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狗秋千架》融倒叙与夹叙夹忆的创作手法,通过井河十年前后往事与现实场景的交叠叙写,展现了一段看似温暖却又冷到绝望的命运追朔历程。主人公暖的命运遭际,既是一段感人肺腑的爱的故事,更是一段满怀伤感的爱的过程,内含纷繁复杂的情感矛盾与纠葛。  相似文献   

2.
《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小说之一,它不经意中表现了莫言小说甚至世界文学的四大经典主题:离乡/还乡、宿命/抗争、桃源/荒原、爱情/婚姻;同时巧妙运用了人物之间对话的复调、人物内心对话的复调、文本之间对话的复调、叙事视角的复调,从而使该小说的内涵十分丰富,得到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极力揄扬。  相似文献   

3.
小说《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通过塑造闭塞沉闷的高密东北乡,冷酷的叙说苦难的人生和种的退化的寓言,从而成为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杰作.电影《暖》是日益成熟的霍建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选景世外桃源的婺源,诗意地叙说成长的感伤和生活的美好期待,从而成为新世纪怀旧电影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为女主人公暖设计了有着数重打击的悲剧命运,人生路上的三次重要选择是其不幸人生的直接原因。面对暖与"我"在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困境中做出的艰难选择,我们读者将会发现一切道德评判都显得捉襟见肘、无用武之地。深沉的悲剧意味由此产生,我们突然发现,除了他人、社会、人性这些因素会导致人生的悲剧以外,还有某种我们无法把握的神秘力量在操控每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1985年左右出现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白狗秋千架》、《归去来》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旨:追问和回答人的生存意义问题。通过对三篇小说主旨的对比分析,本文揭示了当代中国85新思潮前后国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学向审美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曹禺在《雷雨》中建构了具有双重功能的叙事文本;以“结局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浅层情感需要的阅读文本,和以打击这个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深层情感需要的反思文本。本文试解读这两种文本功能,发现曹禺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伤逝》中使用不同的叙事策略营造出一个忏悔的涓生形象。涓生通过内心的独白表达他的罪过,却又通过回忆“事实”展示自己的无辜。这种混乱的叙事方式像是借助“忏悔”的外衣来求得“道德”的宽恕,从而为他抛弃子君的行为找到合理性,这就使得涓生的“忏悔者”形象有了讨论的空间。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分析涓生的心理,从涓生的叙述语言中体会其爱情观,同时对子君的叙事空白进行合理填补,从而对涓生的“忏悔者”形象再阐释。  相似文献   

8.
《紫色》运用现代主义叙事策略:自己言说自己的书信体写作和具有女性色彩的艺术语言,以现存社会人与人不平等的现象为基础,揭示了当代女性生命个体主体意识建构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小说《爱妻》在叙事手法上大胆革新,通过对话叙事、嵌套叙事以及狂欢叙事等多重叙事手段,呈现了意义多元的文本世界,并表现了美国社会多种族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小说的对话叙事艺术是对拒斥同一性和唯一真理的后现代美学思想的一种呼应,而"未完成"的嵌套叙事带来的开放式结尾和狂欢叙事,折射出任碧莲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和东方想象共同体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
作为NHK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最后一集,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的《出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出路》以读书致贫为基本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反思。同时该片叙事策略的运用也独具匠心,营造了真实、客观的影像特征,具体表现在:平民视角、内外视角结合的叙事视角;长镜头、同期声和无配乐声音设计的叙事语言;客观视点、第三人称视点和创作者视点相结合的叙事视点。  相似文献   

11.
袁仁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其《太阳底下》通过剖析教育的唯成绩论现象,探讨了学生的发展问题。作品本身具有高超的叙事策略,采用倒叙手法增强了文本内容的可读性,运用内聚焦的叙述视角,指出一味强调学习成绩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通过打破叙述时序,变换叙事频率和节奏展现了不同教育观念的冲突,意在突出素质教育观念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诉求。作者在文中高扬人性,呼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更是一个在太阳底下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于1998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的成功体现在多方面,国内有很多文章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小说,而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小说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扑朔迷离的叙事视点进行分析,阐述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小说主题表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藻海无边》中双重乃至多重声音交替叙述策略的运用,完成了对“中心话语”的解构,并通过隐喻与象征手法运用分析,揭示作品如何深化主题,实现对存在于现实中和文本中的殖民话语和父权话语的双重反抗.  相似文献   

14.
《微神》在叙事策略上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借鉴传统故事模式,同时运用象征手法、意识流技巧进行创作,架通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桥梁,使现实与梦境、梦境中的幻境、幻境中的现实达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至境。  相似文献   

15.
萨尔曼·拉什迪于1983年出版的作品《羞耻》,通过描写两个家族间的秘事,展现了巴基斯坦中产阶级家庭的发展与崩溃,被看作是巴基斯坦成立几十年的历史缩影。作者在揶揄与嘲弄的口吻中引出了相关的人和事,使得这部作品拥有了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与深刻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叙事策略也是使得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从叙事聚焦的变化、叙事时间的碎片化处理以及叙事语言的选择来对拉什迪在《羞耻》中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作者的写作观。  相似文献   

16.
在《金粉世家》中,张恨水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和外国小说的叙事技巧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策略。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从叙事视角、结构、时空和人物塑造四个方面分析了《金粉世家》的叙事策略:多角度的视角、多元化的叙述者,复合型的叙事结构,独特的叙事时空,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多种塑造手法。独特叙事策略的运用,使《金粉世家》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为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和师陀均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中国的乡土世界,其代表作《边城》和《果园城记》文体相同、命运相似,而且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不同叙事策略观照下的叙事文本所承载的却是作家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8.
霍桑在海丝特.白兰出场一章采用了以对话为特征的叙事策略。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叙事模式使读者在探疑解惑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叙事对象的交流。读者进一步接近了作品人物所处的时空和心态,实现了在心理上的认知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一声不吭》以双主角的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共十三章,均为男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小说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周末之约,回忆的时间跨度却有十五年之久.因为贫穷,弗雷特一家五口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作者通过其与邻居弗兰克一家以及布洛克居住的房子的两组对比,反映出受战争影响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并以讽刺和象征手法揭示其悲惨生...  相似文献   

20.
缺少对自然及自然场景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是《呼啸山庄》的特征之一。艾米莉借此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荒原在作的心中引发出神秘的激情,任何言说都只会局限它,小说中叙事出现空白或是漏洞的地方往往就是真正意义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