本神话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更是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给予日本神话影响极大,日本神话从天地开辟的阴阳五行思想、宇宙卵神话到人与神及世界万物的诞生神话,甚至黄泉国思想等,都留下了很多中国文化影响的烙印。虽然日本神话中的部分中国文化影响因素曾受到质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认识到研究中国文化与日本神话关系的重要性。本文通过与日本国学院大学古事记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古事记学会事务局负责人谷口雅博教授的访谈,一方面向中国学界介绍日本神话及其典籍文献《古事记》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探讨中日两国神话之间的关系,构架中日比较神话研究的桥梁,试图减少因交流不畅造成的研究不均衡和偏见。  相似文献   

4.
《古事记》国生神话中,“天比登都柱”并非随意为之的命名,而有其深刻的涵义和意图。综合考察上古日本文献《古事记》《风土记》《日本书纪》,并与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淮南子》《三五历纪》等进行比较,可知“天比登都柱”是天上世界与地上世界的连接物。它折射出日本神话平行世界观中对大陆的定位和认知,为我们探索古代日本人的神话空间认知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5.
完成于公元712年的日本古籍《古事记》,记载了历代天皇以及天皇之前诸神的传说。其完成时间处于遣唐使盛行的时代。遣唐使的文化传播作用是否为《古事记》增添了中国传说的因素?本文以其中的女神伊邪那美所率女子军团为例,从中国唐代的娘子军典故出发,做以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古事记》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用汉字写成的文献,基本为汉语语法框架,但也有与汉语习惯不同之处。文章以《古事记》动结式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结构类型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将其与中土文献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出了变体汉文《古事记》动结式在充任条件和组合搭配等方面的变异特点,对于研究汉语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发展最直接、最显著的反映,对海洋文学的探索,是了解各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手段。日本作为我国邻邦,其岛国地理条件使其自古以来就对海洋有独特的认知。日本的《古事记》《万叶集》等经典著作中关于海洋的文字记录,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接受了西方思想,出现了《蟹工船》等经典海洋文学,  相似文献   

8.
四世纪日本已经开始使用文字记录历史,到6世纪的钦明朝时期,记录历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出现了《帝纪》和《旧辞》。到推古朝时期,圣德太子推行了改革,独立自主的意识高涨,又一次编修本国历史。645年已经基本完成的《天皇记》和《国记》被焚毁。天武天皇等人继续推动修史工作,最终到元明天皇时期太安万铝继承前人成果完成了《古事记》的编撰。《古事记》将世界形成史与皇位继承史作为两个主题,并有机结合贯穿全书,从树立皇族对国家统治的正统性和权威性的目的出发,讲述了世界的形成和王权的由来及其传承。它受中国早期哲学的影响,对世界起源持宇宙自生观,并表现出“朴素的自然主义”和原始神道观念的思想,但最终还是服务于日本皇室统治的正统性和权威性,一般人民根本就没有作为故事的组成部分出现。《古事记》是一部具有阶级性质的史书,其客观作用既体现为对历代各种版本史书的总结,同时又成为后世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早期纯汉字书写的变体汉文文献《古事记》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调查提取的基础上,据学界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认为《古事记》中的该类词存在着ABAB型、ABB型、ABラ[la])型、ABロ[lo]型等4种类型。并将其与古代汉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二者的对应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1.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是日本首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上卷神话中出现的一对兄妹神,二神奉天神之命生成日本诸岛和诸神.从“二神结婚”至“黄泉国”之战,二神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反映出父权和母权的某些冲突和特征,并从侧面流露出二神性格中的“罪”与“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大约在七世纪传入日本,日本历史上第一部神话集《古事记》中记载了关于七夕传说的故事。随后《怀风藻》、《万叶集》和《古今和歌集》皆记载了当时在中国文学影响下所产生的各具特色的七夕诗歌。笔者对日本诗人在七夕和歌歌词上如何接受汉诗的影响,如何改造,进而使其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和歌歌词等语言表达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根据这些特点阐述了《万叶集》和歌歌词中的"和习"现象。  相似文献   

13.
<古事记>作为日本现存最古的典籍,可谓是日本文学创作活动的起点.其首次将日本神话、传说、故事和古代歌谣通过文本的形式汇成一册,成为日本乃至世界各国学者研究日本神话、历史、以及民族性格的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古事记>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古事记>中人物性格变化一些规律和特征,并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日本古典文学著作,首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都是公元八世纪初使用由中国传入的汉字书就的。在此之前,随着日本古代国家机构的完善而展开了与大陆的交往。而且,以应用汉字作为日本语发音标记的势头很强,文学创作热潮也随之迅速高涨起来。公元八世纪末编写的日本最初的古老的歌集《万叶集》,就是使用汉字写成的。奈良时代的文学家阿部仲麻吕前来中国,在唐玄宗皇帝的宫廷里为官;作为遣唐使,万叶歌集的作者之一——山上忆良,也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在贵族中间流行了汉诗文。《怀风藻》虽说是日本古代贵族们创作的汉文诗,而它却是在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这些汉文诗作为贵族们的共同文化而被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末期。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没有像希腊的《神谱》《奥德赛》、日本的《古事记》等宏篇巨制的神话作品,但我国远古时代的神话在现代人的心中仍然呈现着一种“永久的魅力”,这要归功于散见于各种书籍的神话记栽。尽管《左传》中的神话并不集中,但可以反映出中国神话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国没有像希腊的《神谱》《奥德赛》、日本的《古事记》等宏篇巨制的神话作品,但我国远古时代的神话在现代人的心中仍然呈现着一种"永久的魅力",这要归功于散见于各种书籍的神话记载。尽管《左传》中的神话并不集中,但可以反映出中国神话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古事记》由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于712年编撰成书,主要由《旧辞》与《帝纪》两部分构成,《旧辞》主要为神话传说,《帝纪》则记载了历代天皇的历史。由于其内容有很多杜撰的成分,因此其主要研究价值集中在《旧辞》部分。本文重点研究上卷中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结合所体现的婚恋观,进而了解8世纪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及婚恋观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与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交流史的日本 ,对于《诗经》的翻译、改写 ,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化汉为和、和汉并存的特点 ,日本学者将《诗》不断消化 ,使之融化在日本文化之中 ,形成不似《诗经》的《诗经》变体 ,从《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霞朗咏会的汉诗吟诵中可见《诗经》在异文化背景中之命运。  相似文献   

19.
颇受质疑的王仁献书说绝非子虚鸟有,《古事记》有关王仁带来《千字》一卷的述笔和《日本书纪》明记的应神天皇十六年的年号并不足以挑战和动摇王仁献书说的历史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王仁的负笈东渡只是具有某种化的象征意义而已,远谈不上发汉籍东传之先声,事实上早在王仁之前,汉籍和汉字就已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20.
皇室“是日本在世界上优秀的原因”?“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观被大力强化。在介绍新学问和思想动向时,伊势松阪(三重县)的本居宣长的学说:“通过研究《古事记》,发现在接受儒教和佛教影响以前,日本人思想朴素。特别是皇室,一脉相承,万世一系,是日本在世界上优秀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