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班主任,我深有感触。倡导阅读,班主任责无旁贷!在班里,我把阅读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把阅读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班风和学风,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分阶段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最是书香能致远”,打造书香班级,既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还能培养班级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探寻出一条更有效的打造书香特色班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谭登旭 《教师》2012,(31):55-55
“最是书香能致远”.打造班级文化,既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快乐.还能培养班级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探寻出一条更有效的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尤其是原文书籍阅读的重要性往往被高中生所忽略。本文记录了教师参与挑选书籍、在班级中建立英语“书库”、通过各种方法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其阅读并记录阅读笔记、以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系列教学实践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班级文化时首先要把创造一个让学生感到快乐的班级生活放在第一位,只有让学生感到这个班级是自己喜欢的班级,班级的同学和老师是自己成长的好伙伴时,他们才会真正关注这个班级。因此,组织有效的活动,运用良好的载体,创设让每位学生心情舒畅、健康活泼的温馨班级成长环境,就成为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校园微型图书馆对于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素质、改变师生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与书籍为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与生活常态,让高质量的图书为学生成长奠基,让高品质的阅读为学校发展增色,应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首先要解决的是去哪儿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校内公共空间,建微型图书馆,让微型图书馆遍布在学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儿童的阅读越来越重视,正因为如此,开始加强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习惯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儿童的个人品质甚至是个人气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在儿童上学时,在班级内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建立班级读书会,引领学生去阅读。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让学生亲近书籍,走进书的世界。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用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应该成为打造班级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终身受益。让课堂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良田。教学中尊重学生阅读体验;训练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学会利用网络等查找资料。让课外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推荐名著、时文等报刊杂志。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养成“定书”和“定时”等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建设校园微型图书馆对于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素质、改变师生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与书籍为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与生活常态,让高质量的图书为学生成长奠基,让高品质的阅读为学校发展增色,应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首先要解决的是去哪儿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校内公共空间,建微型图书馆,让微型图书馆遍布在学校各个角落,使之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柔性引领,成为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内涵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刘秀斌 《广西教育》2008,(31):10-12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驾鹤路小学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发挥书籍的德育功能,让每一个学生亲近阅读亲近图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3.
董志虹 《考试周刊》2013,(22):56-56
文章认为,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增强学生读书的欲望,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阅读的书籍要广泛,开阔学生视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促进学生读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儿童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利用《亲近母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的做法如下:积极引导,激发兴趣;寓读于乐,增强兴趣;及时激励,维持兴趣。总之,教师必须积极引导,逐渐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命的需要,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中学是一生中培养阅读情趣的黄金时期,通过营造班级的书香氛围、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引导书香家庭,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布置一个图书角,拥有一本读书笔记,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书香飘溢。这样使学生享受读书,乐于读书,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6.
题记:“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亦可养也。”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指导孩子甄选书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们在优秀的文字中浸润成长,在字里行间碰撞思辨,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班级自然也就能够形成勤读善思、沉静儒雅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7.
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读书可以使人聪明,读书可以使人充实,所以阅读就成为了人们学习、进步、提高的重要方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活动。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人的一生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学生,阅读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的阅读是学校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应当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然而,这是错误的。家长不懂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开始,往往就会错过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期。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8.
教师通过“五个一”行动,开发各种阅读场所,为学生营造随时、随地可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 中的一种习惯.同时,教师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内容“悦目”的书籍,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和阅读活动,让 学生感受到“喜悦”的阅读过程,从而使学生把阅读视为自己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让学生从小就喜爱读书并形成习惯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欢喜来读书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爱书,更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