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4):17-18
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形成价值观和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但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学或者道德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现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段)引入了"绘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文章主要论述绘本故事的价值以及使用策略,从而更好地挖掘绘本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任美娟 《教师》2020,(6):82-83
道德与法治课堂重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社会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但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不太理解单纯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课堂内容,利用其中的道德与法治因素给学生渗透法治知识,在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章结合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就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故事教学法来丰富小学生的法治知识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要求学生摆脱浅层学习,深度拓展思维、理解知识.因此,深度学习就成为当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必然诉求.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探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因此,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提出利用故事绘本实现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对策.从将故事绘本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具体原则入手,提出深度学习视角下故事绘本的引入方式,以期改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思品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到,课堂上的说教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也不佳。在教学中适当讲述一两个故事,既能打动学生的心,也便于学生掌握课内容。故事启迪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包含相应道德知识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寓于故事中的道德知识和行为要求。但课堂上一味讲故事也不行,一味讲故事,只能喧宾夺主,那么如何妙用故事呢?其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5.
黄雅芳 《新教师》2021,(4):82-83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运用绘本故事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以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绘本故事中不仅涵盖了教学知识,还蕴含了许多人生道理,学生在绘本故事的学习中可以提升自身道德法治素养.所以,教师要提高对绘本故事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绘本故事,提升道...  相似文献   

6.
故事教学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与生动性等特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运用教材,看图联想故事”“善于捕捉瞬间,讲述生活故事”“善用童话故事,提高学习热情”“开展实践活动,组织编演故事”等策略,灵活应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因此,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为依据,讨论如何以礼仪规范、法律知识、道德故事及生活实例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生动有趣而更使人信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诸如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故事,乃至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可以收到化抽象为具体的功效,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消化课本知识更容易,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10.
将故事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由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故事教学法,多角度切入,在故事讲述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故事演绎中启动学生的道德认知,在故事评述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故事创编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从而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和价值,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重要,该学科对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言行举止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绩,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加强绘本故事的应用,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方面得到更好的体验。绘本故事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丰富绘本故事的类型,加强绘本故事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减少教学的矛盾,提高教学的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高效课堂的塑造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在长期学习、长期思考中从正确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2.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活动设计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学活动要素,通过故事讲述活动、课堂辩论活动、角色演绎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趣味化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激活探究知识的兴趣,形成体验感悟,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搭设平台,助力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道德叙事:德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是对世界的诠释,是人们引导自己的启明之路.故事与道德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故事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参考模式,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叙事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的途径,学生可以从书本、媒体、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中学习道德知识,更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以及自已对自己的经历的自省过程中做出道德的判断.叙事法为多种价值观冲突提供了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对儿童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因此,故事法在德育中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l)故事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儿童,符合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特点;(2)故事提供的道德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人际性,有利于道德知识的实际应用;(3)故事能给儿童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和榜样;(4)故事能使儿童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故事法运用的主要方式有读故事、讲故事和补全故事三种。其中,讲故事不是照着书本读,而是凭借记忆来改编故事,经过老师思…  相似文献   

15.
学生对故事学习内容比较有感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故事内容,能够创造丰富的学习契机,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在多重体悟中成长学科认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蕴含丰富故事内容,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出这些故事素材,设计一些故事学习活动任务,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分析故事、演绎故事、应用故事,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在创造性思考和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故事化设定,其趣味性更高,学生积极响应,其训练价值更为丰富,教师需要展开创新研究,以提升故事教学法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道德与法治学习离不开对知识的记忆,而有效的记忆方法犹如一把"利器",能帮助学生"善其事"。在记忆道德与法治知识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借用情境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巧用绘图法,将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妙用故事法,将抽象的知识点转为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用比较法,通过对比知识点异同强化记忆;善用定位法,有条理、有逻辑地记忆知识;活用动作法,调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记忆。  相似文献   

17.
道德叙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增强道德体验、引导道德行为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弘扬传统伦理文化是道德叙事的工作重点,道德故事是传承传统伦理文化的常用载体。道德故事凝结了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生动性、生活性、情境性等叙事特征。讲好道德故事不仅需要精心遴选课内外教材读物中的经典道德故事,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道德叙事的意识与能力。在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与道德叙事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理解感悟道德故事中的传统伦理文化真谛,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为世人所瞩目,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就日本现行的小学道德课程教科书加以分析和评论,总结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现行小学《道德》教科书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平凡的故事中传承日本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即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用实际例子阐明教科书既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又注重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以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并且注意到对不同成长程度的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在道德体验中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倾听、了解、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讲革命故事能让学生信念更为端正,通过讲建设故事能让学生锤炼精神,通过讲改革故事能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讲创业故事能让学生提高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生都爱听故事。生动活泼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善于将道德要求寓于故事之中,能化平淡为神奇。一、情感类故事——以情感人泰戈尔说过:"不是棒槌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在这里,教学成了一种诗意的追求;在这里,教学恰恰吻合了情感化课堂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