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6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2011年第一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师范教育和免费政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凸显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达到促使整个社会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方师范生实施免费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我国自2007年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一举措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家这一重大教师政策出台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问题也纷纷提上议事日程。文章结合江西师范教育的实际,对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的可行性作了一些分析,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是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专业化;更加严格免费师范生准入与管理制度。以培养优秀教师和造就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在制度环境、制度本体以及制度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加强和改进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环境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顶层设计,严格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实施过程,以期推动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解决贫困师范生的就学问题、保障基础教育师资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非部属师范院校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生不一定能享受政策优惠;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职后保障成本太高;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等.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我国教师的待遇;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师范教育免费制度的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行动指南,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所在,本文就我国(试行)的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进行探讨,旨在针对政策中一些影响发展的客观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拓宽免费师范生的成长空间,不断推动我国免费师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之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而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母。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发展教育应该优先发展师范教育。继续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而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母。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发展教育应该优先发展师范教育。继续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驱动力上存在差异;第二,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对于政策本身与自我未来发展之间的冲突存在顾虑;第三,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政策本身内容赞同度低;第四,在国家政策限定与学生自身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第五,学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最终落实存在顾虑。针对以上情况,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具体的免费师范生就业细则,明确免费师范生选拔和淘汰机制,完善已有的制度,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薪酬和待遇,引导师范类高校合理定位,以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0.
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驱动力上存在差异;第二,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对于政策本身与自我未来发展之间的冲突存在顾虑;第三,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政策本身内容赞同度低;第四,在国家政策限定与学生自身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第五,学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最终落实存在顾虑。针对以上情况,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具体的免费师范生就业细则,明确免费师范生选拔和淘汰机制,完善已有的制度,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薪酬和待遇,引导师范类高校合理定位,以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教育改革,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其基础,在追求学校管理绩效、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口号下,认为政府应退出教育领域,市场机制是解决公立学校教育低效率低水平问题的良药。然而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许多问题,如注重市场逻辑而忽略教育的育人本质、过分地理想化教育市场而忽略市场的负面影响、教育选择导致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损害教育公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经济不平等,还伴随着教育的增长和教育的不平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教育平等的理念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差,从而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其所有制约的社会化发展,这为我们分析初级阶段的教育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一般来说,教育平等概念往往容易导致抵触教育现实的倾向,而教育公平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可教育现实,可谓是现实化、具体化了的教育平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在对教育进行投资以及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教育资源再分配时,不应忽视弱势群体的实际占有份额,而公平与效率兼顾,追求二的最优化,理应成为我们的基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华伟 《成人教育》2013,(4):20-23
如果将现行教育体系内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视作教育资源的"初次分配"的话,那么,成人教育应可视为教育资源的"二次分配",其社会功能应当定位于———"再塑平等"。意即推动教育资源的二次公平分配,以弥补因教育起点不公正或"少壮不努力"等因素而造成个体发展的不均衡;通过成人教育开启民智,让每个有需求的个体都能获得机会通过主动学习、增强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经济命运和政治命运。"再塑平等"的成人教育延续的是传统和近代中国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承担的是当代中国对教育功能的希冀。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两个方面。目前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存在着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 ,高等教育领域也表现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通过对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分析 ,本文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提出在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建设,乃至当前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必要补充。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依然没有走出“学历教育”的怪圈。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需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历教育”的需求正日趋减弱。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陷入困境,甚至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成人高等教育“边缘化”现象也渐趋加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优化和提升已成为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实现教育资源的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原则,是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法国,作为精英教育代表的“大学校”体现出来的社会分层和机会不均一直以来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寻求自身的发展,“大学校”在招生入学制度上有了变化,并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有益实践。本文将解析“大学校”招生制度上的新政策,并试图得出几点有益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阐述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发展高职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适应市场需要来设置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自考制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入学与选拔、教育功能等若干维度上与普及型高等教育相一致。同时,它在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应贯彻"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及在长期时间内,有效地发展自学考试及农工技术学科以促进教育公平,并认为自学考试办学体制中若干质的规定性具有前瞻意义,为推进适合陕西省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our work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in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enacts the logic of neoliber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anada. We approach this examination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autoethnographic consider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our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as educational developers,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a graduate student survey and our own experiences of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self-actualizing graduate students’. Further, we illustrate how neoliberalism shapes the work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entres resulting in offering programming, which compels graduate students to act in ways that can be read as responsible and capable of navigating an increasingly bleak academic labour market. Throughout the article we call attention to the ways in which our role as educational developers may either reinforce or disrupt neoliberal discourses. While we urge a critical approach, we also reflect on constraints to such criticism.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各有其轴心原则,映射在教育之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诉求: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平等,其教育诉求为实现教育公平;经济领域的轴心原则是效率,其教育诉求为提高教育质量;文化领域的轴心原则是自我实现,其教育诉求为学生自由发展。不同的教育诉求互相角力,导致教育改革矛盾重重。由于文化被赋予变革的先导功能,因此可以从文化领域入手,将其作为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这有助于教育回归人本,实现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促使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自由相辅相成、互动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